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前面提到中国经济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经济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情景。从经济增长的源泉看,“十二五”以至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在于资本积累。“十二五”期间,在中国GDP平均增长8.5%中,由于投资拉动6.4个百分点,占GDP增速的75%。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增加到82.45万亿元,合12.2万亿美元。......
2023-07-03
首先,我们基于本文第一部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特点及其趋势分析,对一些外生因素,如人口、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等的变化趋势做出假设,模拟了中国2000—2020年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基准情景。这一基准增长路径使我们得以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需要说明的是,基准情景反映了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但其价值并不在于提供对一些特定经济情况或事件的精确估计,而在于揭示和澄清影响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在动态递推CGE模型中,基准情景的开发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对模型中外生变量及一些参数从现在至2020年的变化情况做出基本的假设,这些变量包括随时间变化的外生变量和反映外部环境、技术、偏好变化的模型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假设,运用模型生成对内生变量的基准情景预测。
表11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的情景设计
在基准情景的模拟中,我们外生假设了人口、劳动力增长趋势,城市化进程,政府消费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①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在此假设了有偏向性的技术进步,即生产率的进步对于部门不是中性的。在模拟期中,生产函数中的份额参数(包括中间投入系数)都被更新,以反映技术变化在投入上的偏向性。
在基准情景中,我们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过去的发展趋势,劳动力仍然将快速转移,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科技进步可能会带来规模递增效益,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入,在金融体制、贸易体制、投融资体制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改革将促进要素在不同部门和地区间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促使2005—2020年TFP增长将继续保持过去25年的水平,年平均增长率维持在2.0%—2.5%。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十一五”末期将达到49%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未来一段时期技术进步将延续一定的偏向性②,比如大多数部门对交通运输相关部门和信息产业部门(交通运输服务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中间使用率有所上升,多数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部门(诸如纺织业、服装、木材加工及造纸、文教用品等)的中间使用率将有所下降。居民的储蓄行为在“十一五”期间不会有太大变化,但2010年以后储蓄率将会有所下降。与WTO有关的各项关税减让等承诺得以履行,加入WTO带来的影响将延续下去。
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纲领,为此我们设计了协调发展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考虑到各项体制改革快速顺利推进,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进展。我们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进而假设,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服务业规制的改革推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最终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各种资源(包括能源)的价格得以理顺,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因此,我们假设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及中间投入率的变化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更加偏向于各产业协调发展,主要是各部门对服务业和高技术性产业的中间使用增长更快,高技术行业的增加值率上升。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服务业TFP的增长率,2005—2010年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10—2020年间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0.2—0.5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快速转移。
考虑到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还模拟了比较悲观的情景。在该情景下,突出强调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挑战和风险,如:(1)在银行体系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不尽如人意,资本市场发育缓慢,这将导致21世纪初或更长的时间里在资本使用方面的低效益仍难以避免;(2)相对短缺的城市公共产品对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推进的制约,体制改革面临的诸多阻力导致其推进缓慢,劳动力转移进展缓慢;(3)人口的老龄化以及抚养率的提高导致储蓄率(投资率)下降;(4)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对进出口的负面影响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将影响未来中国TFP的增长率。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在“风险”情景中设定TFP的增长率低于过去25年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长率维持在1.5%—2.0%;相对基准情景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放慢,居民的储蓄率下降。
有关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者代表成果集(2014)的文章
经济活动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前面提到中国经济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经济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情景。从经济增长的源泉看,“十二五”以至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在于资本积累。“十二五”期间,在中国GDP平均增长8.5%中,由于投资拉动6.4个百分点,占GDP增速的75%。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增加到82.45万亿元,合12.2万亿美元。......
2023-07-03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可从新供给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过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协同发力,将有效防止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战略机遇,将促使供给和需求两端相互促进,使得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
2024-01-19
中部地区海侵线基本不变,主要原因是淄河水库渗漏常年补给地下水,从而有效地防止海水入侵。可知未来20年除了34号井和淄河水库北部点外,其余4点均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水位下降同时Cl-浓度上升,这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咸淡水水头差,从而加剧海水入侵,造成Cl-浓度上升。......
2023-06-25
未来我国经济运行需要重点关注4个问题:一是民间投资问题。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持续放缓,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差距逐步扩大。二是房地产市场问题。房地产“去库存”取得一定成效,但区域分化的特征更加凸显。四是债务杠杠问题。与民企相比,国企投资回报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商业银行呆账坏账水平连续15个季度上升。中国政府债务率仅有56%,没有达到国际警戒线。......
2024-01-19
依靠媒体技术革新,媒介的发展正在进入第三个时代,即Web 3.0时代。因此,可以推理出未来新媒体运营的走向将会紧紧地与Web 3.0时代相结合,发展成以下几种可能的形态。因此,在这一时期,如何借助AI发展之势抢占用户流量及转化率,必将成为新媒体运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023-11-17
图5-6-4表示最枯方案情景下2015年和2030年海水入侵风险灾害评价图。研究区中部淄河水库由于不断地补给地下水,位于其附近的低风险区面积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大,到2030年增加2.5km2。中部地区淄河水库周围低风险区的范围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扩大,到2030年增加18km2,起到了河道型水库防止海水入侵的作用。......
2023-06-25
通过网上汇款的功能,让小张省下了异地存取款的费用,由此看来网上银行对上班族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安全,又方便,还能为自己省钱,真可谓是网上理财,网住你的财富。而且,时下网上理财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这主要是由于网上理财交易费用低、操作便利、可更全面地获得信息。但对日益庞大的网上银行用户来说,他们对网上银行缺乏必要的防范常识,风险意识相对较弱。......
2023-07-25
未来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应该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找到那个在二者之间存在的平衡点,做出兼顾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而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届时也必然要随之发生改变,智能产品也必须具备情感化的交互设计,这样才能满足用户额外的精神需求。......
2023-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