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图书馆创新与现代管理研究:以人为本服务,取得成效

图书馆创新与现代管理研究:以人为本服务,取得成效

【摘要】:而始终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公共图书馆,其服务更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既要有利于馆员的利益,也要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才能更加有成效地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公共图书馆在“以人为本”理念建设中,要保持“读者为本”与“馆员为本”相并重的原则。同时加强两种思想的建设才能够真正创造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一)重塑用户为本的服务思想

在很多服务行业当中,如何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往往成为服务业管理者思考的问题。而始终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公共图书馆,其服务更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虽然图书馆从很早以前就重点强调了这一服务理念,但是作为图书馆最重要的理念不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消退,图书馆更应该将其始终放在首位。

图书馆通过“人”的因素来支配其余相关的理念、技术、管理、设施及建筑,用户为“本”的思想可以改变图书馆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服务方式,可以让图书馆本着为大众服务的思想。

读者作为图书馆活动展开的重要主体,重塑用户为本的思想,就是要紧紧地抓住这一理念思想基础,图书馆服务要围绕着用户的兴趣和偏好开展相关服务活动,加强用户调研,深度挖掘读者需求,与读者需求相同步才能更好地贯彻服务至上这一服务宗旨。

重塑用户至上的思想理念,不仅仅是强调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中心点,也是其进行审视自我的一面镜子。现如今我国公共图书馆飞速发展,检验图书馆服务取得的效果不在于拥有多么丰富的文献馆藏,举办多少次的文化活动,而在于为读者的需求解决了多少困难,是否将“以读者为中心”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用户至上这一思想可能看着没有创新性,或者说口号提出了很久,但在其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在图书馆建设中,各地区公共图书馆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安排,不能有“大干快上”的思想误区,做到有序推进,始终围绕着“读者为中心”,这一科学的理念基础。

(二)发挥馆员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理念不仅仅是指以“读者为本”,还应该注重“馆员为本”,充分发挥馆员在服务创新项目开展到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馆员为本”包含着馆长、馆员以及读者的相互依存和融洽关系。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既要有利于馆员的利益,也要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才能更加有成效地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让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之中,可以表现为图书馆发展方向以及制度等制定和讨论,让馆员产生被尊重的感觉。

图书馆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充分激发馆员潜在的创造性意识,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由于馆员是直接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的第一窗口,特别是一线馆员可以更直接快速地接收到读者的需求与信息,也是最了解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的来源,因此加强“馆员为本”这一思想,也是与“读者为本”相并行的服务理念。

公共图书馆在“以人为本”理念建设中,要保持“读者为本”与“馆员为本”相并重的原则。不仅强调馆员在服务过程中要承担的义务,更要强调馆员在服务创新中所发挥的巨大价值,充分提高馆员的高度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加强馆员建设不仅是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服务理念中的重要思想基础。服务理念有对管理制度建设进行开发组织的先导基础,因此在服务理念中强调馆员为本思想是建设服务创新模型的强有力环节。

“馆员为本”与“读者为本”这两种思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公共图书馆服务于读者需要馆员的支持与帮助,而“馆员为本”的建设也需要读者的建议与不断变化的需求作引导与支撑。同时加强两种思想的建设才能够真正创造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公共图书馆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文化机构,先进的服务理念可以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价值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所有理念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价值观。特别是当今图书馆外部信息环境和内部运作机制正发生重大改变。在激烈的信息碰撞中,图书馆只有全心全意地将读者服务创新作为服务创新的最高出发点,将大部分工作的重心转向读者,创建新的服务理念,把“吸引读者”“争取读者”作为图书馆的策略,才能在信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长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