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具体案件之外,在与一线法官走访、座谈过程中,广大法官对于强制医疗审理程序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下述几个方面。(三)强制医疗程序案件的公开审理应谨慎考察《新刑诉法》及《刑诉法司法解释》对公开审理未作明确规定。碍于篇幅,下文将结合上述调查情况,以审理程序的转化构造为核心,着重就强制医疗案件审理程序的构造提出司法对策。......
2023-07-18
审判阶段和解程序实际运行状况的考察,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案件适用的总体情况、和解后果等效果考察,二是和解的具体操作如和解的主持、达成、审查等过程考察。就前者,可通过收集适用和解程序案件裁判文书、和解协议等客观案卷材料,予以数据提取、统计分析等客观展示;就后者,因程序性事项在案卷材料中缺乏充分的反映,则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通过刑事法官对实务操作予以反馈。
(一)C 市十个基层法院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状况
新刑诉法实施3 年以来,C 市十个基层法院(以下简称C 市法院)[32]审结的案件中,共有150 件公诉案件当事人达成了和解(见下表)。
这些和解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1)案件类型集中,故意伤害案件占85.9%,另有部分交通肇事和故意毁坏财物案件。
(2)法院主持对和解的达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审判阶段经法院主持达成和解的比例占该阶段和解总数的70%。
(3)均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无仅因和解适用减轻处罚的案例。
(4)就程序监督救济而言,未出现被告人或检察院以和解程序的相关问题为由提出上诉或抗诉的情形。
(二)全国部分法院审判一线实务反馈及总结
通过全国范围内[33]刑事法官们对和解程序价值、功能定位的主观认知及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影响和解适用的因素等内容的实务反馈,反映出审判阶段和解程序的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对和解适用范围及功能定位的认知相对统一
大部分法官认为和解程序的适用范围“合理”,无人认为“过宽”,少部分甚至认为“太窄”,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实务界对和解制度的期望较高,适用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关于和解制度倾向于保护被害人还是被告人抑或无倾向性的认知,表明推动和解实践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受害人保护的乏力,这一认知现状与该制度产生的动因相符,也与平衡保护被告人、被害人权利的要求相符。上述认知本身,有助于司法实践中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准确把握(见图1)。
图1 和解案件范围及和解制度对当事人利益保护有无倾向性的认知
2.就多被害人、多被告人案件并非仅能全案和解的认知较统一
各地法院绝大部分调查对象均认为,多被害人案件中被告人可与部分被害人达成和解;共同犯罪案件中先到案的被告人已赔偿被害人全部损失的,后到案的被告人还能以经济赔偿的方式与被害人和解(见图2、图3)。
3.和解协议中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较为统一
各地法院的反馈情况显示,和解案件中的赔偿数额主要以被害人接受为限,无数额上下限,另需根据被害人实际损失和被告人赔偿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赔偿数额的确定对制度公正性未出现明显的影响(见图4)。
图2 多被害人案件中,被告人能否与部分被害人达成和解
图3 先到案的被告人已赔偿被害人全部损失的,后到案的被告人是否还能采取经济赔偿的方式与被害人和解
图4 和解中赔偿数额的决定因素
4.影响法官开展刑事和解的因素较为集中
缓解被害人因犯罪造成的生活困难,案结事了、化解矛盾是主要激发因素,挽救被告人是重要激发因素,这与对和解功能定位的主观认知相符。自身时间精力、对和解本身功能的认同度是主要消极影响因素,缺乏内部评价激励配套机制位居第三,其他因素极低,几乎可忽略,“以钱买刑”质疑的影响度并不高。这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法官成熟、理性和自信的一面以及工作量和管理方式对该制度运行的影响(见图5—图7)。
图5 激发法官开展刑事和解的相关因素
图6 影响法官主持和解积极性的因素
图7 “以钱买刑”的质疑对法官开展和解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5.具体操作程序混乱
关于法院介入的具体阶段、法官角色定位、审前和解协议是否需主动审查等具体的操作问题分歧大,做法混乱(见图8—图10)。如何设计具体的操作层面的和解程序有待进一步分析。
图8 和解过程中法官的角色定位
图9 告知可自行和解及申请法院主持和解的阶段
图10 法院是否应该主动审查审前和解协议
有关司法实务研究文集(下册)的文章
在探讨具体案件之外,在与一线法官走访、座谈过程中,广大法官对于强制医疗审理程序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下述几个方面。(三)强制医疗程序案件的公开审理应谨慎考察《新刑诉法》及《刑诉法司法解释》对公开审理未作明确规定。碍于篇幅,下文将结合上述调查情况,以审理程序的转化构造为核心,着重就强制医疗案件审理程序的构造提出司法对策。......
2023-07-18
游客对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估和反馈要有助于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让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意识到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努力。游客评议服务质量制度是游客对于导游服务质量的感知评价,评价信息的收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游客的反馈信息及其满意度评价应该持续地作用于导游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的制定。最后,要公布调查情况和处理结果,让员工重视游客的投诉。......
2023-11-26
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需要对一类物体进行匹配,比如检索有汽车、飞机、坦克、人群、楼房的图像,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具体的局部特征进行组合优化,从而得到对某类物体的理想化表征——原型。原型匹配理论是这样描述知觉加工的:当一种视觉系统收到一个新刺激,该系统就会将它与原先存储的原型进行比较,但并不要求完全相匹配,事实上大致的匹配就可以了[13]。为了实现从模板匹配到原型匹配的转变,我们引入了相关反馈技术。......
2023-06-28
决策树有ID3,C4.5和C5.0等多种划分方法,是一种树状划分状态,在每一个节点进行条件的判断,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最终生成决策结果,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机器学习中的多分类问题,本节采用信息增益最大化来进行树的划分。决策树的训练集中训练得分为0.968,测试集中测试得分为0.767。图5.13决策树调参训练过程当节点的Gini指标小于等于某个阈值时,则表示该节点不需要进一步拆分,否则需要生成新的划分规则。......
2023-06-15
图4.13是VaR的概念简图。4)VaR的最大优点在于测量的综合性,可以将不同市场因子,不同市场的风险集成为一个数,较准确地测量由不同风险来源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潜在损失,较好地适应了金融市场发展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全球化趋势。参数分析法是最常用的VaR计算方法。作为总结,表4.12比较了三种经典VaR计算方法应用于实践时的效率。表4.12 VaR计算方法比较3.VaR与可信性等级除去时间的影响,金融学上VaR的含义与M&S可信性评估定义中R的含义一致。......
2023-08-15
到目前为止,关于“竞争力”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Rainer Feurer等人关于竞争力的全面的概念界定解决了持续性、相对性的问题。除了关注顾客价值之外,还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纳入考虑范围;除了考虑现实能力之外,还考虑潜在能力,这区别于以往经济意义上、静态的竞争力概念界定。(三)资源优势理论关于竞争力的概念界定资源优势理论对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克服了以上提到的诸多不足。......
2023-11-24
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组成的控制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受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而控制装置接收的信号是被控量的反馈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产生的偏差,根据偏差值的大小产生控制作用,实现控制任务。理论上讲,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控制能力的反馈控制系统,人们平日任何最简单的活动都体现着反馈控制原理。......
2023-06-28
基于网络的多元化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与构建[1]谭键摘要:本文在对比研究“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这两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多元化教师评价模式。其中,奖惩型教师评价在我国占主导地位,发展型教师评价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显然,试图将评价结果与各种奖惩措施脱钩的“发展型教师评价”与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不相容的。......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