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宁波时事公报:胜利后的抗战见证,禁刊之争

宁波时事公报:胜利后的抗战见证,禁刊之争

【摘要】: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11日《时事公报》重新与读者见面,更名为《宁波时事公报》,金臻庠任社长,应斐章任总编辑,日出对开一张半。消息传出,甬地民众哗然,市民们纷纷要求政府取消对《时事公报》的禁刊令。鄞县县政府也承认《时事公报》对宁波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并请求准予复刊。但是由于时局动荡等各种原因,《时事公报》没有复刊。

《时事公报》创办于1920年6月,是新中国成立前宁波报业界中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大的民营报纸。由陈章鸿、陈荇荪等发起创办,金臻庠任经理,乌一蝶任主笔。刚出刊时对开一大张,报宽33厘米,报高49厘米,新闻正文用五号字排版,报名题字为于右任的手笔。

经理金臻庠出生于镇海绅士家庭,教会学校毕业,当过几年小学教师。五四运动时,由于他和学生走得近,被推为救国十人团团长。金经理办报信条为:“以大众利益为前提,从不因一方请托而作违心主张,坚定报人岗位,不负舆论职责。”

1922年至1933年,曾经对开三大张,内容分广告、评论、国内外电讯、本省本地新闻,副刊有:《杂感录》《散花场》《新月》《闲月》等,专栏有《五味架》《珊瑚网》等。抗战初期改名为“挺进”,抗战胜利后改为“四明山”。

从1920年到1925年创刊初期,报纸以大量篇幅,连续报道了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以及在宁波掀起的反帝爱国活动与抵制日货运动。

1922年8月,还在副刊《新月》的《问题讨论》栏目中,发表《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专题文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剩余价值等的学说。

1941年宁波沦陷后,公报于4月28日遭到敌伪挟持,袭用公报名义出版发行自己的内容。金臻庠在《沪浙报》刊登启事,揭露敌伪欺世盗名的阴谋。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11日《时事公报》重新与读者见面,更名为《宁波时事公报》,金臻庠任社长,应斐章任总编辑,日出对开一张半。

《时事公报》宁波印刷公司专用便签纸上陈荇荪的毛笔

《时事公报》地方新闻的材料丰富,在内政、外交方面都有重要消息的报道,民国时期在宁波市民中有很大影响。

1948年10月23日,复刊后的《宁波时事公报》因报道镇海保警中队中队长王佐周叛变率部他去的消息,涉及军事秘密而被诬为“失实”,遭到国民党鄞县党部的查封,5天后,被国民党宁波当局以“新闻失实罪”勒令停刊。

消息传出,甬地民众哗然,市民们纷纷要求政府取消对《时事公报》的禁刊令。鄞县县政府也承认《时事公报》对宁波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并请求准予复刊。

但是由于时局动荡等各种原因,《时事公报》没有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