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这三种观点其实都表明,地方性的复兴已经构成世界性的一种趋势,地方性文化的兴起正是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在内的地方文化产业的兴起显然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为农村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人性基础。国内外许多成功的个案经验证明了农村发展文化产业不......
2023-07-18
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阐释清楚这一问题有助于将文化产业的理念导入新农村建设,进而重视探寻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产业路径。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误以为只有城市才有条件发展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对知识、人才和文化环境的要求较高。其实,理论界早已区分了文化产业的两种不同形态:都市型或城市型文化产业和地方型文化产业。所谓地方型文化产业,按照台湾学者杨敏芝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地方传统文化产业、地方观光文化产业和地方文化活动产业,“地方文化产业具备空间与地域相关性(geography dependency),是利用地方文化之独特性与创作性来塑造属于当地特有的文化图像,将内发性的空间、活动或产品转化为可消费的商品或体验,吸引游客至地方消费,而成为地方经济再生与文化保存延续的重要策略”[8]。这一界定突出了地方文化产业的三大特点:一是“地域相关性”,二是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三是地方文化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同时,也强调了地方文化产业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农村文化产业无疑隶属于地方文化产业范畴,杨敏芝对地方文化产业所做的分类、限定和界定自然也适用于农村文化产业。
现今,发展文化产业构成了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建设的一个新增长点,这业已成为政府、民间和学界的一项共识。城市无疑为动漫、时尚、影视、出版等知识产权产业提供了必要的人才资源、知识基础和文化环境。文化产业和乡村建设的关系则是一个崭新的议题,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促使这个议题逐渐浮出水面。然而,人们对乡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还远远没有形成共识,因而对农村文化产业也还未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
那么,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何在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阐述。
(一)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维度
文化建设显然应该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方面,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更为重要的在于,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农村文化事业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等层面。文化事业建设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环境;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则为文化事业建设的提升和完善提供了造血功能,是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两者都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传统农业的文化附加值相对偏低,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连接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提升传统农业的文化附加值和美学价值,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通俗地说,导入文化创意理念可以提升传统农业的文化力和农村的文化魅力。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重新塑造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是活化传统乡土空间的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和乡村文化的边缘化和衰退迹象已经逐渐显露出来。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论述具有深刻的意义:解决“三农”问题并不只有城镇化这一条道路,“建设好农民的家园”同样重要。新农村建设的要义正在于重建“农民的家园”。如果我们从重建家园的理论高度认识新农村建设,那么,重新塑造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活化传统乡土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农村文化产业本质上是农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和产品化,是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意性和品牌化开发。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培育与塑造地方感、活化传统乡土空间、强化和凝聚农村居民对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的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等功能。正如黄钰婷根据调查所做的分析:“知道地方文化产业活动的次数愈多,对地方的认知度、认同度及参与度愈高;参与地方文化产业活动的次数愈多,对地方的认知度、认同度及参与度愈高。”[9]
有关当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的文章
关于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这三种观点其实都表明,地方性的复兴已经构成世界性的一种趋势,地方性文化的兴起正是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在内的地方文化产业的兴起显然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为农村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人性基础。国内外许多成功的个案经验证明了农村发展文化产业不......
2023-07-18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首先必须重构农村空间,把农村文化产业纳入“经济、就业、休养、文化与生活多功能的全方位平衡空间” 建设的整合框架之中,并予以高度重视。(三)“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已是大势所趋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思路是农村文化的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的文化化。......
2023-07-18
任苒于2009年就卫生整合的必要性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1.医学目的的演变。随着当前慢性病的疾病负担逐渐加重,人口老龄化和卫生服务效率的低效等共同因素的作用下,人们极力调整以往那种忽视人群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狭隘健康观念,强调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的立体医学模式来解决当前医疗危机,应对第二次医疗卫生革命的变革要求,将卫生整合的策略思想运用到医疗卫生实践中。......
2023-07-26
由此,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整个经济高级化进程中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信息产业、内容产业等不断兴起的产业融合,将文化产业拓展到新领域。(三)文化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拉动文化产业发展我国近年来文化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023-07-18
在新形势下,如何选择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形势下,政府部门也应转移教育投资重点,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教育结构,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为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把一般号召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教育经费中应当划出更大的比例用于农村职业教育。......
2023-10-03
支持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鼓励开展体现丽水文化个性和内涵的文化活动。借助智慧文化数字云平台发展技术,重点打造丽水文化元素的数字化应用。进一步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书刊等移动媒体和数字化产品。招引和支持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会展活动落户丽水,开发文化会展衍生产品,延伸文化会展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023-06-22
以往为促进电商发展而颁布的多为国务院规范性文件与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多为政策性激励,缺乏法律层面的激励。我国在对农村电商的发展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法律的激励作用,利用法律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
2023-08-07
推广运用PPP模式,依托丽水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剑瓷、石雕、木玩等特色资源优势,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产业性、创新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持续推进丽水摄影、巴比松油画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企业。......
2023-0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