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气图中,用于表示回路种类、特征的文字和数字标号称为回路标号。交流二次回路的标号原则与直流二次回路相似。在二次回路中,除电气元器件、设备、线路标注文字符号外,为简明起见,其他只标注回路标号。......
2025-09-29
量化间隔不相等的量化就是非均匀量化,它是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的。当信号抽样值小时,量化间隔Δv也小;信号抽样值大时,量化间隔Δv也变大。
实际中,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在进行量化之前,先对抽样信号进行压缩,再进行均匀量化。所谓的压缩是用一个非线性电路将输入电压x变换成输出电压y。
如图 5-3-2 所示(在此图中仅画出了曲线的正半部分,在第三象限的对称部分没有画出)。图中纵坐标y是均匀刻度的,横坐标x是非均匀刻度的。所以输入电压x越小,量化间隔也就越小。也就是说,小信号的量化误差也小,这样就可以保证大信号和小信号在整个动态范围内的信噪比基本上一致。
图5-3-2 压缩特性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压缩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都限制在0和l之间,即做归一化处理。
对于电话信号的压缩,美国最早提出 μ 律压缩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15 折线法,后来欧洲提出 A 律压缩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13 折线法,它们都是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建议共存的两个标准。
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都采用A律压缩及相应的13折线法,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采用 μ 律压缩及 15 折线法。下面将分别讨论这两种压缩律及其近似实现方法。
1.A 律压缩特性
A 律压缩特性是以A为参量的压缩特性。A律特性的表示式为
式(5-3-8)中,x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y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常数 A 为压缩系数,它决定压缩程度,A=l 时无压缩,A越大压缩效果越明显,而且在
时,y 是线性函数,对应一段直线,也就是相当于均匀量化特性;在
时,y 是对数函数,对应一段对数曲线。在国际标准中取 A=87.6。A 律压缩特性曲线如图 5-3-3 所示。
图5-3-3 A 律压缩特性曲线
2.A 律压缩的近似算法——13 折线法
A 律压缩特性函数是一条连续的平滑曲线,用模拟电子线路实现这样的函数规律是相当复杂的。随着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这种特性很容易用数字电路来近似实现。13 折线法的特性就近似于 A 律的特性。图 5-3-4 所示为其特性曲线。
图5-3-4 13 折线压缩特性(https://www.chuimin.cn)
图 5-3-4 中横坐标 x 在 0 至 1 区间(归一化)分为不均匀的8段。1/2~1 间的线段称为第 8 段;1/4~1/2 间的线段称为第 7 段;1/8~1/4 间的线段称为第 6 段;依此类推,直到0~l/128间的线段称为第 1 段。图中纵坐标 y 则被均匀地划分为 8 段。将与这 8 段相应的坐标点(x,y)相连,就得到了一条折线。由图可见,除第 1 段和第 2 段外,其他各段折线的斜率都不相同。
然后,再将8段中的每一段均匀地划分为16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一个量化级。这样,输入信号的取值范围内总共被划分为 16×8=128 个不均匀的量化级。因此,用这种分段方法就可以使输入信号形成一种不均匀的量化级数,它对小信号分得细,最小量化级数(指第 1段和第2段的量化级)为(1/128)×(1/16) =1/2048;对大信号的量化级数分得粗,最大量化级为 1/(2×16)=1/32。通常把最小量化级作为一个量化单位,用“Δ”表示,于是可以计算出输入信号的取值范围0~1总共被划分为2048Δ。y 轴也被分成 8 段,不过是均匀地划分成 8 段。y 轴的每一段又均匀地划分成 16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个量化级。于是,y 轴的区间(0,1)就被分成 128 个均匀量化级,每个量化级均为 1/128。
上述的压缩特性只是实用的压缩特性曲线的一半。x 的取值应该还有负的一半。由于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中的第一和第二段折线斜率相同,所以这四条折线构成一条直线。因此,在-1~+1 的范围内就形成了总数为 13 段的折线特性。通常就称为 A 律 13 折线压缩特性。
3.μ 律压缩特性
μ 律特性的表示式为
式中,μ 为压缩系数,μ=0 时相当于无压缩,μ 越大压缩效果越明显,在国际标准中取μ=255。当量化电平数 L=256时,对小信号的信噪比改善值为 33.5 dB。μ 律压缩最早由美国提出,从整体上看,μ 律压缩和 A 律压缩性能基本接近。μ 律压缩特性曲线如图 5-3-5 所示。
图5-3-5 μ 律压缩特性曲线
与 A 律压缩相似,μ 律压缩同样不易用模拟电子线路实现,实用中通常采用 15 折线法来代替 μ 律压缩。图 5-3-6所示为其特性曲线。
从图 5-3-6 中可以看出,由于其第 1 段和第 2 段的斜率不同,不能合并为一条直线,但正电压第 1 段和负电压第 1段的斜率相同,仍可以连成一条直线。所以,得到的是15段折线,称为15折线压缩特性。
比较13折线特性和15折线特性的第一段斜率可知,15折线特性第一段的斜率(255/8)大约是13折线特性第一段斜率(16)的2倍。所以,15折线特性给出的小信号的信号量噪比约是13折线特性的2倍。但是,对于大信号而言,15折线特性给出的信号量噪比要比13折线特性的稍差。
上面已经详细地讨论了A律和μ律以及相应的折线法压缩信号的原理。至于恢复原信号大小的扩张原理,和压缩的过程完全相反,这里不再赘述。
图5-3-6 15 折线压缩特性
相关文章
在电气图中,用于表示回路种类、特征的文字和数字标号称为回路标号。交流二次回路的标号原则与直流二次回路相似。在二次回路中,除电气元器件、设备、线路标注文字符号外,为简明起见,其他只标注回路标号。......
2025-09-29
弹簧3的弹簧力较小,用于在比例电磁铁输出推力为零时克服摩擦力,确保阀芯关闭。与输入电信号成比例的电磁力与阀座孔口处的轴向液压力相平衡。压力反馈先导式比例减压阀级间动压反馈原理和前述溢流阀的相同。如本章4.2节所述,传统先导式压力阀的先导阀控制的是主阀上腔压力,先导阀所受弹簧力和主阀上腔的压力相平衡。控制特性一般有占总调节范围20%左右的零位死区,这是所有单向调节电液比例阀的共同特点。......
2025-09-29
弹道修正迫击炮弹代表产品是美国的M395 , 西班牙的GMG -120 和法国的MPM 等。美军将采用MGK 方案的120 mm 制导迫击炮弹投入阿富汗战场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实战效果, 但在后续文献报道中明确提出了其局限性, 即由于有限的修正能力,在实际使用时对火炮瞄准精度的要求仍然较高, 因此美军仍在开展其他替代方案的研究工作, 例如低成本制导迫击炮弹方案等。......
2025-09-29
干涉型光谱仪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进行工作的,干涉仪主要有迈克耳逊干涉仪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由于常用的干涉型光谱仪为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仪。迈克耳逊干涉仪是傅立叶变换光谱仪的核心部件,它的结构如图5-7所示。探测到的干涉光信号经放大后在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傅立叶变换,即获得光源的光谱图。......
2025-09-29
步进电动机定子有多相绕组,各相绕组依次通电。图7.3所示为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原理,其定子有六个极,每极都装有控制绕组,每两个相对的极组成一相,六个极组成三相。步进电动机的绕组通电和断电一般由环形脉冲分配器控制。图7.3 步进电动机原理步进电动机每改变一次通电方式称为一拍,每拍通电转子转过的角度称为步距角θs。......
2025-09-29
图3-49AFM的三种操作模式在接触模式中,针尖始终与样品接触。非接触式AFM的工作原理是:以略大于微悬臂自由共振频率的频率驱动微悬臂,当针尖接近样品表面时,微悬臂的振幅显著减小。但模式的操作相对难些,其应用也比较少。轻敲模式适合于分析研究柔软、黏性和脆性的样品。而轻敲模式介于两者之间,探针始终保持一定的振幅在振动,扫描过程中和样品间歇性接触,针尖和样品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交替变化。图3-50AFM的力—距离曲线......
2025-09-29
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是利用聚焦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时,激发的某些物理信号来调制一个同步扫描的显像管在相应位置的亮度而成像的一种显微镜。目前钨灯丝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已经超过3 nm,而场发射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可达到5。图3-4为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实物。......
2025-09-29
基于电流的连续性,电路中任意一点都不会有电荷的堆积,由此得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其英文缩写为KCL。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适用于电路的节点,是对节点电流的约束。KCL的表达式为整理式,可得KCL的另一种形式为式表示,在任意时刻,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在如图1.4.2所示的电路中,已知I1=3 A,I2=-5 A,求I3。解对ABCA闭合面应用KCL,则对节点B应用KCL,则图1.4.2例1.4.1的图图1.4.3例1.4.2的图......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