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激条件下,一个人产生的适当强度的焦虑反应被看做是正常反应。上述应激的负性情绪反应既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首先反应,又是引起后续反应的信号,进而动员个体全部的力量来应对环境要求。灾难化不仅会直接干扰认知活动,而且会由于所引发的强烈负性情绪和生理唤醒而使总的应激反应增强。在应激条件下,自我评价的丧失会直接影响人处理应激源的动机,使人丧失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2023-12-04
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判断出对方对自己的印象呢?是喜欢,是厌恶,还是其他呢?
比如:怎么知道自己喜欢的人是否也喜欢自己呢?怎么知道自己心中仇恨的那个人是否也在恨自己?在商务洽谈时,怎样才能知道对方对自己是否印象良好呢?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人的身体距离来判断双方的心理距离。
比如,一对热恋中的男女从亲密无间到厌烦对方,他们身体距离的远近透露出了两个人内心爱憎的倾向。这就是说,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靠近对方;如果不喜欢或者讨厌对方,就会想方设法远离对方。对一个人感兴趣就会靠近对方,害怕一个人就想躲开对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恨反应。
1.亲近反应
一般来说,两个人的亲密程度不同,他们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身体距离。根据人与人之间距离的远近,可把彼此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见下表):
四种距离与对应关系
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允许某人或者十分愿意某人接近自己,说明我们心里是愿意亲近这个人的。情侣间拉手、拥抱、亲吻等,都是这种亲密心理的直观表现。当然,如果一方厌恶另一方,则不可能出现如此亲近的距离。
那么,我们在进行社交活动时,怎么把握好彼此之间的亲近程度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亲近行为包括试探性的小幅度、低频率行为和大幅度、高频率行为。在不能确定双方关系的时候,最好通过侧耳倾听等试探性的动作来进行判断,在此之后再采取行动,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不愉快。
2.逃离反应
前面我们讲过,当动物感知到危险或者面临威胁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保持瞬间的静止,也就是冻结反应。其实,动物的反应不仅仅是这些,它们在短暂的停滞的过程中会迅速判断出刺激源的危险程度。如果危及生命,它们就会立刻做出逃离的反应。不仅动物,人类也是如此。
时至今日,生活中能够直接导致我们奔走逃命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尤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这种原始的逃离反应慢慢地改变了形式。比如:当我们受到惊吓的时候,马上会后退一步或者半步;在碰触到高温物体的时候,会迅速缩回手;路过坍塌路面的时候,会远远地绕道走。
在日常生活中,逃离反应通常表现为深深吸气、转移视线、脸色惨白,以及腿部的细微动作、身体发生移动。下面这个例子中就体现了逃离反应。
有一次,你把自己非常喜欢的明星的最近动态讲给一个同事听,他微微斜侧了一下身体,然后点头说道:“这个明星是挺不错的。”
如果没有观察到这个同事的肢体动作,你一定会认为这个同事认同你的看法。但是实际上,从他的举动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他的逃离反应。言语上的认同只是社交中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注意到沟通对象的一些行为,就很可能会因为双方价值观不同而不欢而散。
很多情窦初开的人在爱情方面比较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人对自己是否同样有好感。其实,要做出判断很简单。
假如一个男孩不能确定自己心仪的女孩是否喜欢自己,那么他可以做一些试探性的动作。他可以挨着女孩坐下,如果女孩没有什么排斥的反应,那么他们之间就是可以彼此接触的关系。如果男孩做出一些触碰对方敏感部位的动作,如靠在一起、头碰头或者拉起对方的手,女孩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排斥态度和行为,那么两个人的关系就可以更进一步了。相反,如果男孩在做出一些触碰对方的举动时,女孩要么做出躲闪的动作,要么身体变得僵硬,双方始终无法接近,这就说明两个人的关系不够亲密,或者女孩对男孩有厌恶和排斥的心理。
有关沟通中的行为心理学的文章
在应激条件下,一个人产生的适当强度的焦虑反应被看做是正常反应。上述应激的负性情绪反应既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首先反应,又是引起后续反应的信号,进而动员个体全部的力量来应对环境要求。灾难化不仅会直接干扰认知活动,而且会由于所引发的强烈负性情绪和生理唤醒而使总的应激反应增强。在应激条件下,自我评价的丧失会直接影响人处理应激源的动机,使人丧失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2023-12-04
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从各项目的特点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以下根据教学训练体会,提供一些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供教学训练时参考。(四)胸部柔韧性练习1.俯卧背屈伸。练习者腿部不动,积极抬上体、挺胸。下肢的柔韧性练习方法。......
2023-11-02
通过“身体语言”解析男人的内心许多人在说话时,往往会伴随着一些动作,这些动作,有的是习惯形成的,有的则是说话的人为了加强说话的效果与语气等特意做出的。而直接地拒绝你又怕伤了你自尊心及面子,只能找各种身体语言托词。心理学家经过反复调查和研究,了解到一个人的说话习惯与其性格特征有着直接的关联,而且可以把这种关联作为认识一个人的基本方法。......
2023-12-02
其中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身体成分与健康的关系较为密切,应归类于身体健康素质;而速度、力量等素质则主要决定运动能力,因此应归于身体运动素质。要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应坚持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研究身体成分是为了了解人体的体质、健康及衰老的状况,有利于人们将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体脂含量适宜。......
2023-11-01
身体与感觉,是个体(此在)对于自身存在的最为基础和本原的领会。因为,领会是此在使自己成为自己的能力,个体(此在)在身体和感觉的领会中,使自己同时成为自由的和自律的人,而唯有此两者同时具备,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本真的人。我们在感觉中发现爱、拥有爱和学会爱。......
2023-08-12
从这儿到虚伪大脑包含有各种各样的系统,这些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不一致。不同的模块在不同的时间占据不同的地位,这或多或少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很重要,因为适应性反应需要不同种类的战略。模块受到进化的影响,从而实施针对相关问题的合适的战略。在有熊出现的情况下,这是显而易见的。谈及此,看起来似乎模块的动态激活和钝化非常复杂,受到人的年龄、目前状态、所处环境等因素影响。“这个人”不能同时是S1和S2,这可不一定。......
2024-03-04
2次润湿反应后的总反应产物与200℃下1 min润湿反应的产物数量相等。对同一组样品分别研究润湿反应和固态老化。图2.23所示为焊料凸点与Cu UBM层在2次润湿反应后的横截面光学显微镜照片。2次润湿后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平均厚度通过笋钉状金属间化合物的横截面积总和除以金属间化合物总长度而获得。图2.25所示分别为125℃、150℃及170℃温度下经500、1 000和1 500 h老化后测量得到的金属间化合物厚度。表2.1Cu消耗及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活化能......
2023-06-20
同时普通心理学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这种玩笑不可以随便乱开,不过据此我却证实了一点:情绪这种流动的能量的确是很难控制的,不过它也正是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体现,真实到连当事人都可能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产生情绪之时或者之后,便会做出一定的反应。生气会做出攻击,快乐会继续作为,伤心会引发离开,惊奇便会设法靠近,厌恶会设法离开,惊恐会选择逃避。......
2024-0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