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一分钟执行力:打造高效、干出成果

一分钟执行力:打造高效、干出成果

【摘要】:团队成员明白这个道理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逐步深入,锻炼员工“一分钟要有一分钟的执行”的理念。思考故事“土拨鼠去哪里了”的意义。通过以上方法锻炼团队成员“一分钟要有一分钟的执行”的理念。

对于“一分钟要有一分钟的执行”这句话,从小的方面讲,执行不能停滞,一分钟要有一分钟的执行效果,哪怕是思考一分钟也是一种执行;从大的方面讲,我们可以理解为在规定时间内确定一个目标,然后付出行动,对行动结果进行评估,时间与执行是否匹配,从而完善执行力。一分钟管理法则的最大效用就在于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执行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有利于管理的有效进行,可以让执行的效果立竿见影,大大提高执行效率

有效管理每一分钟对于整体目标的实现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职场中要想成为在工作中不断提升、高绩效的执行者,让自己的团队执行力更加快速高效,就一定要将“一分钟执行”的秘诀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到在一分钟内创造出比预期目标高很多的业绩,而有的人却永远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记得上学时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在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急中生智钻进了一个树洞。巧的是这个树洞的出口和入口只有一个,没过一会儿,从洞里窜出一只兔子。兔子看到三只猎狗,就飞快地往前跑,刚好前面有棵树就爬了上去。由于心里胆怯,在树上没站稳,掉了下来正好砸晕了朝上看的三只猎狗,终于兔子顺利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哪些问题?有的同学说兔子不会爬树,有的说一只兔子不可能砸晕三只猎狗等等。老师持续问还有什么问题,直到我们找不出任何问题。这个时候老师才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没有问土拨鼠去哪里了?这才是我们故事的核心问题。

在平时的工作中,行动之前我们虽然制定了目标,然而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很容易被途中的细枝末节以及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小事分心,打乱了我们既定的工作节奏,以致在执行的途中,或放弃自己既定的目标,或修改了行动的方向,导致我们本来一分钟可以做完的事情却用了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去哪儿了?”自己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作为团队领导或者企业负责人不仅要让自己知道企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还要让自己的团队成员知晓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尤其是对于每一时间段要实现的执行目标和得到的执行效果有一个准确的预估,让一分钟可以做完的事情不要10分钟做完。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这个观念贯彻下去呢?不妨试试以下四个步骤:

(1)选择一件要做的事情,将要做的事情和所花费的时间讲给团队成员听,让员工有个大致的了解。

(2)在了解之后,针对这件事情进行示范展示,比如以身作则做给员工看,让他们知道完成的时间以及完成的标准是什么。

(3)在完成以上两步之后,让员工自己去执行,分析他们的执行结果,做出评价和指导。

(4)团队成员明白这个道理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逐步深入,锻炼员工“一分钟要有一分钟的执行”的理念。

思考题

(1)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对于整个目标的作用是什么?

(2)思考故事“土拨鼠去哪里了”的意义。

(3)通过以上方法锻炼团队成员“一分钟要有一分钟的执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