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外文版式的排版格式及版心设计

外文版式的排版格式及版心设计

【摘要】:外文版式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科技图书中的外文符号,另一类是纯外文书籍和科技图书中的外文语言与参考文献。前者在外文符号正体和斜体的使用中已经讲过,本节介绍后者的排版格式。外文版式的版心。中文字的高和宽是相等的,属于方形的,版心宽以字数为单位。外文有无标题另起面的情况,在正文版心上应该“空三至五行”的位置。另起段格式与中文版式相同;但有的外文图书另段的第一个字符要求“大字号”的字符。

外文版式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科技图书中的外文符号,另一类是纯外文书籍和科技图书中的外文语言与参考文献。前者在外文符号正体和斜体的使用中已经讲过,本节介绍后者的排版格式。

(1)外文版式的版心。中文字的高和宽是相等的,属于方形的,版心宽以字数为单位。外文字的高和宽是不相等的,宽是根据字形的变化而变化。外文字的高称为“真身”,宽称为“假身”。外文一般以“磅”为计量字大小的单位,而版心宽又以派卡(pica)为计量单位(1派卡=12磅)。现在计算机排版基本上以中文字数为计量单位。这里介绍“派卡”主要为了了解“派卡”的含义,如果客户排版要求横版心是“派卡”,我们可以通过第一章第三节讲过的计算方法换算字数。

(2)外文标题版式。

1)外文标题。标题的“占行”、“空行”、“转行”、“加行”和“缩行”等格式和中文标题格式基本相同。

2)排列形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居中排”;一种是“左齐排”;再一种是“右齐排”(可参看中文标题版式)。

3)无标题。外文有无标题另起面的情况,在正文版心上应该“空三至五行”的位置。

4)标题和人名“小大写”格式。外文语句通常第一个字母“大写”;随后的字母“小写”。或者标题和人名全部大写。而“小大写”的格式是第一个字母“大写”,随后的字母是按小写字母的高度,排大写字母。达到用大小写的格式,而又全部是大写字母的特殊效果。

(3)外文正文版式。

1)标点符号。用外文专用标点符号(参见第一章第四节)。

2)单词的字距。外文正文每个单词之间要有字距间隔,标准字距是二分(半身)。但是为了调节“行长”,字距宽度最小为“四分”;最宽为“一倍半”,计算机排版系统可以自动调匀字距,但字距过宽就要采取“分句移行”。

3)正文另段格式。另起段格式与中文版式相同;但有的外文图书另段的第一个字符要求“大字号”的字符。方正书版用“段首”注解,Word用“首字下沉”完成其排版格式。

(4)外文字体的标志符号。外文下画img排大写字母;字下画img排小体大写字母;字下画img排斜体;字下画img排黑体;字下画img排黑斜体;不画排小写正体(也可以按客户的标记符号)。

(5)外文的分句移行。世界文字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非拼音文字,如我国的汉字。一种是拼音文字,如英文、法文、德文和俄文。拼音文字的单词长短不等,行尾不能排齐。在调整单词字距不妥的情况下,必须要将单词分拆移行排版,所以必须掌握单词分拆移行的原则。

外文分拆如果是中、外文混排的图书,在识别外文文种类别上,俄文还比较好识别,英文、法文、德文就不好识别了,只能从外文句子的长短(英文单词句子短,德、法文单词句子长)和外文字母上的符号(法文单词符号较多,德文单词符号较少)加以识别。另外,外文的拼音形式也比较复杂,如双元音、双辅音等在单词中就更难以识别。所以,掌握一些分句的常规规则,分句的正确率基本上能达到70%左右。

1)外文简单知识。

①外文的字母和元音。英、法、德文为26个字母,元音为a、e、i、o、u、y。俄文为33个字母,元音为a、и、o、y、э、bI(外文字母参看第一章第五节)。

②音节。每个句子中含一个元音的为单音节,含两个以上元音的为多音节。

③复合词。在原稿的外文句子中,句子中间有“-”半字杠的为复合词。

④连接号“-”。半字杠是作为分拆移行的连接符。

2)外文分拆移行的原则。

①外文分拆移行必须按音节拆分。

②单音节不可以分拆移行,多音节可以分拆移行。

③复合词最好不要再分拆移行。

④移行不得在上行的行尾、下行的行首只排一个字母或两个字母。

⑤移行的连接符必须放在行尾。

⑥避免缩写人名、国名或专用名词分拆。

⑦避免连续三行分拆。避免隔页移行。

⑧在两个元音中间有一个辅音,辅音可与后面的元音分拆在下行。

⑨在两个元音中间有两个辅音(相同或不相同)在两个元音中间,一般可以在两个辅音的中间分拆。

⑩在两个元音中间有三个辅音的,一般前两个辅音分拆在上行,后一个辅音可分拆在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