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1948-1958年,日本战犯的释放与政治重返

1948-1958年,日本战犯的释放与政治重返

【摘要】:1948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总部宣布,释放岸信介等19名甲级战犯嫌疑犯。到1950年11月21日,麦克阿瑟先后四次下令释放在押的日本战犯,宣布对乙、丙级战犯免于审判,不再逮捕、搜查战犯嫌疑犯等。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未服满刑期的日本战犯都得到了赦免,一些获释的战犯还重返政坛。1950年8月,伴随朝鲜战争,日本警察预备队成立。画外旁白1951年3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解除麦克阿瑟美国远东司令的职务,由李奇微将军接替。

49.50年代的日本

在日美安保体制下,日本在美国“美元和核的保护伞”之下,靠着朝鲜特需和越南特需,逐步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日)津田道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不断升级,美国对日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逆转。美国转而将最初的对日限制改为扶植政策,致力于将日本培养为在亚洲反苏反共的堡垒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指令日本成立警察预备队。为了冷战的利益,美国不惜违反日本的“和平宪法”。

在美国庇护下,日本不仅免除了战败国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也没有扫清军国主义势力。1948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总部宣布,释放岸信介等19名甲级战犯嫌疑犯。到1950年11月21日,麦克阿瑟先后四次下令释放在押的日本战犯,宣布对乙、丙级战犯免于审判,不再逮捕、搜查战犯嫌疑犯等。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未服满刑期的日本战犯都得到了赦免,一些获释的战犯还重返政坛。

为了尽快扶持起日本这个助手,1951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对日媾和会议旧金山召开,52个国家参加。而饱受日本侵略的中国却未被邀请参加会议,印度、缅甸和南斯拉夫拒绝参会。日本与48个国家签订了媾和条约,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拒绝签署媾和条约。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得到主要对日作战国家承认的、由美国主持签订的片面的媾和条约。

1950年8月,伴随朝鲜战争,日本警察预备队成立。

在签署旧金山和约的同时,日美两国签订了《安全保障条约》,规定美国有权在日本驻扎军队和建立军事基地。1952年2月,日美又签署了《日美行政协定》,就美国军人在日犯罪的审判、日本无偿提供基地并负担驻扎费用等问题达成协议。日本从此被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1952年4月,旧金山和约生效后,应美国的要求,吉田内阁将警察预备队改编为保安队,并新设置了海上警备队。随后,日本又将保安队与海上警备队合并,增设航空部队,统称为“自卫队”,并设置管辖机构——防卫厅。

由于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限制,日本的垄断财阀势力重新抬头。1950年代中期以来,三菱、三井、住友、富士、第一、三和等六大日本财团逐步形成。一些右翼势力重新找到了财力雄厚的经济后援。(www.chuimin.cn)

1955年10月,以革新势力为主的“社会党”成立。同年11月15日,在财阀集团的推动下,保守势力的自由党与民主党合并为“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自此形成了主导日本政坛的两大政党体制,又被称为“55年体制”。1956年10月,日本与苏联签订《日苏共同宣言》,恢复了两国间的外交关系。

1957年2月,自民党干事长、外务大臣岸信介(1896~1987)受命成立新内阁。这位重返政坛的甲级战犯在组阁后,发表了首次战后日本外交蓝皮书,提出“经济外交”政策,即日本在追随美国的同时,以所谓“和平的经济力量”作为主要手段向外发展,达到发展经济、培育国力的目的。通过“经济外交”,扩大对东南亚的出口和投资,并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并附和美国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反攻大陆

日本各地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对《日美安保条约》示威游行。

1957年5月,岸信介首相出访缅甸、泰国、印度、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并访问了中国台湾地区。同年11月,又访问了南越、柬埔寨、老挝、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菲律宾。这是战后日本首相第一次访问东南亚、南亚、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的支持和苏联的默许下,1956年12月18日,日本成为联合国第77个会员国。1960年1月,日美签订了《日美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约定美国对日本负有防卫义务,驻日美军有义务维护远东地区和平与安全等。

由于新条约实际上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有可能将日本卷入因远东地区纠纷而引起的战争中。因此,社会党议员在国会内提出激烈的抵抗,反对国会审议、通过该条约。工人、学生和市民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反对日美新条约。但是,1959年5月,自民党主导的日本国会还是强行通过了新的“日美安保条约”。

画外旁白

1951年3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解除麦克阿瑟美国远东司令的职务,由李奇微将军接替。3月16日,麦克阿瑟离开日本。

当天,天皇到使馆为其送行,麦克阿瑟激动得泪流满面。他和天皇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前往机场的道路两旁,站着美国陆军士兵、水兵、飞行员和东京警察,他们直立持枪肃敬军礼。在仪仗队后面是站成四五排、成千上万的日本人,人人争着最后看一眼这位在杜鲁门总统下令扔下原子弹之后登陆日本本土、打败日本帝国军队、然后重建日本的历史名将。……吉田首相在欢送台上致谢词:“麦克阿瑟将军把我国从投降后的混乱和衰败之中挽救过来,并把它引上了恢复和重建的道路。是他在我们社会的各个部分扎实地培育了民主精神。是他为和平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他受到我国全体人民最为深切的尊敬和仰慕并非偶然。我们全国对他的惜别之情非我的言词所能表达。”

——杨大群《大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