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他的学习是自主的。齐莫曼认为,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自主,主要依据表2中的第3列,即任务条件。在这一意义上,教师的教学自主与学生的学习自主之间是同向矢量关系。......
2023-07-19
为了清晰地展示自己课堂的操作,我们把自主课堂的操作要素抽象、简化为自主情境的创设、自主学习的经营、自主交往的构建和自主体验的获得四个方面。有必要说明的是,这四个方面并非四个步骤,更不是模式化的程式。1.关于自主情境的创设。自主情境即自主性课堂教学情况,它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自主情境,总的来说可分为智力性自主情境和非智力性自主情境两大类。智力性自主情境的创设,主要是利用认知发展的同化与顺应机制激活思维,并使之作用于思维的流畅性、深刻性、聚散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搜索性和调控性,比如反映问题层次的逐步接近式情境、提示联系的矛盾碰撞式情境、激活迁移的多样变式情境、问题解决的发现探究式情境、“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反馈深入式情境等。非智力性自主情境是指作用于学生的情意状态、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合作交往过程的条件氛围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主体的中枢活动包含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意向,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在课堂中,教师应努力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和娴熟的技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表扬激励、引导、参与、组织交往活动等手段,创设生动直观、情趣相生的学习情景,充满激情、活动热烈的交往场景,情真意切、陶冶心灵的艺术氛围,相互悦纳、宽松和谐的心理沟通,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2.关于自主学习的经营。自主学习是自主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这是因为,区别于“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这里的自主学习有了教师专业责任的保障,有了学习主体的凸现和学习意义的构建。自主学习的经营,就是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整合。对于教师来说,经营学生的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活动的合理设计与开放组织。关于活动的设计,宜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再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为主线,以师生合作互动、多向信息沟通、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为基本方式。关于活动的组织,关键是对自主学习要义的把握,诸如围绕问题展开,突出学习过程,注重学习体验;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完成,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与个性品质的发展;创设动态开放、知情共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利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及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
3.关于自主交往的构建。师与生、生与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是自主课堂赖以存在并得以表现的基本形式。交往是师生间、学生间、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与教师学生间的互感互动。课堂中的自主交往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简单变化,它联系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牵动着问题解决的宽度和深度。自主交往的意义构建以“积极学习时间”(注:“积极学习时间”这一概念强调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参加了”学习并不意味着他“参与了”学习,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积极学习时间,也就是说,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落实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上。参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2-356页。)为基础,以调整学生群体间的交往行为、开展合作学习为重点,着力营造引起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自主交往场”。在“自主交往场”中,问题的解决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群体与个体互动来完成。
4.关于自主体验的获得。自主体验是指师生通过个人化的内部加工获得知识、方法、逻辑等方面的教学体验。它既表现于受情感驱动的参与行为,又反映所思、所悟带来的认知与发展的愉悦。获得自主体验的基点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一般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途径是反思性实践。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他认为教师观察实践的四个视角是:第一,自传反思所提供的视角,即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自传经历和作为教师的自传经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源泉;第二,学生所提供的视角,即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眼中发现他们对教学的感受,发现他们给予肯定或感到压抑的那些教学行为是什么;第三,同事的感觉和经历所提供的视角,即教师可以把同事作为借鉴、顾问或批判型朋友,就自己的教学和他们进行批判性对话,在对话中,分享同事对教学的理解;第四,文献所提供的视角,即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实践领域之内或实践领域之外的文献,确定自己在另类理论框架内的位置。[9]当教师通过上述四个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的视角观察教学实践时,立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批判性反思就会出现。更进一步,由批判性反思所达成的专业发展会带来深刻、持久的专业体验,以及由此引发教师对生命意义的向往和追求。而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基本方法是:第一,通过学习活动的全方位作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体验。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已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作为一种“中介”用于学生认知加工和自组织过程;能力则作为加工过程的规则和方法得以凸现;学生的个性品质成为认知发展的基本保证,它促使意识、价值、情趣、态度得以升华。第二,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恰当运用教育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课堂的角度来说,常用的课堂激励主要有六类:(1)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到学习内容上;(2)强调学习内容的相关性;(3)帮助学生保持对成功的期待;(4)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成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5)表达对内容的兴趣并使积极性具体化;(6)提供成就反馈与奖励。其中,每一类策略又可以生发出若干具体激励措施。(注:关于教育激励,特别是课堂激励,有学者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熊川武等著《实践教育学》[M]第六章,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197页。)这些激励策略和措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有重要参考价值。
上述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课堂生活,它们渗透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为我们进一步构建自主课堂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有关学校改革思考的文章
我们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他的学习是自主的。齐莫曼认为,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自主,主要依据表2中的第3列,即任务条件。在这一意义上,教师的教学自主与学生的学习自主之间是同向矢量关系。......
2023-07-19
1.发起人租赁公司选择要证券化的租赁资产或债权“真实销售”给特殊机构SPV,其职能就是选择要进行证券化的资产并进行捆绑组合,并将其销售。7.受托管理机构服务商按期从承租人处收取证券化租赁资产的租金存入SPV账户,由受托管理机构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并将剩余收益支付给租赁公司,受托管理机构对服务商进行监督,确保财务报告真实披露给投资者。......
2023-07-17
然而真实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却着实不多。(二)课堂师生互动的设计1.影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因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要求学生与教师两主体间能“平等”地对话。但是师生间各种天然的差异,一方面导致师生在课堂上很难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等地对话;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教师要促进师生互动,则必须对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要有比较明确的认识。综合来看,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主要涉及教师的三个方面。......
2023-11-23
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目的、用途和功能构成的设计内容要素;以形态、色彩、光、运动构成的设计形式要素;以材料和加工技术等构成的设计实质要素。产品设计师应站在使用者、制造者的立场,以便满足使用者需求,便于生产和销售为目的去从事产品设计。(二)用途与功能用途是指产品的作用和功能,即产品的使用性,或指产品可应用的方面或范围,用途是“体”的外在表现。......
2023-06-15
按照巴克模式,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包含有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要素,通过各要素之间的共同作用来达到预想的目标或结果。传播中互动的每一方都会持续不断地给另一方发回讯息,这种讯息返回的过程称为反馈过程。因此反馈可以用来进行传播效果的测量,并进一步管理传播过程。......
2023-11-30
模具运动机构的选择对注塑模运动形式的影响很大。模具运动机构已经有很多,随着注塑件的结构和精度要求的不断发展,模具运动机构还将会不断地推陈出新。脱模机构的复位运动 注塑件脱模之后,脱模机构需要恢复到注塑件脱模之前的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注塑件的脱模,我们将这种运动称为脱模机构的复位运动,简称复位运动。......
2023-06-30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可表述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之和,也可表述为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之和,其中响应的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τ称为一阶电路的三要素。 应用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重新求解[例8.3]中的电容电压uC。式 (8.8)称为一阶电路任意响应的三要素法一般表达式。......
2023-06-24
表3.6列出了各种几何形状工件的三种输送形式。图3.11抓取的基本形式图3.12在箱体中三个摆放维度未分拣的工件然而,由于工件本身具有平移和旋转自由度或定向选项,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取代了输送形式。表3.7工件在预定或定位上的自由度定义中的每个顺序或定位程度以0~3的级别进行评估。图3.16硬币的标志图3.17在不同传送带上工件在运输中的状态改变在生产工件的运输过程中,重要的是确保工件保持其预定状态。......
2023-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