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控制水域营养盐方法:流域、湖泊与应急处理

控制水域营养盐方法:流域、湖泊与应急处理

【摘要】:主要是指清除或降低营养盐的浓度来达到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流域对策和湖内对策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在某一特定区域有目的地让某一良性藻类或水生物大量繁殖,再配以其他的手段通过从河流、湖泊内的水藻、水生植物的收集而消除水系内营养盐的含量。但在这一方法上,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误的理解,那就是藻类和水生植物的大量发生是在消耗营养盐,会控制水质的进一步恶化。

主要是指清除或降低营养盐的浓度来达到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流域对策和湖内对策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

流域对策是控制污染源的发生的唯一方法,但投资很大,要的周期也很长,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在流域对策推进的同时,可引进湖内(包括河流内)对策。这一对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淤,对长期堆积在河内或湖内的有机物质进行清除,清除内部污染源,在流域对策实施到一定程度后,这一措施切实可行,但太早实施,必定会带来重新淤积,效率就低了;二是通过种种手段消耗水中的营养盐,使湖水中的营养盐浓度大量降低,以控制藻类的繁殖条件。这一方法包括水生植物净化、良性藻类繁殖等。在某一特定区域有目的地让某一良性藻类或水生物大量繁殖,再配以其他的手段通过从河流、湖泊内的水藻、水生植物的收集而消除水系内营养盐的含量。

但在这一方法上,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误的理解,那就是藻类和水生植物的大量发生是在消耗营养盐,会控制水质的进一步恶化。如果大量产生的藻类和水生植物不被消除的话,水系中的营养盐含量是不会变的,即使等上几十甚至上百年也只能看到水华现象的周而复始。另外,由于藻类中叶绿素和磷的比例是1000∶1,即使叶绿素的含量达到5000g/L,换算成磷也只有0.005mg/L,如果水深是2m(太湖的平均水深),藻类含有层是20cm,藻类全部清除后,磷含量的减少量也只相当于0.0005mg/L,可见藻类清除所带来的磷含量的减少是很有限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湖内的应急措施,包括整流膜、曝气等,这是一种通过流动改变营养盐的分布、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日本在这一方面作了很多研究,发现这一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