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分析看,海口43个指标水平区间在0~2之间,均值水平为0.381 8。从中可以看出,海口在城市休闲化进程中表现较好的指标主要是家庭娱乐设备拥有量、航空运输规模、城市环境、人均休闲消费水平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这充分说明海口城市生活环境的舒适性。......
2023-07-17
(一)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水平综合评价
通过2010—2019年27座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休闲化水平的计算结果(见表6-2),可以发现27座城市的综合得分范围在13~86分之间,首尾的落差较大。从总体上看(见图6-1),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27座城市均未保持一直提升的发展状态,其中,上海、杭州、苏州和南京在10年内一直稳居前四,它们中大部分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拥有较先进的城市配置和优惠政策,故城市休闲建设理应成为排头兵;从城际之间比较来看,长三角27座城市间的休闲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上海的城市休闲化综合得分始终遥遥领先且稳定于80分上下,与第二名就已经拉开30分的大差距,而安庆和滁州两市轮流垫底,且与第一名的差距高达5倍左右,有巨大的进步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在城市休闲化水平上的表现远超预期,它的综合得分已经连续9年超越省会城市——南京,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而嘉兴在2014—2018年间起伏波动较大,先急速提升后又大幅度回落至原位,十分不稳定;从区域比较上看,在空间上,上海、苏州、南通、盐城、杭州、宁波、台州、温州等的城市休闲化综合得分要高于芜湖、滁州、马鞍山、宣城等城市的综合得分,这说明在长三角区域,越靠近东部(地理意义)的沿海城市的休闲化水平要远优于远离东部(地理意义)的内陆城市(如图6-2所示),并且以上海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邻市具有较高的城市休闲化水平。这一特征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相吻合,如图6-3所示,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的城市,其城市休闲化水平也越高,这一发展态势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一个规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市休闲化发展程度的重要基础条件。
表6-2 2010—2019年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休闲化水平综合得分[5]
图6-1 2010—2019年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休闲化水平综合得分变化
(二)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水平分项评价
1.经济与产业发展
经济与产业发展系统主要监测城市休闲建设的宏观环境、休闲产业结构以及服务业规模等状况,这些是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前提条件。经计算(见表6-3),各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得分与城市休闲化综合得分的排名情况基本一致,上海位列第一,杭州、南京、苏州紧随其后,再次印证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休闲化发展间的关联性。其次,长三角城市休闲消费的基础环境差异极大,上海的经济与产业发展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该城市历年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城市之间相差了10倍左右。最后,安徽省内城市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数明显落后,像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城市连年出现不到3这样的小数,这表明安徽省在休闲化发展中提升整体经济水平和调整当前产业结构是首要任务。
图6-2 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水平综合得分地理分布
图6-3 2019年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休闲化指数和地区生产总值
表6-3 2010—2019年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得分
2.休闲服务与接待
休闲服务与接待系统主要监测城市提供的文化设施、休闲旅游设施以及游客接待规模。这是反映一座城市面向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时提供休闲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表征一座城市是否足以吸引休闲主体前来的主要因素,更是驱动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内在力量。经计算(见表6-4),27座城市的休闲服务与接待指数排名情况与城市休闲化综合得分的排名情况也出入不大。第一,上海休闲服务与接待能力仍高于其他城市,主要在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和旅游接待规模等方面优势明显。可以看出上海是一个旅游大市,外来游客对城市休闲建设的贡献度一定程度上要多于本地居民,而休闲产业的发展也非常需要城市经济基础的支撑。第二,第二名的杭州与上海在休闲服务与接待水平上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且作为“休闲之都”,杭州在休闲服务与游客接待能力上的表现都非常抢眼,尤其是杭州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和文化馆数量都与上海旗鼓相当,同时也表明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二者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三,安徽省内城市的休闲服务与接待指数总体上还是不够理想,在文化设施、休闲旅游接待等方面均不及其他两省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除省会城市合肥外,安庆在该系统的表现突出,主要因为该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国内旅游者。第四,江苏省内的泰州和浙江省内的舟山在休闲服务与接待上表现欠佳,拉低了两省的平均得分,主要因为二者都是“鱼米之乡”,当地居民多以出海捕鱼为业,城市发展也多靠一二产业拉动。这些都表明在提升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要满足多方休闲主体的需求,必须对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休闲娱乐设施等进行再挖掘、再更新。
表6-4 2010—2019年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休闲服务与接待得分
3.休闲生活与消费
休闲生活与消费系统主要监测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城镇家庭拥有的休闲设施、旅游收入和夜间消费等。这些指标是反映城市休闲主体将休闲需求落实为休闲产品和服务的关键介质。经计算(见表6-5),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在休闲生活与消费上的得分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子系统的得分。其中,上海以绝对的优势仍稳居第一,而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嘉兴的得分紧追不舍、不分上下。究其原因,第一,上海集聚了张江高科技园区、临港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港等贸易高地,以及迪士尼乐园、欢乐谷等知名旅游品牌,这些庞大资源带给城市的经济体量和旅游收入便不言而喻,使得上海市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水涨船高。另外,上海在过去十年间,不断拓展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已经形成如武康路上的咖啡街、衡山路上的酒吧街、虹泉路上的美食街这样的生活圈,目不暇接的休闲活动让休闲消费可以从白天一直持续至夜间,丰富了市民的夜生活,也点燃了夜消费。第二,休闲生活方式和消费种类差异还与市民的消费观念息息相关,相较之下,江苏省内城市居民更舍得在文化教育和娱乐服务消费上花钱,而浙江省内城市居民不吝啬于交通和通信的消费支出。第三,省会城市中合肥的休闲生活与消费水平差了一大截,而安徽省内其余城市也出现断层式差距,这又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东强西弱的格局相吻合,说明了经济是最短板。
表6-5 2010—2019年长三角27座区城市休闲生活与消费得分
(续表)
4.休闲空间与环境
休闲空间与环境系统主要监测城市居住空间和城市绿化环境。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的住房舒适度和户外环境的生态性,它们是休闲主体在家休息和在外游憩的重要载体。经计算(见表6-6),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休闲空间与环境得分排名与城市休闲化综合得分排名大相径庭。第一,综合来看,池州取代了上海第一的位置,主要原因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空气质量、噪声污染等影响人们外出休闲的指标得分均高于上海,而上海贸易商业等产业发达,分配用于绿化空间的城市面积较少,加之人口基数大,平均下来的人均绿地面积就更少,这些短板直接拉低了上海的休闲空间与环境得分。第二,紧随其后的是南京、扬州、台州、铜陵等这类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这些城市会以较高标准来严格治理环境,以便向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传递城市精神。第三,合肥等安徽省内城市在休闲空间与环境水平的排名中逆风翻盘,不再位列倒数,甚至优于上海、杭州这类休闲大城。由此可见,安徽省内城市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具有一定超前性,空间和环境是它们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应当用于扬长避短,以此来提升城市休闲化的综合水平。
表6-6 2010—2019年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休闲空间与环境得分
(续表)
5.交通设施与规模
交通设施与规模系统主要监测城市内外的交通运输能力,包括了公交、地铁、公路、航空的搭载量。城市间交通设施的通达度是连接休闲主体与目的地的桥梁,城市内交通设施的承载力是决定休闲主体休闲效率的关键,良好的交通设施与规模可以大大提升居民和游客的舒适度和愉悦感。经计算(见表6-7),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交通设施与规模得分与城市休闲化综合得分的排名情况大致一样。其中,上海以两位数的高分包揽了历年的第一位,南京、苏州、杭州排名紧随其后。其中,苏州和杭州的交通设施与规模水平进步明显,从指标数据看,苏州主要是在轨道交通客运量上胜出,目前苏州已开通5条地铁线路,日均客运量高达110万人次,并且苏州市民能通过地铁和公交的换乘直接到达上海,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城市休闲的范围。而杭州主要是在公路运输客运量上突出,该城市是长三角区域的交通枢纽,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打通了城市间的空间障碍,也承担着巨大的综合客运量。另外,身为计划单列市的宁波却在交通设施与规模上的排名比较靠后,且呈现逐年倒退的趋势,这颠覆了大众的认知,主要原因是民用航空旅客发送量较低,宁波机场选址位于市中心附近地区,珍贵的土地资源导致机场总用地面积有限,仅能容纳1根跑道和1根平滑道,而唯一的航站楼为满足物流往来的需求就已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居民和游客的航空出行成为棘手难题。最后,镇江、嘉兴、湖州、绍兴、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和宣城这类既没有轨道交通设施又没有民用航空设施的城市排名末尾,基础交通设施的缺乏不光阻挡了当地居民外出休闲的去路,也关闭了外来游客前来旅游的通道。
表6-7 2010—2019年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交通设施与规模得分
(续表)
有关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20)的文章
从数据分析看,海口43个指标水平区间在0~2之间,均值水平为0.381 8。从中可以看出,海口在城市休闲化进程中表现较好的指标主要是家庭娱乐设备拥有量、航空运输规模、城市环境、人均休闲消费水平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这充分说明海口城市生活环境的舒适性。......
2023-07-17
(二)长三角城市休闲化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分析经计算,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及排名如表6-11、图6-4所示,显而易见国控主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是最能影响城市休闲化发展质量的因素,而星级饭店数量的多少与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的好坏的关联度最弱。由此可见,“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与长三角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关联度最高。......
2023-07-17
2010—2019年长三角27座中心区城市休闲化发展的耦合度及耦合阶段如表6-8所示。从整体上看,除了个别城市出现小幅度倒退之外,长三角城市休闲化的协调发展水平一直是停滞不前的。最后,安徽省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协调水平不太理想,除了省会城市合肥外,全员处于严重失调阶段。......
2023-07-17
表2-1中国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续表)(续表)注:原为44个指标。由于相关统计年鉴中有关“入境过夜旅游者人均花费”这一指标不再纳入统计口径中,导致该数据获取困难,故将该指标去除。评价指标数量减为43个。这是表征一座城市休闲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合计11项。第三类,休闲生活与消费,是反映城市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居民生活休闲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2023-07-17
从统计数据看,天津43个指标的区间值在0~2.5之间,均值为0.651 7。从中可以发现,天津在城市休闲化进程中发展较弱的指标主要是城市内部交通客运量、人均意义上的消费类指标、空气质量、环境噪声等,这说明天津的人均休闲消费水平还比较低,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有所欠缺,空气质量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23-07-17
(一)耦合度评价模型建立耦合度评价模型需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入手,以功效函数作为计算基础,主要反映的是子系统的表现和变化对推进整个大系统发展的贡献程度。耦合度是反映综合系统是否走向有序发展的一种度量,没有好坏之分。为深入剖析城市休闲化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运用公式构造城市休闲化耦合度评价模型。......
2023-07-17
从数据分析看,乌鲁木齐43个指标水平区间在0~1之间,均值水平为0.348 9。从中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在城市休闲化进程中发展良好的指标主要是人均休闲消费水平、交通规模、家庭娱乐规模等,说明乌鲁木齐本地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相对旺盛,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相对较好。......
2023-07-17
从高于均值水平的指标看,南昌在城市休闲化进程中表现较好的指标主要集中在空气质量、文化娱设施规模、家庭娱乐设施等方面,说明南昌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求比较旺盛。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连、长春、福州、合肥、长沙、沈阳这6个城市的人均消费指标水平较高,存在潜在的休闲消费市场。......
2023-07-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