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学口语的教育性与影响力

教学口语的教育性与影响力

【摘要】:教学口语不仅是准确传递信息的载体,而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示范。教育性寓思想教育于学科内容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口语中应体现尊重、热爱、激励学生的热情;教学口语还应成为文明礼貌语言的示范。(二)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教师用非语言手段,即师生沟通交流信息的表情、眼神、姿态、动作,它能表达出比口语教学语言和书面教学语言更微妙、更丰富、更复杂的情感和信息,能营造一种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

(一)口语技能

教师口语是教师在课堂中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用语。与普通口语比较,它具有更强的科学性、教育性、规范性、启发性和感染力。

1.语言规范流畅

教学口语是以课堂为交际环境,以学生为交际对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交际任务的一种口头交际方式。教学口语不仅是准确传递信息的载体,而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示范。因此,其发音必须准确规范、流畅且富于变化,其基本要求如下。

(1)规范性

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课,发音规范纯正。

(2)清晰度

吐字要清楚,尤其后半句不要含糊拖过;重音与顿连运用恰当;音量适中,以最后一排学生能听清楚为准。

(3)流畅性

发音坚定、干脆、流利、不带口头禅,不拖“啊、嗯、是吧”等尾音,语音衔接自然;语速适中,一般每分钟发音180字左右,忌放“连珠炮”或吞吞吐吐。

(4)语调与节奏

抑扬顿挫、舒缓适当,有张有弛,节奏和谐,忌单调平淡。

2.内容科学有序

教学口语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其内容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努力增强其科学性、教育性、逻辑性和有效性,具体要求如下。

(1)科学性

正确运用学科术语,符合学科原理;符合语法要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2)教育性

寓思想教育于学科内容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口语中应体现尊重、热爱、激励学生的热情;教学口语还应成为文明礼貌语言的示范。

(3)逻辑性

做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4)有效性

教学口语要明确,重点突出,不讲废话,不讲含糊或难于理解的话。

3.表述情理交融

语音是口语的外形,内容是口语的实体,而感人的魅力则是口语的灵魂。如何使口语具有魅力,能更有效地感染学生呢?

(1)要以情激情

教师的口语表述必须精力充沛、热情乐观、和蔼可亲,充满对学生和对所教美术的热爱之情。

(2)要有启发性

口语的启发性表现在:一是善于激起矛盾的心理和求知的欲望;二是善于留下空白,促使学生想象思索教师的言外之意;三是使学生在百思不解中受到启发,在恍然大悟中开窍。

(3)要幽默有趣

幽默是一种艺术,它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学习疲劳,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在教学口语运用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使口语活泼清新,妙趣横生,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教师用非语言手段,即师生沟通交流信息的表情、眼神、姿态、动作,它能表达出比口语教学语言和书面教学语言更微妙、更丰富、更复杂的情感和信息,能营造一种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