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胡适在中、小学教育上二三事胡适是杜威的学生。我不谈胡适在中国教育上的功过是非,只谈二三事,藉供他人作参考之用。在这一天一夜,全体学生陆续归来。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发生,皖省学生群起响应,二师也受影响。结果,他们三人被开除。......
2024-09-20
约在一九三二年,章太炎偕龚振鹏(龚普生姊妹的父亲)避居北京,住东城,共居一屋。友人岳丹秋以世谊之交去看候他们。当时胡适名重一时,龚问章,胡的学问究竟怎样?章说:“胡的汉学没有好基础,文章无《说文》根基,自知汉学不行,为迎合中学生程度,乃写了《尝试集》,而内容甚浅,谈不到学问。”据此,章太炎是轻视胡适的。我曾也听着他人说过,章是轻视胡适的学问的。不但他本人,而且章的有些学生也是看不起胡适的学问。其中沈尹默就是一个。沈在《我和北大》一文中说:“胡适这个人,因缘时会,盗窃虚名,实际他是一个热衷利禄的政客,并非潜心学术的文士。”胡与沈互相攻击,别有缘故,至于谁是谁非,非局外人所能知道了。至于黄侃则大骂“白话诗文为驴鸣狗吠”,“呼适之为黄蝴蝶而不名”。
胡适真是无根底,不懂《说文》,徒盗虚名吗?且看他的《墨子小取篇新诂》和《论墨学》、《入声考》以及最早的《尔汝篇》、《吾我篇》,能说他不懂《说文》,不读《训诂》吗?章太炎给章行严信中说:“至适之以争彼为争佊,徒成辞费,此未知说诸子之法与说经有异(……以此为说,乃语尔)。盖所失非独武断而已。”但胡适不服,他在给章行严第二书中说:“我本不愿回到《墨辩》‘辩争彼也’一条,但太炎先生两次说我解释此条不当,谓为騃语,谓为重赘,我不得不申辩几句。”胡适是敬重章太炎的,他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说:“章炳麟是清代学术史的押阵大将,但他又是一个文学家。他的《国故论衡》、《检论》,都是古文学的上等作品。”他认为,这五十年中著书的人没有一个像他那样精心结构的;不但这五十年,其实我们可以说这两千年中只有七八部精心结构,可以称做著作的书,如《文心雕龙》、《史通》、《文史通义》等,其余的只是结案,只是语录,只是稿本,但不是著作。章炳麟的《国故论衡》要算是这七八部之中的一部了。他的古文学功夫很深,他又是很富于思想与组织力的,故他的著作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都能“成一家言”。可是他又说:“总而言之,章炳麟的古文学是五十年来的第一作家,这是无疑的。但他的成绩只够替古文学做一个很光荣的下场,仍旧不能救古文学必死之症,仍旧不能做到那‘取千年朽蠹之余,反之正则’的威业。他的弟子也不少,但他的文章却没有传人。有一个黄侃学得他的一点形式,但没有他那‘先豫之以学’的内容,故终究只成了一种假古董。章炳麟的文学,我们不能不说及身而绝了。”他又说:“最恶劣的假古董莫如他的《丹橘》与《上留田》诸篇。”(www.chuimin.cn)
章太炎爱财,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有些人拿它当做谈话的资料。陈独秀也说章借钱给朋友,要朋友付利息。但陈只说说而已,没有笔之于书。胡适在一九二二年六月七日的日记中详细记载章太炎向袁世凯要钱的故事,并说:“章太炎近来很有钱,他有巨款存在兴业银行,近来还想做兴业的股东哩!”胡适既能写在日记中,肯定还要说;话一出口,又必会传到章的耳中,怎能不令章先生生气呢?!章先生虽爱财,但取之有道。蒋介石派戴季陶送一万元给章先生,请章为蒋的母亲作墓志铭。章断然拒绝。为什么他不肯干呢?因为民初陈其美派蒋刺杀陶成章。章与陶的私交极好,他的拒绝就有原因了。由此看来,“过河卒子”就不及太炎先生了。
胡适爱开玩笑,欢喜诙谐,至令梁漱溟有“尊文间或语近刻薄,颇失雅度;原无嫌怨,曷为如此?”之质问。何况章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性情孤僻,绰号疯子,哪能忍受“后生小子”的假古董的讥评!平心而论,胡的汉学和音韵的功夫,若与章相比,当然不及章了。但章贬胡适的话也言之过甚,变成文人相轻了。胡适提倡白话,一扫陈词滥调,通俗易懂,虽不能说是文起八代之衰,而却是开风气之先。胡适继承徽州学派的遗风,对于经史是有基础的。他在经史中滚过几十年,有他的独见。我前面举例说过,他对于《说文》也有根基。他常对我说,徽州的语言,还保存一些音韵,他举了许多例子,如“蚂蚁”的“蚁”字,古音“霭”,绩溪人读“蚂蚁”为“蚂霭”。还有绩溪的方言有“淖滒滒”(粥稀薄的意思)、“嚼弓筋”(骂人多言而无识的意思)。这些,他在文章中都已谈过,其余的例子,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他谈一个“裹”字。他说:“乾、裹、糇、饷中的‘裹’字,现在全国都叫‘饼’了,不叫‘裹’了。只有徽州还叫‘裹’哩。”所谓“裹”,是用粮食的粉,做成饼子,有的包馅子,有的不包馅子,做好后,或蒸或烤或煎。我们徽州人爱吃“裹”,尤其劳动人民,常用苞谷粉,放点盐,或者放点油,烤成饼,俗称“苞芦裹”,携带上山,作为干粮,可以冷食。胡适擅长考证,没有训诂的功夫,怎能搞好考证呢?!
有关闲话胡适的文章
三三胡适在中、小学教育上二三事胡适是杜威的学生。我不谈胡适在中国教育上的功过是非,只谈二三事,藉供他人作参考之用。在这一天一夜,全体学生陆续归来。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发生,皖省学生群起响应,二师也受影响。结果,他们三人被开除。......
2024-09-20
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赵括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便罢,如要用他,使赵军大败的一定就是他!”赵括的母亲也上书赵王,说她的儿子不能做大将,可是赵王不听,还是要赵括到常平去换回廉颇。所谓“纸上谈兵”就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形容脱离实际的空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上述的故事。......
2023-12-01
二胡适的母亲胡适的母亲冯顺弟铁花公的原配为冯氏,绩溪县冯村人,距上庄二十里。胡适的母亲居长,名叫顺弟。据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我的母亲的订婚》一章,完全是小说体裁。胡父亡时,她年仅二十三岁;胡适刚五岁。胡适所说的,确是实情。胡的二哥绍之对胡母是敬重的,常对人说,“吾母有孟德之才”。胡适也有孝心,听从母命。待到一九一七年,胡适回家结婚,他的母亲才笑出眼泪,心头上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2024-09-20
是的,小鹏有一种老成持重的外表,但他的心仍然是孩子的心,单纯、敏感、脆弱,他珍视友谊,可他却觉得友谊之花在凋零;他渴望受欢迎,可他发现他无法在众人面前挥洒谈笑、妙语连珠。天渐渐晚了,校园里的灯火一点点亮了,小鹏内心深处的激情也在一点点被点燃。......
2023-10-29
1931年,罗尔纲在北平胡适家抄录整理胡适之父《胡铁花遗集》。他于1943年撰写了《师门五年记》,专门记述向胡适求学问道,师生相处五年情谊至深的经历。此二文后结集出版,名为《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1998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黄德鸿据《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一书的有关内容,撰有《胡适之父曾来澳》。......
2023-08-29
支撑今天这个故事说的是的是一对至亲母女:15岁的女儿身患残疾,失去双腿,却渴望着学校的生活;44岁的妈妈,身单力薄,却七年如一日地抱着女儿上学。可贾贵云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得不做出人生中最最艰难的抉择,她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下了自己名字,也就在那一刻,她在心里暗暗发誓,闺女,别怕,妈妈以后就是你的腿,说啥也要支撑起你的生活。......
2024-09-12
鱼龙是一种仿佛鱼类与海豚混血的生物,也是一种已灭绝的海生爬行动物。博物馆藏有多种鱼龙的大量残骸,其中一件标本与一名著名化石猎人尤其有着有趣的联系。1829年,巴克兰根据在莱姆里吉斯发现的一些土豆形石头,基于其与这些海生爬行动物同时出现以及其中所含的骨骼、鱼鳞和小型鱼龙的骨骼等信息,鉴别出这些是石化的鱼龙粪便。安宁鱼龙以玛丽·安宁命名,这里展示的正是玛丽亲自发现的少量标本之一。......
2023-08-12
陈嘉映是个复杂的人。这复杂中有许多隐而未发,有许多欲言又止,有许多深思熟虑。让你觉得,即使知道了种种信息,他还是“无法还原的”。还有两个朋友在北大旁听他的课,都听了有一年以上。有意控制跟外界的交往。“毛主席派来的人”在内蒙突泉,割地已经是10月份了。这时传出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研究生每月有三十几元收入,出于不宜再寄生父母的考虑,陈嘉映参加了考试。......
2024-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