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发音功能亢进之后,发音功能低下的患者因声带肌群收缩无力,声门闭合欠佳,且声带张力低下,导致音调下降。职业性用嗓人群或者儿童由于嗓音的滥用和误用,使声带长期处于超负荷运动中,造成声带的损伤,声带振动规律性及声门闭合程度下降,也容易导致音质异常。......
2023-07-02
发声系统主要是指喉,喉主要有三种发声功能:其一,气流形成的声门下压作用于声带,使两侧声带边缘在靠近到一定程度时产生振动,发出浊音;其二,开启声带,发出清音;其三,作为发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音系统提供必需的声学能量。
(一)噪音的产生机制
声带的运动,是嗓音产生的振动源。发声系统中最重要的组织即喉腔的声带。声带是一个分层的振动体,其多层结构决定了声带振动的特性。声带振动是复杂的三维运动,既有开闭运动,又有垂直和水平的黏膜波动。发声时,声带在喉内肌的作用下向中线闭合,声门下压增加,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声门被冲开,气流快速冲出,同时声带形成从下向上、从内向外黏膜波动,由于气流快速通过声门,声门区形成瞬间负压,两侧声带在贝努力效应的作用下向内吸引,声门闭合,声门下压再次升高,声门再次被冲开,另一个振动周期开始。声带在有节律的振动时,气流通过声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声门波。声音的音调、响度以及音质主要通过声带振动的速度、振幅以及声带振动受扰动的程度来体现。正常情况下,两侧声带虽有微小的差异,但在发声时基本以一种规律的形式振动,而当两侧声带存在明显差异时(包括质量、张力、对称性、形态等),声带振动的规律性将受到干扰,从而反映在音调、响度以及音质三个嗓音维度不同程度的异常上。
(二)嗓音异常的特征
1.音调异常
音调是基频的听觉心理感知量,是个体对声音高低的主观感觉,物理面向上与之对应的是基频,即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为Hz(赫兹)。音调是嗓音的属性之一,言语音调能反映说话者的性别及年龄,同时还能反映其身份和一些性格特征。基频主要与声带振动的速度、长度、张力(紧张度)以及质量有关。在自然音区范围内,声带振动的速率越大,音调则越高;声带振动速率越小,音调则越低。声带的张力越大,音调则越高;张力越小,音调则越低。声带振动的质量越小,音调则越高;声带振动的质量越大,音调则越低。音调是反映发声功能的一个关键因素,音调不同,嗓音也不相同。一般而言,由于儿童的声带比成年女性短,而成年女性的声带又短于成年男性,故儿童的音调高于成年女性,成年女性的音调又高于成年男性。音调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声带张力的变化,即以环甲肌收缩为主,同时环杓后肌和甲杓肌进行拮抗性收缩,使声带张力增大,从而提高音调。当声带的紧张度提高到极限时,音调的提高则依靠声带的局限性振动实现。
音调异常可分为音调过高、音调过低、音调变化过大和音调单一。
音调过高是指个体的音调高于同龄普通人群(高于正常值两个标准差),表现为音调尖而单薄,男性音调如同女性音调。音调过低是指个体的音调低于同龄普通人群(低于正常值两个标准差),表现为音调低沉,女性音调如男性音调。音调变化过大是指个体的音调变化幅度过大,表现为说话时音调不稳,尤其在声调转换时明显。音调单一是指个体的音调变化幅度过小,表现为说话时音调平淡,重音少,感情色彩不明显。
2.响度异常
响度是声音强度的听觉心理概念,它所对应的物理面向是声带振动幅度的大小,单位为分贝。一般而言,声带振动幅度越大,响度也越大。从人体喉生理及声学的角度而言,言语声波的声强与声门下压呈明显的正相关。即声门下压越大,呼出气流越多,声带振动的幅度也越大,声强也越大。但响度的增加与声带振动幅度的增加并非一种线性关系,研究证明,声带振动幅度增加一倍,则强度增加6 dB。此外,响度与音调也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胸声发音时音调越高,响度越高,与频率成正比。这是由于随着声门下压的逐渐提高,声带牵张力也不断增加(声带张肌的力量以及呼气牵张声带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音调和响度同步增加。普通成人的言语响度维持在50~80 dBSPL之间,此时既可以保持最高的发声效率(排气量最小),又可以使喉内肌群的收缩张力(挡气作用)最小,即发音最为舒适持久,同时能使听众感觉舒适悦耳。
响度异常可分为响度过高、响度过低、响度变化过小。
响度过高是指个体的响度高于同龄普通人群(高于正常值两个标准差),表现为说话时声音过于响亮。响度过低是指个体的响度低于同龄普通人群(低于正常值两个标准差),表现为说话时声音细小。响度变化过小是指个体的响度变化幅度过小,表现为说话时声音平淡,感情色彩不明显。
3.音质异常
音质是指喉基音所具备的特性,在广义上受声道共鸣与发音的影响,目前多主张将具有喉部调节和声带振动特性及音响特性的音色定义为音质。一般而言,声带振动越规律,共鸣越好,则音质越好。音质是嗓音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反映个体语音特征和气质习惯的显著标志。音质与声带、共鸣腔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带自身振动的规律性、对称性、声门闭合的程度以及咽腔的开放程度、口腔的大小和舌的位置等因素。音质异常主要表现为嘶哑声、粗糙声、气息声以及鼻音成分过多、声音沉闷等。
音质异常可分为嗓音音质异常和共鸣音质异常两大类。
嗓音音质异常主要是由于声带振动的不规律、声门闭合不全等声带因素所导致,包括嘶哑声、粗糙声、气息声;共鸣音质异常主要是由于聚焦异常所导致,包括口腔共鸣异常和鼻腔共鸣异常两大类。口腔共鸣障碍主要有三大类:前位聚焦、后位聚焦和喉位聚焦。鼻腔共鸣障碍主要有两大类:鼻音功能亢进和鼻音功能低下。音质异常主要有如下八种类型。
(1)嘶哑音质:说话时声音嘶哑,兼有粗糙和气息声。
(2)粗糙音质:说话时声音粗糙,沉闷。
(3)气息音质:说话时气息声过多,发音费力。
(4)前位聚焦:说话时舌部过度向前伸展,言语表现为微弱和单薄。
(5)后位聚焦:说话时舌位过于靠后,言语表现为压抑和单调。
(6)喉位聚焦:说话时舌位过度靠下,咽腔开放程度过小,声音听起来像紧闷于喉部。
(7)鼻音功能亢进:说话时鼻腔共鸣音增加,主要是由于鼻咽部开放异常所致。可能存在的一些器质性病因有软腭短小、腭裂或者腭肌张力低下等。软腭肌群(腭帆提肌等)收缩与舒张运动紊乱,软腭及悬雍垂抬起及下降运动无法有效切换也可导致。
(8)鼻音功能低下:说话时无法将/m、n、ng/的喉音传入鼻腔进行共鸣,而且一些元音甚至辅音的发音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扭曲。多数鼻音功能低下由腺样体增生等器质性病因引起。
有关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文章
长期发音功能亢进之后,发音功能低下的患者因声带肌群收缩无力,声门闭合欠佳,且声带张力低下,导致音调下降。职业性用嗓人群或者儿童由于嗓音的滥用和误用,使声带长期处于超负荷运动中,造成声带的损伤,声带振动规律性及声门闭合程度下降,也容易导致音质异常。......
2023-07-02
描述负荷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就称为负荷曲线。按负荷种类可分为有功负荷曲线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也可按计量地点分为个别用户、电力线路、变电所、发电厂、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将上述三种特征相结合,就确定了某一种特定的负荷曲线,如电力系统的有功日负荷曲线。负荷曲线中的最大值称为日最大负荷Pmax(峰荷),最小值称为日最小负荷Pmin(谷荷)。......
2023-06-15
正常燃烧是指,火花塞点火生成火焰核,且火焰核逐步向混合气中传播,通过良好燃烧使压力上升后,全部混合气完全燃烧结束的状态。图5-22 火焰传播过程①第一期间:火花塞产生火花生成火焰核到正时燃烧开始的区间,称为点火延迟期间。图5-24 不同火花塞间隙初始火焰核的变化2.质量燃烧率虽然火焰传播仅在预混合气燃烧时出现,但在对燃烧进行解释时,比起火焰速度多以质量燃烧率进行计算。......
2023-06-28
X1.3.2.1流域、分水线河流某一断面以上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区域称为河流在该断面的流域。X1.3.2.2流域特征流域特征包括几何特征、地形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图X1.6流域分水线和流域面积示意图流域长度。,ln表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用Δz表示,按式计算3.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地质构造、土壤性质、植被、湖泊、沼泽等。......
2023-06-21
由于口吃者有言语不流畅的异常特征,因此这种不流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较一般人来得高。在停顿发生时,口吃者的声门时常会关闭,造成声带无法发生振动。波动性可因人而异。......
2023-07-02
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造成损害事实,主观上属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应推定为行政事实行为。案例一是因具体行政行为引起,案例二是因执行公务引起,均为行政事实行为。只有在执法期间,在实际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时发生的个人恣意侵权行为才能视之为行政事实行为。这一特征是认定行政事实行为的最重要法律特征。......
2024-01-22
点燃式发动机的异常燃烧为混合气不是由火花塞点火,而是自燃燃烧的现象,爆燃的发生是其代表性的异常燃烧。图5-32显示了在压缩比9、转速为1000r/min、最佳点火时间条件下,燃烧室形状、所要求辛烷值和指示平均有效压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圆柱形燃烧室所要求的辛烷值以95为最高,燃烧时间也最长。图5-32 燃烧室形状与燃烧时间的关系③提高辛烷值。......
2023-06-28
(一) 具有零序电压互感器的配电网络绝缘监视系统运行分析由上所述,采用零序电压互感器是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由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引起过电压的有效措施。下面将对这一绝缘监视系统做简要分析,供配电网运行人员在处理网络异常现象时参考。TV 的三角形回路,基本不反映网络的任何异常,考虑到消除谐波电压的需要,应实行短路。未熔断一相的相电压接近于正常相电压。......
2023-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