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窑楼:东山,八百里太行山一角

窑楼:东山,八百里太行山一角

【摘要】:窑楼在长治城区东边,一段土石相间的山岭蜿蜒盘旋,自北向南有五峰山、塔岭山、秋谷山、黄崖山,统称东山,是八百里太行山的一部分。在东山之上,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窑楼,成为当地富有特色的建筑,其中以中山头村保存得最多、最好。这里的明清民居建筑形式主要就是以独特的窑楼为主,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发迹后,盖起了裴家大院,主房为二层窑楼,一层就是闻名的“凤凰窑”。

窑  楼

长治城区东边,一段土石相间的山岭蜿蜒盘旋,自北向南有五峰山、塔岭山、秋谷山、黄崖山,统称东山,是八百里太行山的一部分。您知道吗?在东山之上,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窑楼,成为当地富有特色的建筑,其中以中山头村保存得最多、最好。

这里的明清民居建筑形式主要就是以独特的窑楼为主,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窑楼均为两层,依山势地形而建,充分整合了地脉资源,巍峨高大,气势辉煌,里里外外都匠心独具。为了增加视觉的美感和居住的舒适度、坚固性,窑洞内部建筑形式大都富于变换,大窑套小窑,窑中有窑,窑窑相通。以著名的“凤凰窑”为例,采用窑洞的建筑形式,外部的墙壁和门窗,则配以很讲究的砖雕、木刻,并留有神龛。窑楼顶部也不浪费,建成的花园,可以休闲娱乐,也可登高远眺。整个房屋由一组窑洞组成,呈凤凰展翅状,不仅美观大方,宽敞透光,而且牢固耐用,居住舒服。(www.chuimin.cn)

其中久负盛名的是贾家。贾家大院位于村西路北,坐北朝南,一进三院,楼窑相通,内设暗道。门前曾有皇帝御赐的贞节牌坊一座,精致华美。清乾隆时,这里出过一位武科举人贾世馨,很受朝廷器重。朝廷赐给官银,让他重修祖坟,光宗耀祖。荣归故里后,他在塔岭山寻到一名为“金龟探海”的风水宝地,再建贾家坟。随后,贾举人又修建马道,从村西直至焦家庄,供习武跑马之用。

还有一个裴家,位于村内南岔街,据说是因贾家而发家的。传说在清嘉庆年间,村上有一人叫裴老五,以卖锅为生。这裴老五,早起晚归,翻山越岭,在长治县贾掌批发上沙锅,再挑回潞安府来卖,常年如此。话说有一天,裴老五吃过早饭后匆匆上路,在秋谷山上远远看见一匹马独自啃草,却没人照应。裴老五上前仔细一看,马背上驮一钱褡子,上绣“贾记”字样。裴老五平时为人忠厚老实,岂能贪这意外之财?于是,他放下扁担和箩筐,牵马送回贾家。贾家老爷万分感激,说道:“这马和银两因惊马而失,现在又失而复得,我就把此银两奉上,作为酬谢。你也不必做沙锅买卖了,用这些银两,做些别的生意吧。”在这之后,裴老五就用这些银两在河南嵩县开了一个油坊。由于裴老五诚实守信,经营有方。发迹后,盖起了裴家大院,主房为二层窑楼,一层就是闻名的“凤凰窑”。清道光年间,又建起南院。据传当年裴家出过探花,因此在南院大门两侧各竖一根“斗杆”,以示家族威严。最令人称奇的是,裴家致富不忘本,自家供奉的是先人卖锅时用过的扁担和破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