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好谈话,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学好谈话,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摘要】:由此可见,倾诉和倾听是相互的。但在现实中,有向别人倾诉欲望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倾听别人倾诉的人却不多,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知心朋友的人却最终成为陌路。因此,如果你想学好谈话这门课程的话,便要记住,基本功夫就是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其实,倾听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行为,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倾听就是这样一种姿态,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谦虚谨慎的姿态。

有人说,沉默是金,其实并不是说沉默本身如何珍贵,如果只是呆呆地作若有所思状,对别人的说话、动作没有任何反应,并不是“金”,反而会被人认为是冷漠或高傲。真正令人“闪闪发光”的沉默就是积极的倾听,要尽可能地与对方产生共鸣。

由此可见,倾诉和倾听是相互的。每个人都有向他人倾诉自己内心世界的愿望,通过倾诉,可以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安慰。倾听则是探知他人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是获得朋友信任、拓展人脉的一种手段。但在现实中,有向别人倾诉欲望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倾听别人倾诉的人却不多,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知心朋友的人却最终成为陌路。

一位外交官的太太曾细述她丈夫初入外交界,带她出去应酬时的情形。她说:“在那些场合真是活受罪。因为我本身是个小地方的人,而满屋子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人物,他们不但口才奇佳,而且大多也都周游过世界的很多地方。”

一次宴会上,她终于向一位还算熟悉的外交家吐露了自己的问题。这位外交家笑呵呵地对她说:“其实,每个人说话都要有人来听。因而,善于聆听的人在宴会中同样受欢迎,而且这也是一项难能可贵的品质。”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少发言、多听别人说话同样是一门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学问,也值得你去研究一下。聆听也能促进你的思考能力的提高,更能让你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倾听,如此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倾听不是简单地竖起耳朵听,倾听是要用心去听。善于倾听是一种美德,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倾听的意义远不只给了别人一个表达的机会。倾听的实质是放下倾听者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说话者,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获得对方的喜欢与信任,从而走进对方的心灵。

实际上,世上许多人之所以不能留给人良好的印象,正是因为他们不能耐心地做个好听众,他们更多只关心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所以根本不肯耐心地去听人家把话说完……

因此,如果你想学好谈话这门课程的话,便要记住,基本功夫就是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

生活中,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他们认为听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如果他们不参与到谈话中去,可能还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其实,倾听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行为,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听者对于交谈的投入绝不亚于说话者。人们不能真正去听的原因是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就不得不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他们必须面对别人对世界的看法。在这些新知识和新感悟的基础上,他们就必须改变他们自己的观点和已经形成的看法。而对很多人而言,他们是不愿意改变他们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的。他们认为回到自己驾轻就熟的东西总比去实验新的东西要安全稳当得多。但是,我们如果不能去听懂他人,我们是不可能进步的。

良好的沟通需要有良好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也需要有娴熟的发送信息的能力。一个出色的上班族会不论等级去接触每个必要的人,并且认真积极地听取值得听取的东西。这可以为你提供大量信息,也可以使你得知你的行业、你的上司、客户及员工需要什么,你也会因此而获得友谊、忠诚和合作。

生活中,那些只知道谈论自己的人,所想到的也只有自己。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的话,请记住这条规则:“做一个好的听者。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要令人觉得有趣,就要对别人感兴趣。”提出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谈他自己和他的成就。

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倾听者的姿态——就那样安详地坐着,眼睛盯着你的面庞,表情随着你的快乐而快乐,随着你的痛苦而痛苦,他很少说话,但每一句话都说在了你的心坎上,每一句话都激发起你更多的倾诉愿望。你诉说着,情感的闸门猛然提起,万般的委屈、千般的思绪就像河水一样奔流而出!

倾听就是这样一种姿态,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谦虚谨慎的姿态。这种姿态,能使你倾听到最真实的话语,接触到最现实的答案。

既然倾听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倾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