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向南态势如下:第一个战区,位于顿河上游,以沃罗涅日为中心。由于红军此前的“小土星”战役,德军从顿河中游被打退了150~200公里。具体的过程,笔者将在关于高加索战役的专文中加以介绍。德军霍特战役集群掩护着接近亚速海的战线,并竭力维护与高加索战区A集团军群的联系。一旦曼施坦因被击败并丢失罗斯托夫,这个庞大的集团军群就将整个被困在高加索。......
2023-08-01
事实上,在曼施坦因接手原B集团军群前,由该集团军群防守的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方向,局势一直在不断恶化。
如前所述,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通过连续两次攻击,扫荡了400公里正面上的轴心国军队。紧接着,沃罗涅日方面军几乎没有进行任何休整,就抛下包围圈内尚未被歼灭的德匈军9个师,顶着肆虐的风雪继续追击。
沃罗涅日方面军总兵力约30万以上,可用坦克462辆,由空军第2集团军提供空中支援。方面军司令依然是戈利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和他的副手安东诺夫负责监督协调。
戈利科夫的进攻分成两个方向。北面的库尔斯克属于辅助方向,由方面军右翼集团负责,包括由卡斯托尔诺耶以西,向库尔斯克进攻的第60集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中将,加强有第14独立坦克营。该集团军还将得到布良斯克方面军第13集团军的配合;向奥博扬推进的第38集团军。司令员奇比索夫中将,加强有第14、96、180坦克旅。
在这个方向,德军只有兵力相对完整的第2集团军第55军,以及第13、7军残部(其相当一部分兵力还陷在包围中)。中央集团军群增援了第4装甲师。
戈利科夫主攻的是哈尔科夫方向。为此他将主力集中在方面军左翼:包括第40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中将,加强有第116、192坦克旅;刚由第18独立步兵军改组而成的第69集团军,司令卡扎科夫中将,配属第173坦克旅和第73坦克团。上述两个集团军负责从新奥斯科尔方向,南下攻打哈尔科夫。而雷巴尔科中将的坦克第3集团军,则从瓦卢伊基出动,由南面迂回哈尔科夫。该集团军有165辆坦克。坦克第3集团军还将得到左侧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的保障。方面军坦克预备队为第86、150坦克旅。
戈利科夫在哈尔科夫方向总计投入28万兵力,315辆一线坦克(另有300辆预备)。面对如此庞大的红军,德国守军在战线上却寥寥无几。
为了拯救危机,德国人向哈尔科夫调来了大量精锐部队。其中包括中央集团军群支援过来的“大日耳曼”师。早在1月17日,这个精锐的摩托化师就从斯摩棱斯克调到了沃尔昌斯克地区。按照1943年3月初的统计,该师拥有20415人。2月约有31辆坦克。但在2月11—13日,只有9~10辆Ⅲ号和Ⅳ号坦克可以使用。另外,配属给该师的第13“虎”式坦克连(9辆“虎”和10辆Ⅲ号),也在2月17日抵达波尔塔瓦,准备参战。
“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师战斗序列(1943年5月19日改称装甲步兵师)
第1、2“大日耳曼”步兵团(“掷弹兵”团和“燧发枪手”团)
“大日耳曼”坦克营(拥有3个中型坦克连,并拥有第13重型坦克连,1943年6月扩充为团)
“大日耳曼”侦察营
“大日耳曼”坦克歼击营
“大日耳曼”炮兵团(3月份加强为4个营)
“大日耳曼”高射炮营
“大日耳曼”强击火炮营(按照1942年4月编制,应该有3个连,每连6辆强击火炮)
“大日耳曼”工兵营,“大日耳曼”通信营
“大日耳曼”坦克营配备(单位:辆)
哈尔科夫红色广场—苏联第四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师战斗序列(1943年5月19日改称装甲步兵师)
第1、2“大日耳曼”步兵团(“掷弹兵”团和“燧发枪手”团)
“大日耳曼”坦克营(拥有3个中型坦克连,并拥有第13重型坦克连,1943年6月扩充为团)
“大日耳曼”侦察营
“大日耳曼”坦克歼击营
“大日耳曼”炮兵团(3月份加强为4个营)
“大日耳曼”高射炮营
“大日耳曼”强击火炮营(按照1942年4月编制,应该有3个连,每连6辆强击火炮)
“大日耳曼”工兵营,“大日耳曼”通信营
“大日耳曼”坦克营配备(单位:辆)
哈尔科夫红色广场—苏联第四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师战斗序列(1943年5月19日改称装甲步兵师)
第1、2“大日耳曼”步兵团(“掷弹兵”团和“燧发枪手”团)
“大日耳曼”坦克营(拥有3个中型坦克连,并拥有第13重型坦克连,1943年6月扩充为团)
“大日耳曼”侦察营
“大日耳曼”坦克歼击营
“大日耳曼”炮兵团(3月份加强为4个营)
“大日耳曼”高射炮营
“大日耳曼”强击火炮营(按照1942年4月编制,应该有3个连,每连6辆强击火炮)
“大日耳曼”工兵营,“大日耳曼”通信营
“大日耳曼”坦克营配备(单位:辆)
集结在哈尔科夫地区的红军坦克部队
集结在哈尔科夫地区的红军坦克部队
集结在哈尔科夫地区的红军坦克部队
无论在东部还是西线,表现都相当凶残的“装甲梅耶”
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党卫装甲军也从西线被紧急调往哈尔科夫地区。1月底,“帝国”师先头部队首先进入哈尔科夫西南。2月1—2日,该师所属的第8重型坦克连(约10辆“虎”,12辆Ⅲ号坦克)也抵达哈尔科夫。到2月1日,“帝国”师拥有66辆Ⅲ号,60辆Ⅳ号,4辆“虎”。党卫装甲军剩下的2个师(“希特勒”师和“骷髅”师),也在2月初中旬陆续进入战场。由于形势紧迫,德国人等不及这些部队集结完毕,就将其陆续投入哈尔科夫以东的战斗。
为了统一指挥哈尔科夫德军,德国人在1943年2月1日组建了“兰茨”战役集群。指挥官兰茨山地步兵上将曾是第1山地步兵师师长。该集群主力是“克拉默”军残部,1月28日只有2个师,约3万人。包括“大日耳曼”师和第168步兵师。后者步兵损耗严重,但配属有12门100毫米加农炮和部分170毫米重型榴弹炮。
上述两个师和一些尚未撤退的匈牙利残兵败将,被用来防守别尔哥罗德方向。到2月1日,“克拉默”军兵力增加为3个步兵师(第168、第298、第320步兵师),“大日耳曼”师,党卫军“帝国”师的一个装甲步兵团。
连同尚未集结完毕的党卫军2个师(“希特勒”师和“帝国”师),德军在哈尔科夫方向集中了7万余人,200余辆坦克。由于兵力太少,只有少数部队被配置在一线,其余的则部署在纵深要点。
德军兵力只有红军的1/4,一线坦克约为红军的60%。不过红军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还留在后方,用以歼灭被围德军。如红军第4坦克军,就被牵制到2月6日。另外,由于红军后勤基地距离战线太远,又缺乏铁路线,几乎所有的车辆都被用来运输油料弹药,而步兵则几乎完全陷在雪地里无法动弹。
尽管如此,受到胜利鼓舞的红军依然将疲惫的部队再次投入进攻。
无论在东部还是西线,表现都相当凶残的“装甲梅耶”
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党卫装甲军也从西线被紧急调往哈尔科夫地区。1月底,“帝国”师先头部队首先进入哈尔科夫西南。2月1—2日,该师所属的第8重型坦克连(约10辆“虎”,12辆Ⅲ号坦克)也抵达哈尔科夫。到2月1日,“帝国”师拥有66辆Ⅲ号,60辆Ⅳ号,4辆“虎”。党卫装甲军剩下的2个师(“希特勒”师和“骷髅”师),也在2月初中旬陆续进入战场。由于形势紧迫,德国人等不及这些部队集结完毕,就将其陆续投入哈尔科夫以东的战斗。
为了统一指挥哈尔科夫德军,德国人在1943年2月1日组建了“兰茨”战役集群。指挥官兰茨山地步兵上将曾是第1山地步兵师师长。该集群主力是“克拉默”军残部,1月28日只有2个师,约3万人。包括“大日耳曼”师和第168步兵师。后者步兵损耗严重,但配属有12门100毫米加农炮和部分170毫米重型榴弹炮。
上述两个师和一些尚未撤退的匈牙利残兵败将,被用来防守别尔哥罗德方向。到2月1日,“克拉默”军兵力增加为3个步兵师(第168、第298、第320步兵师),“大日耳曼”师,党卫军“帝国”师的一个装甲步兵团。
连同尚未集结完毕的党卫军2个师(“希特勒”师和“帝国”师),德军在哈尔科夫方向集中了7万余人,200余辆坦克。由于兵力太少,只有少数部队被配置在一线,其余的则部署在纵深要点。
德军兵力只有红军的1/4,一线坦克约为红军的60%。不过红军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还留在后方,用以歼灭被围德军。如红军第4坦克军,就被牵制到2月6日。另外,由于红军后勤基地距离战线太远,又缺乏铁路线,几乎所有的车辆都被用来运输油料弹药,而步兵则几乎完全陷在雪地里无法动弹。
尽管如此,受到胜利鼓舞的红军依然将疲惫的部队再次投入进攻。
无论在东部还是西线,表现都相当凶残的“装甲梅耶”
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党卫装甲军也从西线被紧急调往哈尔科夫地区。1月底,“帝国”师先头部队首先进入哈尔科夫西南。2月1—2日,该师所属的第8重型坦克连(约10辆“虎”,12辆Ⅲ号坦克)也抵达哈尔科夫。到2月1日,“帝国”师拥有66辆Ⅲ号,60辆Ⅳ号,4辆“虎”。党卫装甲军剩下的2个师(“希特勒”师和“骷髅”师),也在2月初中旬陆续进入战场。由于形势紧迫,德国人等不及这些部队集结完毕,就将其陆续投入哈尔科夫以东的战斗。
为了统一指挥哈尔科夫德军,德国人在1943年2月1日组建了“兰茨”战役集群。指挥官兰茨山地步兵上将曾是第1山地步兵师师长。该集群主力是“克拉默”军残部,1月28日只有2个师,约3万人。包括“大日耳曼”师和第168步兵师。后者步兵损耗严重,但配属有12门100毫米加农炮和部分170毫米重型榴弹炮。
上述两个师和一些尚未撤退的匈牙利残兵败将,被用来防守别尔哥罗德方向。到2月1日,“克拉默”军兵力增加为3个步兵师(第168、第298、第320步兵师),“大日耳曼”师,党卫军“帝国”师的一个装甲步兵团。
连同尚未集结完毕的党卫军2个师(“希特勒”师和“帝国”师),德军在哈尔科夫方向集中了7万余人,200余辆坦克。由于兵力太少,只有少数部队被配置在一线,其余的则部署在纵深要点。
德军兵力只有红军的1/4,一线坦克约为红军的60%。不过红军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还留在后方,用以歼灭被围德军。如红军第4坦克军,就被牵制到2月6日。另外,由于红军后勤基地距离战线太远,又缺乏铁路线,几乎所有的车辆都被用来运输油料弹药,而步兵则几乎完全陷在雪地里无法动弹。
尽管如此,受到胜利鼓舞的红军依然将疲惫的部队再次投入进攻。
有关东线: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 上册的文章
由北向南态势如下:第一个战区,位于顿河上游,以沃罗涅日为中心。由于红军此前的“小土星”战役,德军从顿河中游被打退了150~200公里。具体的过程,笔者将在关于高加索战役的专文中加以介绍。德军霍特战役集群掩护着接近亚速海的战线,并竭力维护与高加索战区A集团军群的联系。一旦曼施坦因被击败并丢失罗斯托夫,这个庞大的集团军群就将整个被困在高加索。......
2023-08-01
中央红军在与强敌的多次消耗作战中也因大量伤亡而人员锐减。红军派出两个军团从东西两面突围转移,旨在引开合围中央苏区的蒋军主力,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以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和苏区机关定于10月初的大突围。中央红军的大规模西进,暴露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于是,蒋介石开始调兵遣将,紧急部署湘江战役,妄图迫使红军在潇水至湘江以东地区与之决战。中央红军已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局面。湘江战役的成败将决定红军的生死存亡。......
2023-07-17
到1943年2月2日,东线南部战场,由北向南态势如下:B集团军群主力崩溃后,红军丢下被合围的轴心国军队,以布良斯克方面军第13集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的庞大兵力,涌过400公里的缺口,顶着暴风雪向西推进。东线南部战场形势岌岌可危,德军遭受了空前的损失。罗科索夫斯基本该在2月15日向库尔斯克西北面的谢夫斯克实施进攻。红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将军情绪更为高涨。......
2023-08-01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大半个世界都成为战神和死神的祭礼场。1941年6月22日,从德国坦克碾压过苏联国境的那一刻起,空前绝后的战争和死亡祭礼—苏德战争,正式开始。从此,斯大林格勒成为苏德战争甚至整个二战公认的转折点。这次会战不仅因为动用了数以万计的装甲战车而被称为史上最大的坦克战,也是苏德战争乃至整个二战史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之一。......
2023-08-01
步兵相对较少,是近代以来重视火力的欧洲军队普遍的特点。以此推算,其21个野战师兵力为246638人。集团军其余近9万兵力,主要是2个警卫师,44个营团的独立战斗部队,几十个营的舟桥和建筑部队,以及后勤供应部队。......
2023-08-01
好在希特勒并没有批准曼施坦因的错误计划。当天,希特勒签署了第5号作战命令,基于曼施坦因的方案,规定了1943年东线总的作战目的。西方学者们倾向于认为,希特勒在1943年春季,注意力被吸引在地中海地区。近年公开的苏共中央档案馆462a号档案记录的希特勒私人副官京舍的供述也显示,希特勒曾在1943年4月初告诉蔡茨勒等人,在库尔斯克打击红军后,德军将再度威胁莫斯科。......
2023-08-01
哈尔科夫南面,德军主要以第4、1装甲集团军遏制红军西南方面军对第聂伯河的进攻。按照曼施坦因的计划,他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逼近第聂伯河的红军西南方面军北翼突击集团:第6集团军,第1近卫集团军和波波夫快速集群。冲到哈尔科夫边缘的德国Ⅲ号强击火炮,隶属于武装党卫军同时,他还将第1、4装甲集团军兵力调往巴甫洛格勒和红军村方向,对红军突击集团南翼构成威胁。......
2023-08-01
德国人重回哈尔科夫为此,德军在戈利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展开了17个师:南面,红军第69集团军和第3坦克集团军,还有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当面,主要是德第4装甲集团军8个师(6个装甲和装甲步兵师。......
2023-0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