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这是亚当·斯密时代人们普遍信奉的萨伊定律,那么萨伊定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萨伊描述的情形是,市场过剩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供给自己能够创造需求。“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这句格言准确地把握了萨伊定律的本质,它描述了我们的经济体系中的交换本质特征。......
2023-12-01
亚当·斯密(1723—1790年)是英国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1723年6月13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斯密从小勤奋好学,14岁进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深受苏格兰哲学家F·哈奇森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1740年毕业时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获斯内尔奖学金,就学于牛津大学的巴利澳尔学院,直到1746年毕业。1748—1751年在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纯文学及法学,有一个时期还兼讲经济学。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与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D·休谟相识,并结为挚友。1751—1763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先后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政治学中又包括政治经济学),并曾一度兼任副校长等职。在此期间,还积极参加经济学、文学、哲学等各种社会学术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1759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 176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764年2月辞去教授职务,转任年轻的巴克勒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他去欧洲大陆旅行近三年。此间,在瑞士和巴黎见过F· M·伏尔泰、C· A·爱尔维修、J· R· 达朗培尔、F· 魁奈、A· R·J· 杜尔哥等许多名流学者,同时开始着手他的政治经济学巨著的写作。1766年10月返回英国,1767年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他回国后,因从巴克勒公爵那里获得每年300英镑的养老金,得以在家乡闭门写作。经过10年的努力,1776年3月出版了自己的主要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博得了资产阶级的普遍赞扬,斯密的名声也随之大振,以至英国政府首相小彼得都拜他为师,后来资产阶级学者也把他当做政治经济学之父来推崇。
1778年,斯密被任命为海关税务专员,定居于爱丁堡,并继续研究和写作。1787年11月和1788年11月又两次当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每次任期一年),1790年7月17日去世。
斯密一生写过十几种有关社会科学的著作,但生前只出版《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其余书稿大都在他临终前由他一再敦促其挚友焚毁了。他去世后,由后人给他编辑或整理出版的著作有:《哲学论文集》(1795)、《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1896)、 《亚当·斯密论美国革命》(1933)、《1762—1763,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时有关修辞学和文学演讲稿》(1963)、《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集》(六卷本)(1975—1980)。
斯密的体系把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独特形式的自然神学论与狭义的经济思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其中,他的经济理论又牢固地置于伦理哲学与历史的框架之中。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阐述的人性观和社会秩序观,构成了其中经济学的社会哲学基础。
在斯密看来,人类的行为是由六种自然的动机所推动的:自发、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这些动机经过各种社会机制的细致平衡,会使一个人的利益不至于其兵他人的出现强烈地对立,由此而产生的自利行动必然在个人的利益追求中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由于深信人类动机的自然平衡和对自然秩序的信仰,斯密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到并非出于其本意的目的”。他的经济学理论正是以这种基本观点为基础而对经济过程做出分析的。
斯密对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分析是建立在其微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的,从而形成一个用来说明市场社会中经济关系的本质(包括适应这种制度的经济政策)的完整经济学体系。(www.chuimin.cn)
在微观经济学方面,他的价值论把劳动看成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以及把每一种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视为是衡量交换价值的尺度,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考察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分析了竞争约束个人自利行为的作用形式和价格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运动过程。他的分配理论分析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决定,并考察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指出,利润是雇佣劳动创造的、超出工资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但由于竞争的加剧和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减少,利润率将趋于下降;至于地租,则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垄断权而获得的一种收入。但是,当他力图把价值论与分配论结合在一起时,斯密的论述有不少混乱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成为后来的学者各取所需的源泉。
在宏观方面,斯密所关心的是经济增长的性质和动态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近代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按照他的分析,这部分可归因于市场机制本身,因为,市场在鼓励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触发出他的勤劳、节俭品质和创造精神,并通过竞争的力量,引导人们把其资源投向生产率最高的经济领域,从而促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基本的力量,那就是以劳动分工为主要基础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所推动的生产性就业人数的增加。因此,他一方面详细分析了分工如何导致劳动者技能的提高、时间的节约和技术进步,并进而考察分工发展的条件,提出“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的著名论点;另一方面考察了人口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对生产性就业量的决定性作用,以及资本积累的源泉——节俭和储蓄。这些观点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奉为经典。
在经济政策方面,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期望在自律的个人自由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因而倡导一种“自然的简单明了的自由体系”。在其中,政府只需维持和平,建立和维持一个严密的执法体制,以及提供教育和其他最低限度的公共事业;政府无需干预一般的经济事务,可以放心地让每一个人有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他自然地会对公共利益做出最大的贡献。也就是说,自由的社会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斯密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经济学体系,虽然其间缺乏严密的逻辑以及存在各种矛盾,但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对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几乎从他还在世时开始,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以至其他学者都力图使斯密的思想适应其某种体系或时尚。每一代人和每一个经济学派都在寻找“自己的亚当·斯密”,且总能如愿以偿。因此,把他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是有充分理由的,他的著作永远不失为经济学的经典。
有关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的文章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这是亚当·斯密时代人们普遍信奉的萨伊定律,那么萨伊定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萨伊描述的情形是,市场过剩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供给自己能够创造需求。“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这句格言准确地把握了萨伊定律的本质,它描述了我们的经济体系中的交换本质特征。......
2023-12-01
亚当·斯密打败了拿破仑19世纪初,英国人威灵顿是一位伟大的将军,这位将军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就是打败了“常胜将军”拿破仑。而对于这一经济因素具有决定意义的人物就是亚当·斯密。而如果按照“亚当·斯密的思想动力作用”这种思路再予以推演,那么亚当·斯密打败的不仅仅是拿破仑,而且征服的是整个世界,也包括中国。亚当·斯密也因《国富论》而声名显赫,被誉为经济学界的“至圣先师”。......
2023-11-30
亏本的买卖在亚当·斯密经济学力量和维多利亚女王政治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英国对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当时外商和清朝的贸易基本上是以藩属和朝贡的形式进行,数量少,规模小。40年后,毛纺织品仍是难卖的商品,最后不得不亏本出售。另外,英国的金属品如刀子、钟表等,在华销量也很有限,有时亏本。总之,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整个贸易中没有一年是不亏本的。......
2023-11-30
公元1723~公元1790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有些人认为亚当·斯密只不过是一位商业利益的辩护士,但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结构严密,论证有力,使经济思想学派在几十年内就被抛弃了。实际上亚当·斯密把他们所有的优点都吸入进了自己的体系,同时也系统地披露了他们的缺点。......
2023-11-29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1806年5月20日生于伦敦,是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的长子。1828年任助理检察官,1836年老穆勒去世后接替父亲的职务。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穆勒所著《政治经济学》一书,被认为是集古典学派理论之大成的著作。穆勒用折衷主义综合了各种经济学理论,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在几十年内被英国经济学界视为“无可置辩的圣经”。......
2024-07-13
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重农学派的先驱。布阿吉尔贝尔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方案,但是,他却因此而被流放外省,他的著作也被查禁。布阿吉尔贝尔晚年回到卢昂,直到去世。在财富的理论中,布阿吉尔贝尔还分析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于如何增加财富,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从而又提出了经济协调的思想。......
2024-07-13
贸易建造的帝国斯密在《国富论》中的经济学思想要点之一是“自由放任”,他相信并坚持自由贸易,认为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际劳动分工。通过自由贸易,各个国家可以集中生产其成本最低、最具优势的产品,能够使各国行业分工日益完善,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财富增长。这些举措意味着自由贸易原则在英国逐渐被认可。通过自由贸易和殖民侵略,即贸易战争,英国迅速扩张成为一个“日不落帝国”。......
2023-11-30
莱昂·瓦尔拉斯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洛桑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70年代初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边际革命”的倡导者之一。瓦尔拉斯1845年进巴黎矿冶学校,因志趣不合辍学。瓦尔拉斯在瑞士度过了近40年的学者生涯,却一直保留着法国国籍。《纲要》是瓦尔拉斯最主要的代表作。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及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思想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瓦尔拉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分为三个部分,各有其研究的范围和标准。......
2024-07-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