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收进国库,秦朝灭亡后失传于世。《史记》中蔺相如“完璧归赵”所讲的“璧”也是和氏璧。为了纪念卞和的忠诚,楚文王将此玉命名“和氏之璧”并奉为国宝。战国后期,楚国吞并越国,楚威王为了表彰灭越有功的相国昭阳君,就将和氏璧赐给了他。经玉工鉴别,此玉乃失踪多年的和氏璧。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随秦始皇一同埋在了陵墓里,成为随葬品。另一种推测认为,在秦末战争中,和氏璧被项羽夺走。......
2024-01-23
历史放映
江南奏销案,是清初发生于江南地区的一起政治事件。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下令追查,将上年未完钱粮缴贡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地官绅士子全部黜革,史称“奏销案”。此案的爆发,可以称得上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中国文人士绅地位的最低谷了,故而当时有戏言“探花不值一文钱”。
顺治末年,奏销案在江南爆发,当时清政府称此案为“辛丑江南奏销案”。一时间,绅衿士子功名尽黜,斯文丧尽,遭受牢狱之灾者无数人。然而,这样一场范围和影响巨大的案件,在清朝的档案中几乎只字不提,这其中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清朝用于公布殿试结果的大金榜,张贴在皇宫门外,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
清朝初年的财政危机
清朝初年,清政府财政拮据,军饷告急。顺治十三年(1656),广东琼州6000名官兵中,很多人因为多年缺饷、缺粮而病死或自缢而死。为应对财政危机,户部命令江苏巡抚朱国治追缴欠款和欠粮,对江南的绅衿,限令在两个月内如数上缴。
顺治十五年(1658)七月,吏、户、礼三部共同议定“新例”,对抗粮的士绅做如下惩处:拖欠钱粮八九成的贡生、监生、廪生等人罚四十板,革黜为民,枷号两个月,并继续严催没有缴清的钱粮;拖欠五六七成罚四十板,革黜为民,枷号一个月,并继续催缴;拖欠四成以下的人,全部革职,罚二十板,并继续催缴。对那些包揽别人拖欠的人,不论拖欠多少,都革职为民,罚四十板,枷号三个月。如果有官员知情不报,被别人检举出来的,一并处罚。
奏销案爆发
顺治十七年(1660),刑部对嘉定县拖欠钱粮一案做出处罚:因为路途遥远,涉案人众多,所以对补清了钱粮的人,由巡抚拟罪;对依然没能交清的人,以及欺瞒官府的人,押赴京城定罪。(www.chuimin.cn)
顺治十八年(1661)四月十五日,江苏巡抚朱国治将欠粮的绅衿向朝廷做了参告,奏销案由此爆发。后来,官方判定是否欠粮的时间就以顺治十八年(1661)四月为界,在此之前定为没欠粮,此后则是欠粮。
朱国治的追查十分严酷,甚至有的人只因为欠了一厘而被降级,有的人只欠了七丝就遭到罢黜。在他的压迫下,被参报的绅衿纷纷完成了缴纳,没有能力缴纳的,则遭到了官吏的催逼勒索,非常悲惨。
◇历史收藏夹◇
清人叶梦珠在《阅世编》记载:朱国治在奏参时,不仅对欠粮绅衿进行参报,还对欠粮衙役245名进行了参报。随后,朝廷严正声明,如果在圣旨到达江南前补清钱粮,可免押解进京。朱国治接到圣旨后,严厉追逼。第一次有1924名绅户、10548名生员缴完了钱粮。第二次又有131名绅户, 124名衿户缴完。第三次有349名缴完。圣旨到达之后,又有97名缴完,最后没有缴完的仅8名。在这样的高压下,轰轰烈烈的江南奏销案,最终以欠粮绅衿基本都缴纳完成而告终。
探花为何一文不值
在这次奏销案中,任翰林院编修的叶方蔼,因欠一厘钱被降调二级。于是,民间便有了“探花不值一文钱”的戏说。除此一案,还有其他9名欠粮绅户,居然还有并没有欠粮而被戴罪的,如编修宋德宜等,都受到了降二级调用的处分。
奏销案所参报的对象是抗粮绅衿,但究竟什么身份的人才是绅衿呢?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发出了训令:明朝废绅不许冒称乡绅,本朝出仕者方准称为乡绅。由此,清政府从法令上对“乡绅”一词做出严格的界定,与同清朝不合作的明朝乡绅彻底划清界线,取消了他们的特权地位。同时,对暂时投降而不真心归顺的原明朝官员,予以警示。
此次奏销案,清政府以追逼钱粮逋欠为由,打击反对清政府的达官士人,尤其是江南士人,使明朝士绅阶层遭受了残酷的镇压。
有关中国历史悬案的文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收进国库,秦朝灭亡后失传于世。《史记》中蔺相如“完璧归赵”所讲的“璧”也是和氏璧。为了纪念卞和的忠诚,楚文王将此玉命名“和氏之璧”并奉为国宝。战国后期,楚国吞并越国,楚威王为了表彰灭越有功的相国昭阳君,就将和氏璧赐给了他。经玉工鉴别,此玉乃失踪多年的和氏璧。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随秦始皇一同埋在了陵墓里,成为随葬品。另一种推测认为,在秦末战争中,和氏璧被项羽夺走。......
2024-01-23
历史放映悬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对于悬棺,人们不得不产生很多神秘和魔幻的遐想。然而,南方广大地区之所以遵循悬棺葬,并不都基于这个原因。有人认为悬棺葬并不是为了“死不落地”,而是和生活习惯有关。所以,目前所见到的很高位的悬棺,可能是由于地质变迁导致的。棺椁为何不朽悬棺千百年来一直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下,南方又高温多雨。考古工作者经过调查后发现,悬棺所用的材料非同一般。......
2024-01-23
1.气候危机日益临近这几年比较时髦的一个词汇便是气候变化。由于气候变暖,南北极的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各大洲的土地沙漠化趋势日益严重。人类社会正因地球气候变暖而经受着可见的、不可见的,可预知的、不可预知的种种隐忧与危机。愈来愈充分的证据表明,人类的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此以往,与地球脐带相连的人类,连同其他生物体,理所当然地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
2024-03-13
郑和宝船模型⊙位于今福建长乐市闽江口,仿照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的模型制作的。郑和宝船什么样六百年前,永乐皇帝统治下的大明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修建的太和殿和天坛,至今依然屹立在世人面前。而作为和这些建筑同时代的郑和宝船,却没有一个实物存在。在《明史·郑和传》、《国榷》等史料中,能找到一些关于郑和宝船的零星记载。所以,关于郑和宝船的长度,尽管资料确凿,但造船学家还是提出了许多质疑。......
2024-01-23
两千年前,它有一个名字叫“精绝国”,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数年后,当这些封存了千年的珍贵文物作为考察成果被公布后,西方史学界震惊了,他们称这座古城为“尼雅古城”或“东方庞贝城”。据鉴定,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夫妇合葬墓。从文字木简、建筑方式和宗教信仰上看,尼雅古城似乎和中原王朝有着一定关系,但又有着突出的非汉族特征。通过综合调查,人们发现尼雅遗址曾是一片绿洲,尼雅古城就是历史上的“精绝国”。......
2024-01-23
中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儿子中宗和睿宗,改国号为“周”,走上了帝位。有人认为,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不写碑文正是她内心不安的写照。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武则天前后参政和掌政长达五十年。问题是,武则天如此喜好歌功颂德,又怎么会立一尊“无字碑”来反省自己的过错呢?武则天虽然不是皇帝了,但她对李显依然有着相当的威慑力。而且,武则天对自己以及李氏家族的滥施暴行,中宗李显早已怀恨在心。......
2024-01-23
由于骄傲自满,农民政权很快腹背受敌,遭到名将吴三桂和清军的围攻,李自成也在兵败后神秘失踪。吴军和清军联手将李自成击溃。李自成仓皇逃回北京。可是,左良玉却没多久就病死了,这就使李自成失去了盟友。在这次袭击中,李自成神秘失踪了,他究竟是被人杀害了还是逃走了?另外,考古学者丘陵认为,李自成兵败之后,军师宋献策引诱开了清军,而李自成则从襄阳南下,逃到了粤北金城山。......
2024-01-23
银雀山汉墓竹简⊙1972年4月出土于中国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和2号西汉墓,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先秦古籍,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竹简的形制记载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就成为“简牍”,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银雀山2号墓出土的《元光元年历谱》,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也最完整的古代历谱。......
2024-0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