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坏科学”这个词却已经流行开来。这使得“坏科学”科幻在选题上比较接近科技现实,技术细节描写丰富。这次大战几乎是“坏科学”集中表演的舞台,杀人技术的效率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到了六十年代,“坏科学”已经成为科幻题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2024-03-30
五、侦探小说的影响
在文学界,同为非主流的类型文学,侦探小说也给科幻小说带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黄金时代”里达到了顶峰。
一八一七年,维克多在法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私人侦探社。十几年后,他把自己的办案经历写成了回忆录。美国作家爱伦·坡受此影响,创作了短篇《莫洛街血案》,被公认为侦探小说的开山之作。到了今天,侦探小说无疑成为一个主要类型文学类型。在美国出版界最近的读者调查中,侦探小说读者与科幻小说读者在全部读者中的比例不相上下。
无论从产生渊源、思想性,还是结构特点,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都有很高的共同性。侦探小说创始人爱伦·坡同时还创作了早期的奇幻小说、超现实主义文学和科幻小说。雨果·根斯巴克在创办世界第一本专业科幻杂志后,就在封面上注明:本刊选用爱伦·坡、凡尔纳、威尔斯,及与他们作品类似的作品。柯南·道尔也是一位横跨侦探与科幻两个门类的大家。他在科幻方面的贡献未如其在侦探小说界的贡献那么大,但仍然是一位足够进入科幻文学史的人物。
在《通俗文学十五讲》中,作者这样评价侦探小说:“侦探小说产生于西方的工业革命之中。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深入,政治制度上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思想上实证主义风行一时,思维中逻辑推理受人推崇,整个时代进入了一个追求科学民主、遵循规章法治的时期。科学民主时代是侦探小说赖于生存的土壤,也是侦探小说发育成长的最基本的营养圈。可以说,侦探小说实际上是一种科学民主的文艺品类。”(《通俗文学十五讲》,196页)而科学、实证主义,也正是科幻小说的基本氛围。这段评价对于科幻小说也是适用的,它指出了侦探小说与科幻小说的内在联系。
以《福尔摩斯探案集》为例。按照作者的自述,“福尔摩斯”这个人物形象源自他大学时期遇到的一位化学教师。那位老先生经常对一些小事情作出精妙的科学推论。《福尔摩斯探案集》里虽然也有一些打斗、惊险情节,但它最吸引读者的仍是环环相扣的逻辑推理,体现着科学的客观精神与探究精神。很多时候,福尔摩斯去破案与其说是志在铲除邪恶,不如说是喜欢智力上的挑战。而这种智力挑战正是后来许多科幻小说的主旨。
“典型的侦探作品,其结构以‘设谜——破谜——释谜’为发展线索。”(《通俗文学十五讲》,194页)而许多科幻小说,特别是十九世纪的早期作品也是这个特点。甚至像《弗兰肯斯坦》、《化身博士》等侦探色彩并不浓厚的早期作品里也都有刑事案件的情节。(www.chuimin.cn)
在某些次要方面上,侦探小说与科幻小说也有相似之处。比如,侦探作品的主人公基本不谈情说爱!他们要么是胖老头(波洛),要么是老处女(马普尔小姐)。福尔摩斯的形象比较接近于詹姆斯·邦,但却一直不近女色,夫人都没有。当然,这些侦探故事中的案件倒不排除情杀。
与其类似,科幻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爱情方面也往往“缺位”。许多科幻经典都是“和尚戏”,不光没有爱情描写,甚至没有女性角色。凡尔纳、威尔斯大部分科幻经典里都没有女性角色,仍然流传百世。当科幻作家们专注于表现那些科学构思时,他们往往很难把爱情内容加进去。
科幻小说的主人公往往不是正规科研机构的从业人员,而是“民科”——游离于科学共同体之外,闭门造车多年,一出世而惊天下。相反,职业科学家总是以保守封闭的形象来陪衬“民科”主人公的创造力,这个框架早在十九世纪便由几位前辈共同缔造了。
无独有偶,传统侦探作品的典型主人公也不是司法人员,而是私人侦探。早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苏格兰场探员就是主人公的陪衬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在科幻文学形成自己“黄金时代”的同时,侦探小说的影响力也达到了顶峰,涌现出莱因哈特、切斯特顿、克罗夫茨、克里斯蒂、塞耶斯等各国高手。两者在许多地方都有交叉。如今,一篇典型的科幻小说往往就是从一个神秘事件出发,引导读者去解谜。只不过谜底不是一个凶手,而是某种科学现象。
有关世界科幻文学简史的文章
不过“坏科学”这个词却已经流行开来。这使得“坏科学”科幻在选题上比较接近科技现实,技术细节描写丰富。这次大战几乎是“坏科学”集中表演的舞台,杀人技术的效率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到了六十年代,“坏科学”已经成为科幻题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2024-03-30
六、本书的价值以中文形式出版的科幻史著作,本书并非第一部。这本书收集、整理了截止到当时的中文科幻资料,包括中外名家、名作。首先,本书从中国人的角度来叙述世界科幻史。但对于我们则不同,科幻如何在这些亚洲国家生根开花,对中国科幻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彩图科幻百科》与《科幻小说史》介绍了俄罗斯、日本、甚至印度等非西方国家的科幻作品,但就是没有提到中国。......
2024-03-30
科幻作品价值与其他文学作品价值的不同之处,往往在于它刺激了公众对某个科技领域的兴趣。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涉及到优先权的判定。“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发明了潜艇”便是个典型的错误案例。《海底两万里》并没有首创“潜艇”这个设想,而是产生于潜艇科技的发展高潮中,它体现了作者对潜艇技术的关注。一些科幻作家,比如凡尔纳,还会在作品里以注释或者人物对话的方式,告诉读者自己的构思来自何方。......
2024-03-30
在十九世纪,科幻小说的种子就是开放于通俗文学这片土壤上的。其中第十二讲便是科幻文学,名为“亦科亦幻的科幻小说”。将科幻文学视为通俗文学的一种,是目前主流文学理论界给科幻的定位。......
2024-03-30
尽管斯威夫特对科学持有异议,但他的创作却明显受到“怯魅”的影响,有意地回避神迹和魔法。不过,视科幻小说的诞生为受到科学界“怯魅”这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并不是说奇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相比是一种低级落后的文学。笔者的意思是,在“怯魅”过程的影响下,科幻小说最终与奇幻小说区别开来,拥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2024-03-30
在科幻文学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凡尔纳等人的努力,法国科幻在世界上最早进入了繁荣时代。法国出现了勒鲁日、库夫勒尔、布塞纳尔、贝利亚尔、莫塞利等一批科幻作家。两次大战之间,德国在科幻方面最突出的贡献不是小说,而是科幻片。他的代表作《变形记》与真正的科幻小说仅一墙之隔。......
2024-03-30
但离开科幻文学,这个话题在整个文艺圈中几乎都是隐形的。近代科学产生之后,特别是在中国,技术与科学被合称为“科学技术”。科幻文艺所表现的则是板块运动。“生产力变化如何影响人性”这个最基本的命题,传统文艺根本无法表现。而科幻文学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由环境变化驱动,而非由人物性格驱动的文艺。......
2024-03-30
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伪科学活动能够进入科学领域,甚至正式申请课题,在正规科学刊物上发展,许多人分不清它们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如果要讨论投入伪科学阵营的科幻作家,罗恩·哈伯德这个名字是躲不开的。在两次大战期间,伪科学已经大量进入了科幻小说。......
2024-03-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