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维度在小学数学的内容体系中,整数知识可以概括为4个基本方面:数的意义、计数方法、数的表示法和基本性质。从学科维度透析整数这4个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我们从内容本质和建构特点上对其进行归纳比较,梳理其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的脉络,有助于我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更深入,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更透彻。对于相同的物品,人们很容易分辨其数量的多与少。......
2023-08-11
重/难点
重点: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运用从条件想起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运用从条件想起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用列表的方法找出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学会收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能够按照一定关系在表格中呈现出来。要着重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整理相关信息,并把信息填写在相应的表格里。
难点分析:基于学生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紧扣常见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的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策略,是从实际问题的已知条件入手,看条件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只有看出已知条件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才能有效地运用这一策略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突破策略
一、理解题意
教师指导学生默读题目: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让学生寻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关键条件“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并找出问题“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指导学生把找到的条件摘录下来,“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句话非常关键,表明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那我们该如何将这句话解释得更明白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说明;让学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并加以解释,使学生体验到分析题目的方法,学会整合信息,为解决问题铺路搭桥。
二、分析问题
“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在找到关键句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又比第二天多摘5个,第四天比第三天多摘5个,第五天比第四天多摘5个……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个等于第二天的,第二天的个数加5个等于第三天的,第三天的个数加5个等于第四天的,第四天的个数加5个等于第五天的……其实也可以表示成递进的关系: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每天都增加5个。
三、解决问题
在分析完问题后,要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要想求第三天摘的个数,那要先求出什么?首先要先求出第二天摘的个数,求第二天摘的个数要用到哪些条件?要用到“第一天摘了30个”和“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列式是30+5=35(个),那么第三天就是35+5=40(个)。除了列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列表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一说列表的答案是根据什么得到的呢?根据“第一天摘了30个”和“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我们可以得到第二天摘的个数,又根据第二天摘的个数和这个关键条件求出了第三天的……
四、回顾反思
回顾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口答、列表还是列算式,虽然思考的方式不同,但有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我们都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一步一步来解决问题的。那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呢?是从哪里开始想问题的呢?教师指出:回顾刚刚解决的问题,我们都是从条件想起的,要弄清题目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楚问题;然后根据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分别运用到哪些条件,以进一步突出相关的策略;最后可以选择列式计算,也可以通过列表找出答案。
突破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策略”一词本身都是陌生而不确定的。所以本节课教学主要还是立足教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经历完整的解题过程: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顾反思。这几个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重点突出了从条件想起策略的运用。通过列表和列式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从而更清晰地感受到列表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学科维度在小学数学的内容体系中,整数知识可以概括为4个基本方面:数的意义、计数方法、数的表示法和基本性质。从学科维度透析整数这4个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我们从内容本质和建构特点上对其进行归纳比较,梳理其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的脉络,有助于我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更深入,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更透彻。对于相同的物品,人们很容易分辨其数量的多与少。......
2023-08-11
唤醒经验,体会符号价值、理解符号意义。比如“案例CX-6-1:《小小符号,统一观点》”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一年级的发作业本实际情境中,体会符号价值,理解多元符号的意义。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通过游戏情境中的需要,学生认识到使用符号能够使数学计算更便捷,从而使符号意识得到强化,为发展符号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3-08-07
根据《课标》要求,基于儿童认数特点,结合教材具体编排,对“整数的认识”课程内容提出如下教学设计要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小学生借助多种操作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理解其中的计数原理。在“整数的认识”部分,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方面的感悟,不同的认数阶段和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含义和要求。......
2023-08-11
数学抽象是指从研究对象或问题中抽取出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而舍弃其他属性对其进行考察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数感和符号意识都是数学抽象的重要表现。本部分从内涵解读、价值解读、教学表现三个方面对数学抽象进行解读。根据上述内容的学习,您认为“数学抽象”的价值有哪些?......
2023-08-07
教学过程一、体会“一定”和“不可能”1.导入。(⑤号袋)五、全课总结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摸球游戏感受了一些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2023-08-11
教学重点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感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情况下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观察活动,明确“间隔排列”的意义1.画珠子活动,揭示概念。】五、全课总结【设计总评:“间隔排列”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安排的探索规律专题教学内容。......
2023-08-11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借助十进位值制体会以十计数,还要学会以十计数的方法,进而在这种抽象的计数方法中学会以千计数,以百计数等以群计数的方法,从而应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感悟较大的数与数量。......
2023-08-07
随着情境的延伸和情感的深化,最终蔓延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与此同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感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仅是扮演角色的学生,所有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深刻而生动地体验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