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根据茶叶及茶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茶具为宾客泡茶

根据茶叶及茶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茶具为宾客泡茶

【摘要】:学习目标●能根据茶叶及茶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茶具为宾客泡茶。一般而言,择具泡茶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选择茶具因地制宜。根据茶具表面的温度确定其导热性能。任务评分资料库茶具选择技能评判表续表

学习目标

●能根据茶叶茶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茶具为宾客泡茶。

任务准备

1.前置任务:收集茶具的相关资料,制作相关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安全小提示:

(1)茶具无破损。

(2)茶叶新鲜。

(3)操作时,注意用电安全;随手泡摆放在不易碰撞之处,保证电源线板通电安全。

(4)音响设备运转正常,无杂音。

(5)工作完毕,清洁茶具并分类整理好。

相关知识

饮茶器具,是中国源远流长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茶人认为,“器为茶之父”。古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品饮乐趣,对茶具非常讲究。饮茶器具,是饮茶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盛器,具有实用性,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色、香、味,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感受茶之韵味,增加品茶时的感官享受,让眼、口、心得到温馨的统一。

一般而言,择具泡茶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选择茶具因地制宜。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茶习俗不同,故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如福建及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习惯用小杯啜乌龙茶,故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

第二,选配茶具因茶制宜。比如,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品茗杯饮用;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选用紫砂茶具;冲泡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选用瓷壶或紫砂壶;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优绿茶,可选用玻璃杯冲泡,也可选用白瓷盖碗冲泡。

第三,选配茶具要因具制宜。择具泡茶,一般要考虑其实用性、欣赏价值及是否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不同材质的茶具,其使用性能各不相同。采用瓷质盖碗、紫砂壶、玻璃杯,从导热性、保温性、存香性、吸味性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根据茶具的特点及茶类择具泡茶。

如何选择适当的泡茶茶具呢?

1.备具:常用茶具准备

[服务标准]

(1)器具完好无破损。

(2)紫砂泥制作的宜兴紫砂壶,容量100~150ml。

(3)白瓷盖碗容量约120ml。

(4)玻璃杯无色透明,洁净无尘,容量约120ml。

[操作说明]

(1)准备一把紫砂壶。

(2)准备一套白瓷盖碗。

(3)准备一只玻璃杯。

2.茶具导热性比较

[服务标准]

(1)注水时,水不能溅落在桌面。

(2)茶具中的水量均为八分满。

(3)根据茶具表面的温度确定其导热性能。

[操作说明]

(1)将沸水分别注入紫砂壶、白瓷盖碗、玻璃杯中。

(2)立即触摸茶具表面,感受不同茶具表面的温度。

(3)确定茶具的导热性:玻璃杯感觉烫手,盖碗次之,紫砂壶散热最慢。

3.茶具保温性比较

[操作说明]

(1)沸水在茶具中静置10分钟。

(2)触摸茶具表面,感受温度的变化。

(3)用温度计度量茶具中的水温。

(4)确定茶具的保温性能:玻璃杯散热最快,盖碗次之,紫砂壶散热最慢。

4.茶具存香性比较

[服务标准]

(1)三份茶叶的种类、分量、品质应一致。

(2)开水温度为80℃~85℃。

[操作说明]

(1)用审评秤称取重量相同的三份茶叶。

(2)将茶叶分别投入紫砂壶、盖碗、玻璃杯中,冲入开水,静置1分钟。

(3)趁热嗅闻茶香。

(4)确定茶具存香性:玻璃杯、盖碗中的茶汤香气比紫砂壶浸泡更浓郁、醇厚。

5.茶具吸味性比较

[服务标准]

(1)经浸泡的茶叶在茶具中静置1~3天。

(2)倒掉茶渣后,用清水冲洗茶具。

[操作说明]

(1)已浸泡过的茶叶留置在茶具中。

(2)倒掉茶渣,嗅闻冲洗后的茶具内壁。

(3)确定茶具吸味性:玻璃杯、白瓷盖碗不吸味,紫砂壶内壁留有茶香。

6.择具配茶

[服务标准]

能根据茶类及茶具的特点选择茶具。

[操作说明]

(1)玻璃茶具:泡茶水温不宜过高,适合冲泡绿茶。

(2)白瓷盖碗:适合冲泡各种茶。

(3)紫砂壶:适合冲泡各类发酵茶,且因紫砂壶吸味性强,为免茶汤香味混淆,一把紫砂壶最好只冲泡一种茶。

【体验园】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辑茶具介绍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

思考与实践

1.茶具的材质大致有哪些?不同材质的茶具各有哪些特点?

2.应如何选择适当的茶具为客人泡茶?

任务评分资料库

茶具选择技能评判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