首页 理论教育恩施傩戏志:燕子乡清湖傩坛成员简况

恩施傩戏志:燕子乡清湖傩坛成员简况

【摘要】:黄茂庭黄茂庭,男,生于1924年,是湖北鹤峰县燕子乡清湖村的一个农民。黄茂庭是清湖傩坛有名的掌坛师,其法名叫“黄法灵”。艺成回乡,他受时任坛主信任,成为骨干,大小傩愿戏均有其身影。他10岁开始学习傩愿戏,拜五峰县的艺人周师胜为师,在鹤峰县燕子乡清湖刀枪坪学了近一个月,当时学戏的徒弟共有16人。1992年师从黄茂庭学习傩愿戏,主要是在正八出中担任旦角,从艺时间已有20余年,是鹤峰燕子清湖傩愿戏班的主要演出力量。

黄茂庭

黄茂庭,男,生于1924年,是湖北鹤峰县燕子乡清湖村的一个农民。傩愿戏班称“坛”,班主称“坛主”或“掌坛师”。黄茂庭是清湖傩坛有名的掌坛师,其法名叫“黄法灵”。2003年荣获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的“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自黄茂庭16岁开始学艺,其傩戏之路便喜忧参半、苦乐交融。他的爷爷曾是本地傩愿戏坛的坛主,演了一辈子傩戏;他的父亲喜做木工、漆工等手工活路,并未接爷爷的班,且于1942年被反动团练杨玉斋杀害,因此,黄茂庭流浪了三年。但后来又辗转返回家乡,1940年他16岁那年,一位黎师胜师傅从五峰县采花区魔芋山到其家乡,专门设坛授徒,他便跟黎师傅学艺。由于他天资聪慧,又很勤奋、踏实,能吃苦,当时坛主都特别器重他。黎师傅离开其乡时有意将他带在身边继续学习,加上他也愿意使自己的技艺更为精湛,于是,他便随其师走南闯北又三年。掌握傩戏的全部演技后,由师傅为其度职,方才返乡。艺成回乡,他受时任坛主信任,成为骨干,大小傩愿戏均有其身影。

图片来自黄茂庭百度词条

1949年解放后,傩愿戏被视为封建迷信而遭废除,他所在的戏坛亦随之解散。1952年后,人们的文化需求益增,逢年过节和喜庆日子,他和原戏坛人马自然地聚在一起,开展各式文娱活动。1956年春节,他任第三任坛主,带戏班子到燕子区演出,冬日晚上,鹅毛飘雪风呼啸,演出不久,室内外便挤满了人,深受人们喜爱。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出台后,傩愿戏渐渐恢复昔日的景象。但好景不长,十年“文革”严重冲击了傩愿戏,被视为“牛鬼神蛇”的傩愿戏遭到破坏,戏坛被捣,锣鼓被收,戏服被烧,傩愿菩萨也被打烂,连他这个坛主都被押去游乡。改革开放后,1982年,他和师弟陈自宇一起重操旧业,恢复傩愿戏。当时会傩愿戏的年轻人已不多,但大家热情都很高。重新组坛后,他们的傩愿戏演出延续10年,刚开始每年演出场次较多,后由于经济水平提高,人们接受的文娱项目增多,傩愿戏在平时基本停演。

黄茂庭的表演深受人们喜爱,其表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记忆力也相当好,不但能背诵9个多小时的“正八出”剧本,而且能背诵以庞氏女、龙女、孟姜女、张四姐故事为素材的“四大团圆戏”及诸多小戏的全部戏文,对生、旦、净、丑各行当的表演、舞蹈、唱腔无不烂熟于心。演出时差什么角色他就补什么角色,现在他带的这支队伍有12人。他要求学徒既是演员,又会乐器,个个都是多面手。他的学徒中有50岁、40岁的,也有20岁左右的,使得傩戏后继有人。[13]

张祖佑:男,1922年生。1938年始拜师邓辉宇学习傩愿戏,表演角色以旦角为主,还常兼任打击乐手。

陈宗宇:男,1928年生,主净角。他10岁开始学习傩愿戏,拜五峰县的艺人周师胜为师,在鹤峰县燕子乡清湖刀枪坪学了近一个月,当时学戏的徒弟共有16人。在傩愿戏中除担任角色表演外,还兼任乐队的打击乐手。

罗伟成:男,1929年生,主要角色是丑角。他也是10岁开始学习傩愿戏,拜五峰县艺人周师胜为师,在鹤峰县燕子乡清湖刀枪坪学了近一个月。

张祖泮:男,1933年生。1984年始师从黄茂庭学艺,表演角色以丑角为主,亦常兼任其他角色,还会打锣敲鼓。

张传华:男,1938年生。1984年开始学习傩愿戏。主要出演丑角,同时身兼其他角色,会打锣鼓。基本每年都有演出。

卢碧川:男,1945年生。主要担任净角和丑角的表演。1992年开始学习傩愿戏,拜师于黄茂庭。每年都外出表演,除演傩愿戏外,还经常打花鼓,演皮影戏。

张春生:男,1948年生。1992年学习傩愿戏,主要担任丑角,会打击乐,每年都有演出,是清湖傩戏班的主要演出力量之一。

张玉兰:女,1950年生。1992年学习傩愿戏,主要担任旦角,出演傩愿戏14年,是清湖傩戏班的主要演出力量之一。

胡金娥:女,1954年生。1992年开始学习傩愿戏,表演以旦角为主,每年都外出演出。除演傩愿戏外,兼打花鼓。

胡金兰:女,1962年生。1992年师从黄茂庭学习傩愿戏,主要是在正八出中担任旦角,从艺时间已有20余年,是鹤峰燕子清湖傩愿戏班的主要演出力量。

龚宏志:男,1962年生。1988年师从黄茂庭学傩愿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