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劳动者违反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25-09-29
1.实施混淆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实施混淆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登记的企业名称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的,应当及时办理名称变更登记;名称变更前,由原企业登记机关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其名称。
2.贿赂他人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七条规定贿赂他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3.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4.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以及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违反本法第九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https://www.chuimin.cn)
5.违法有奖销售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6.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7.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二条规定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文章
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劳动者违反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25-09-29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025-09-29
由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在构成和适用上存在诸多差别,被害人基于违约请求救济还是基于侵权请求救济,就成为直接关系到诉讼成败及损害能否得到充分补偿的重要问题。根据《合同法》第122条规定,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受害人有权选择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2025-09-29
归责原则,是指确定当事人民事责任的法律原则。作为对违约责任一般归责原则的立法规定,该条没有出现“当事人因过错”、“当事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等字样,被认为是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合同责任仅以不可抗力作为法定的免责条件,而意外事故不应当作为法定的免责条件。这些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是例外性存在的,是对作为一般归责原则的严格责任原则的补充。......
2025-09-29
债务人按照合同向第三人履行时,应当通知第三人。第三人受领的,应当做出受领的意思表示。第三人不受领的,债务人应将此情况通知债权人并协商解决办法。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称第三人负担的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债务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第三人同意履行后又反悔的,第三人向债权人瑕疵履行的,违约责任均由债务人承担。债务人不代为履行的,应赔偿损失。......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