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陈临新、俞斌三位九段都是“天台山”人,是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主力棋手,也是当时中国围棋对外交流中的骨干,号称“半个国家队”。以前天台民间风俗还有女子出嫁要有围棋为嫁妆,当时县里围棋比赛常有上千人参赛,围棋运动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很高。依据上述情况,国家体委于1988年10月26日向天台县......
2023-07-18
浙东诸州均出产茶叶,而所产之茶,向以越州日铸茶为代表,素为贡品,号称海内名茶。台州茶叶栽培与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天台山植茶最早,天台山上的“园茗”早在葛玄时就开辟出来了,《抱朴子》:“盖竹山有仙翁茶园。”旧传葛玄植茗于此。后来台州各县亦均有名茶出产。据宋陈耆卿《赤城志》记载:按陆羽《茶经》台越下注云:“生赤城山者与歙同。”桑庄《茹芝续谱》云:“天台茶有三品,紫凝为上,魏岭次之,小溪又次之。……而宋祁答如吉茶诗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语,盖盛称茶美而不言其所出之处。今紫凝之外,临海言延峰山,仙居言白马山,黄岩言紫高山,宁海言茶山,皆号最珍,而紫高山茶昔以为在日铸之上者也。”当时台州各县都有优质茶叶出产,天台所产之茶以紫凝山出产者为佳,黄岩的紫高山茶甚至被认为超出绍兴名茶日铸茶之上。与越州相邻的浙东婺州(今浙江金华)出产名茶,号称“东白”茶,被李肇载入《唐国史补》。越中亦出产名茶,其茶叶只取叶尖,故被誉为“越笋”。唐朝刘言史作有《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22]诗: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新。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被誉为“茶圣”的诗人陆羽足迹遍及浙东,既徜徉于山水风月之间,又逍遥于官宦仕途之中,“尝镜水之鱼,宿判溪之月。”正如其友人皇甫湜《送陆鸿渐赴越序》所云:“野墅孤岛,通舟必行。渔梁钓矶,随意而往。余兴未尽,告云遐征。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进可以自荐求试,退可以闲居保和。吾子所行,盖不在此。”[23]越州向来被誉为山水之乡,又是浙东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可以寻求进身仕途的机会,不成则也可以寻找到幽隐高逸之佳所,但陆羽此行的目的并不尽在于此。陆羽走遍东南山水,品评各地茶叶和泉水,所著《茶经》号称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晚唐诗人皮日休《茶中杂咏》诗序云:“何得姬公(指周公)制《尔雅》云:‘槚,苦茶。’即不撷而饮之,岂圣人纯于用乎?抑草木之济人,取舍有时也。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医之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余始得季疵书,以为备矣。后又获其《顾渚山记》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温从云,武威段磶之各补《茶事》十数节,并存于方册。茶之事由周至于今,竟无纤遗矣。”[24]这里将茶叶入饮品的时间提到周朝,因《尔雅》传为周公所著,也可备一说,以为将来考证之资。不仅如此,越中茶叶之影响还达到东瀛日本。日本留学僧最澄在越中台州,尤其是在天台山留学期间将天台山茶叶引种到日本,成为日本茶叶种植的开端。有的学者将它称为“中日茶叶之路”。唐朝诗人写到越中产茶、饮茶之作颇多,如温庭筠《宿一公精舍》诗云:“夜阑黄叶寺,瓶锡两俱能。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茶炉天姥客,棋席判溪僧。还笑长门赋,高秋卧茂陵。”司空图《暮春对柳二首》诗云:“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恼得闲人作酒病,刚须又扑越溪茶。”更为难得的是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对判溪出产的茶叶极其赞赏,高度评价其清香与功用:“越人遗我判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金鼎煎煮的“金牙”越茶,配以“雪色素瓷(特指越瓷)”的茶器,足以令人领略当时文人饮茶清雅高洁风貌的一面。读到这些唐朝诗人所作之诗,反映文人饮茶成风,茶叶成为馈赠佳品,以茶待客成为时代新风尚,就不难理解最澄要费心思从天台山引种茶叶,学习中国士大夫的“吃茶养生”新招数了。
“吃茶”而成“茶艺”,深刻地影响了东洋“茶道”。中国上流社会的士大夫在吃茶时,逐步将它与养生、艺术、礼仪表演联系起来,发展成为“吃茶的艺术”——茶艺。茶艺的名称历史上有几个术语,如点茶、分茶等,属于吃茶活动中带有观赏性质的表演艺术。这种茶艺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趋形,上述有关诗歌等记载中可见一二。这种吃茶的风尚与吃茶的礼仪对日本人来说是很新鲜的,所以在最澄等引进茶种的同时,也就把当时浙东的喝茶的礼仪等“茶文化”也带到了日本。这种以喝茶为中心形成的“茶文化”,我国古代在文化人中比较盛行,其名目叫作“分茶”,是一种喝茶礼仪所提炼成的艺术表演,唐朝还未形成明确的术语,到宋朝就流行于上流社会,又因社会变动而及于普通民众阶层。南宋浙东大诗人陆游有《临安春雨初霁》“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是描写文人书斋生活中“作书”“分茶”的情景,更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好而成为传播甚广的“分茶”名句。北宋诗人陈与义《与周绍祖分茶》诗中有一些关于分茶过程的细节描写,让后人得以窥见其中一二:
竹影满幽窗,欲出腰髀懒。
何以同岁暮?共此晴云碗。
摩挲蛰雷腹,自笑计常短。
异时分白云,小杓勿辞满。
看来“分茶”是要用茶杓“点”茶,茶碗中的茶水出现某种形象图案,令人观赏称快以为娱乐。杨万里的《澹菴坐上观显上人分茶》把它的表演艺术写得更加美妙:“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卷三记载南宋定都于临安(今杭州),一时繁华景象,当时临安各种游戏活动极多:“至于吹弹、舞拍、杂剧……花弹、蹴鞠、分茶、弄水、踏滚木……不可指数,总谓之赶趁人,盖耳目不暇给焉。”这种“分茶文化”大概是士大夫、隐士、方外人士悠闲品茶时所展示的“手艺”,也是有些有才艺的妓女的赚钱“本领”之一。《佩文斋书画谱》卷三十六:“赵緫怜能着棋、写字、分茶、弹琴。”“分茶”与弈棋写字(书法)弹琴并列。这种“艺术”直到明清两朝还很流行。如清康熙皇帝《再叠前韵题唐寅品茶图》:“非关陆羽癖分茶,偶试原欣沃道芽。瓷碗筠炉值兹暇,田盘春色正和嘉。”这种“分茶”手艺的形成自然是中国茶文化的产物,而与我国饮食发达的艺术因素息息相关。据宋人所记载的宋朝饮食生活中有“分茶”,属于饮食店的一种。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食店》:“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则有头羹、石髓羹、白肉、胡饼……面饭之类。”又有“素分茶”:“及有素分茶,如寺院斋食也。”则是素食。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载有“又有专卖素食分茶,不误斋戒。”同卷还有“分茶酒店”,又有“分茶店”,就是面食店。正是这么发达的饮食花样,饮茶出现“分茶”这样兼有礼仪与艺术的“手艺”也自然是合乎情理的事情。只是这种“分茶”的艺术在中国慢慢地失传了,而在日本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并且有所发展,形成现代日本的“茶道”。在改革开放后,国人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掘弘扬,浙东的茶艺表演既参考日本现代茶道,又继承了悠久的“分茶”传统,糅合了现代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赋予它以时代的精神和不同于古代的表演形式,“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翻开历史的尘埃,失传了的“分茶”演变为今天的“茶道”表演,成为招待游客与对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说是文化翻新的表现吧。
有关天台山文化简明读本的文章
马晓春、陈临新、俞斌三位九段都是“天台山”人,是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主力棋手,也是当时中国围棋对外交流中的骨干,号称“半个国家队”。以前天台民间风俗还有女子出嫁要有围棋为嫁妆,当时县里围棋比赛常有上千人参赛,围棋运动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很高。依据上述情况,国家体委于1988年10月26日向天台县......
2023-07-18
外来文化的佛教在天台山发展成了第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教派——天台宗,成为天台山文化最有影响力与辐射力的代表。它的思想从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天台山文化的内涵与导向。这是天台山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之一。“寒拾”交往事迹后来被人称为“和合”思想,今人则进一步把它提高到“文化”的层次,冠之以“文化”的桂冠,遂号称“天台山和合文化”云云。......
2023-07-18
适量地饮茶对老年人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但饮茶不当则有害无益。尤其是有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肺功能、消化功能、肾功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不恰当的饮茶会对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老人饮茶要因人制宜。对老人来说,未经高温炒烤和混有添加物的绿茶较为适宜,因为此种绿茶的降脂和抗癌作用更为明显。老人饮茶更注重新鲜。......
2023-12-03
(三)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差别形成的亚文化我国人口众多,人们的学历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差异比较大,不同学历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的群体,他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和参与体育行为的动机是有差别的。不同民族地区的体育消费呈现不同特点,其中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经济基础的影响。这也说明不同地区体育消费的共性和特殊性。体育作为一种超越国界、民族和地域性的文化现象,正......
2023-10-17
人们一直用“需求是发明之母”来说明大部分的技术活动,奥格本否认需求直接导致发明。虽然需求依然是发明的动力,但是发明社会学研究者已经否定了“需要是发明之母”的观点,因为需求只是发明产生的诸多动力因素之一。其次,若没有现存的关键技术要素,即便社会有需求,发明依然不能产生。需求也是相对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需求不同。需求的产生也必须要有文化的准备。......
2023-11-27
饮茶之风兴盛,极大地刺激了茶叶的生产和贸易。在瑞昌设立专门的茶叶市场,说明当时瑞昌地区茶叶生产兴盛。茶业经济的勃兴,促进了瑞昌商品市场的繁荣。茶是瑞昌历史上农业经济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大宗商品,其生产即与市场密切联系起来。茶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瑞昌地区对政府税收的贡献。瑞昌赤乌场年产税收多少,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但是从政府专设此准县级机构以管理茶叶产销,税收贡献一定不少。......
2023-09-25
山镇虽然要高大,但不是以高大为唯一准则。因为它不仅是自然地理属性上的山,更是文化属性上的山,所以有的地方山镇不一定是该地方最高大的山,但是它必定是该地方文化上最有代表性的山。如“扬州山镇曰会稽”的会稽山就是这样的例子,姑且不说前汉时期扬州那么广大的辖区内有比会稽山高大者存在,即使是后来从扬州分出来的会稽郡境内也有比会稽山高大者存在,如括苍山、天台山、四明山等都是浙东有名的大山。......
2023-07-18
以内容分析方式从文化影响力角度研究服装流行可知,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在服装造型样式角度是以视觉传达力的形式存在的。服装审美观念的变革反映和促进服装流行的变迁,服装流行的变迁体现并影响服装审美观念的变革。文化影响力在空间内对于流行服装的推动作用,丰富了空间领域内的服装款式和服装文化,提升了空间领域中流行服装的影响力和拓展力。流行服装的文化影响力对消费者具有指导性认可和引导性废弃的文化影响作用。......
2023-0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