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时固态母材在液态钎料中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多相反应过程,它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母材与钎料接触的表面层的溶解,这个反应发生在固-液两相界面上。而母材A在钎料B中的极限溶解度越大,则钎料成分达到饱和所需的时间就越短,消耗的母材的量越多,溶解量就越大。当液态钎料被母材溶质原子饱和后,溶解过程停止。......
2023-06-26
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润湿是指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置换另一种流体,从而使体系的亥姆霍兹自由能降低的过程。对于钎料的润湿过程来说,也就是液态钎料与母材接触时,钎料将母材表面的气体排开,沿母材表面铺展,形成新的固体-液体界面的过程。
在钎料铺展过程中,假定体系的温度、压力和组成均不发生变化,在不考虑重力做功的条件下,体系总的亥姆霍兹自由能变化仅取决于表面亥姆霍兹自由能的变化。设固-气、液-气、固-液三相界面的比表面亥姆霍兹自由能分别为σSV、σLV、σSL,θ为润湿角(图3-1-2),则上述过程的亥姆霍兹自由能变化可由式(3-1-1)表示,即
dG=σSVdASL-σSLdASL-σLVdALV (3-1-1)
而液-气界面面积增量(dALV)为
dALV=dASLcos(θ+dθ)=dASLcosθ(dθ<θ) (3-1-2)
图3-1-2 铺展过程示意图
当系统达到平衡时,dG=0,并将式(3-1-2)代入式(3-1-1)
则有
这就是著名的杨氏方程,它描述了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达到平衡时接触角和各表面亥姆霍兹自由能之间的关系。由于固体的表面亥姆霍兹自由能、固-液界面亥姆霍兹自由能尚无合适的测定方法,但通过接触角,即可判断一种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
当θ=0°时,称为完全润湿;当0°<θ<90°时,称为润湿,当90°<θ<180°时,称为不润湿;当θ=180°时,称为完全不润湿。
杨氏方程虽然可以对钎焊过程进行近似的描述,杨氏方程也可以从能量和力学的角度在平衡条件下推导,但必须指出的是,在钎焊过程中,液态钎料和固态母材界面会发生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表面润湿、铺展就更为复杂。另一方面,从力平衡的角度来看,杨氏方程是不完整的,它没有考虑垂直方向的力的平衡问题。如在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组装过程出现的“曼哈顿”(Manhatten effects)现象(图3-1-3),对于A点,如果元器件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力矩和水平方向表面张力分量产生的力矩满足式(3-1-4),则不会产生“曼哈顿”现象,否则元器件会发生向右的侧倾。这个例子从侧面说明杨氏方程本身就是不完整的。
图3-1-3 产生“曼哈顿”现象示意图
在实际的钎焊过程中,有时还会涉及液态钎料的铺展快慢问题,即铺展动力学,它对钎缝是否产生缺陷有极大的影响。
当放一小滴液滴在可润湿的固态母材上时,在不考虑固-液界面存在相互作用时,三点线(Triple Point Line,TPL)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式(3-1-5)描述:
对式(3-1-5)求导,可得
式中 V0——常数;
η——液体的粘度,单位为Pa·s;
t——时间,单位为s。
式(3-1-6)表明,液体的铺展速率只和液体的表面张力、粘度有关。表面张力越大,铺展速率越大;粘度越大,铺展速率越慢。在液体铺展初期,铺展速率极大,随时间的延长,铺展速率以指数规律迅速降低。
钎焊时润湿铺展过程远比式(3-1-6)表示的润湿动力学复杂得多,除了以上粘度控制的毛细力作用下的流动之外,还包括如下影响因素:
1)液态钎料组元在母材表面的扩散。
2)母材溶解进入液态钎料。
3)液态钎料扩散进入母材。
4)在液态钎料组元和母材组元之间的化学反应。
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对润湿动力学产生影响。如用Cu-P钎料钎焊铜、Al-Si钎料钎焊铝、Ni基钎料钎焊高温合金表现出溶解润湿动力学特征;而用Sn基钎料钎焊铜,却显示扩散控制的润湿动力学特征;陶瓷活性钎焊则显示出反应控制的典型特点。一般来说,对于确定的钎料—母材体系,都有几种机制作用,这就使润湿、铺展问题异常复杂,建立润湿动力学模型也就非常困难。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有关焊接方法与过程控制基础的文章
钎焊时固态母材在液态钎料中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多相反应过程,它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母材与钎料接触的表面层的溶解,这个反应发生在固-液两相界面上。而母材A在钎料B中的极限溶解度越大,则钎料成分达到饱和所需的时间就越短,消耗的母材的量越多,溶解量就越大。当液态钎料被母材溶质原子饱和后,溶解过程停止。......
2023-06-26
图3-1-7 Fe-Ag二元合金相图大量研究表明,钎料和母材的成分对润湿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钎焊过程中的液态钎料和固态母材是否有相互作用。其规律性可表述为钎料和母材在液态和固态均不相互作用,则它们的润湿性很差;若钎料和母材能相互溶解或形成化合物,则液态钎料能较好地润湿母材。从以上分析可知,对于那些与母材无相互作用因而润湿性差的钎料,通过在钎料中加入能与母材形成共同相的合金元素,可以改善它对母材的润湿性。......
2023-06-26
由杨氏方程可知,任何使三相表面张力发生变化,从而使接触角θ发生变化(减少)的因素都将影响钎料对母材的润湿性。从物理意义上说,如使σLV减小,意味着液体内部原子对表面原子的吸引力减弱,液体原子容易克服本身受到的引力趋向液体表面,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钎料容易铺展。而σSV增大,说明固体的内部原子对表面原子的吸引力增大,表面原子处于高能态。......
2023-06-26
扩散一般均为自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当钎料中某组元的含量比母材高时,由于存在浓度梯度,就会发生该组元向母材的扩散。表3-1-4列举了一些钎料合金组元在母材基体中的扩散系数。表3-1-4 一些钎料合金组元在母材基体中的扩散系数表3-1-5 几种元素285℃时在铅中的扩散系数用Al-28Cu-6Si钎料钎焊铝合金时,可发现钎料组分元素向母材铝的扩散,如图3-1-17所示。钎料组元向母材的晶间渗入,往往使钎焊接头的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变坏。......
2023-06-26
当用薄的Cu膜替代厚的Cu箔时,薄膜上焊料润湿反应中会出现金属间化合物形态的极大改变。图3.12所示为沉积有100 nm Ti膜的氧化后Si晶片上沉积的870 nm厚的Cu薄膜与SnPb共晶焊料在200℃进行10 min润湿反应后的横截面SEM图像。图3.13所示为夹在两个具有Au/Cu/Cr三层薄膜结构的Si晶片之间的一片SnPb共晶焊料的横截面SEM图像。当这个现象发生时,焊料会与未润湿的基板直接接触,从而发生去润湿现象。当全部的Cu薄膜都被反应掉时,笋钉状Cu6 Sn5熟化过程变成保守型。......
2023-06-20
钎焊时,对液态钎料的要求主要不是沿固态母材表面的自由铺展,而是填满钎缝的全部间隙。拉普拉斯方程为研究钎料的填缝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间隙处于水平位置,液态钎料填缝时的附加压力与重力垂直,所以重力不起抵消附加压力的作用。......
2023-06-26
图3-1-11 钎料-母材-钎剂系统平衡时的界面张力去除氧化膜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钎剂。钎剂的作用,除能清除母材表面氧化物使σSF增大外,也能减小液态钎料的界面张力σLF。另一方面,钎剂中若存在重金属化合物,根据Gibbs的观点,可以得出在液态钎剂和液态钎料、固体母材之间,会发生钎剂中的金属离子的传质过程。因此,施加钎剂可显著提高钎料的润湿性。......
2023-06-26
常用的钎料一般根据熔点分成两类。熔点高于950℃的常称为高温钎料。另一类是软钎料,熔点在450℃以下,应用最广泛的软钎料是锡基钎料,多数软钎料适合的焊接温度为200~400℃,通常把用这类钎料进行的钎焊称为软钎焊。软钎焊接头强度较低,适于受力不大或工作温度较低的焊件,典型的就是电子产业中的应用。......
2023-06-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