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网络需求优化方案

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网络需求优化方案

【摘要】:多媒体通信业务对网络的主要需求如下。支持可变比特率业务多媒体信息源通常具有动态的特性,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会产生数目不定的数据,信息数据常常以突变和跳变的形式出现。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满足上述各种业务的通信要求。在一次呼叫过程中可修改连接的特性在多媒体业务的连接过程中,用户有可能改变连接的某些特性,如对QoS提出新的要求等,系统应支持这种连接特性的改变。

多媒体通信业务对网络的主要需求如下。

(1)具有足够的传输带宽,对信息采取必要的压缩措施

在多媒体通信中,信息媒体多种多样,数据量巨大,这就要求多媒体通信系统传输带宽要大或传输速率要高,必要时还要采用有效的信息压缩技术。然而高倍率的压缩往往是以损失原始数据中的信息为代价的,业务质量受到限制,因此真正的多媒体通信必须使通信网的能力足以满足多媒体信息巨大数据量的要求。

(2)支持可变比特率业务

多媒体信息源通常具有动态的特性,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会产生数目不定的数据,信息数据常常以突变和跳变的形式出现。为了获得连续、真实的效果,网络的传输速率也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网络传输方式称为可变比特率(VBR)传输。多媒体网络不但要具有通常的恒定比特率(CBR)传输能力,能很好传输以恒定比特率产生的数据,而且还要能以可变比特率传输突发数据。

(3)多媒体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多媒体通信的实时性要求除了与网络速率相关,还受通信协议的影响。例如,语音通信时,偶尔的误码不去纠正,用户往往觉察不到,若要纠错重发使语言停顿,反而会使用户感到不舒服。另外,电路交换方式时延短,但占用专门信道,且不易共享;而分组交换方式时延长,不适合数据量变化大的场合应用。

对于语音传输,最大可接受的延迟为0.25 s,使用分组交换方式传输时的分组之间延迟应小于10 ms,否则就会感到说话声不连续。对语音来说,数据的传输速率可以相对低些,如使用64 kbit/s信道即可,可接受位错率和包错率相对来讲可以高一些。对静止图像而言,时延长短对业务服务质量影响较小,但对误码特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包的差错率更为敏感,因为错一个分组在图像中就会影响一块,这是不能容忍的。对数据传输而言,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但对时延影响不敏感。

影响多媒体通信实时性的因素还有系统中许多处理环节增加了端到端延迟,如语音视频图像传输系统中的采样、编码、打包、传输、缓冲、拆包、译码、表现等环节。对于多媒体通信,由于媒体之间特性很不一致,必须采用不同的传输策略。例如,采用服务质量(QoS)描述,那么对语音可利用短延迟、延迟变化小的传输策略,而对数据传输则采用可靠保序的传输策略等。

(4)支持点到点、点到多点和广播方式通信

在多媒体宽带业务中,普通电话、可视电话信息检索等是一些点到点业务,会议电视等是典型的点到多点业务,而传统的有线电视和数字视频广播则是广播式业务。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满足上述各种业务的通信要求。

(5)支持对称和不对称方式连接

Internet接入、交互式视频娱乐等需要典型的双向不对称通信能力,要求下行具有比上行宽得多的带宽。因而多媒体通信系统应支持这种对称和不对称连接方式。

(6)在一次呼叫过程中可修改连接的特性

在多媒体业务的连接过程中,用户有可能改变连接的某些特性,如对QoS提出新的要求等,系统应支持这种连接特性的改变。

(7)呼叫过程中可建立和释放一个或多个连接,多个连接间应保持一定的同步关系

例如,会议电视业务中允许会议成员随时加入或退出会议,并为其建立和释放相应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