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机关报,人民法院报初次尝试策划的第一篇编辑部文章发表于2009年2月18日。2010年的最后一天,人民法院报又策划刊发编辑部文章《感受风云际会把握时代脉搏》,对一年来全国法院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累累硕果进行全面盘点和解析。无论立足于阐释澄清还是盘点梳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人民法院报组织刊发任何一篇编辑部文章时都经过了一番周密筹划。......
2024-01-22
劳动法律关系中重大误解的认定——重庆一中院判决谢代义诉红宇摩擦公司劳动争议案[1]
案例编写人/闫信良[2]
[2012年8月2日第6版]
裁判要旨
当事人基于对法律关系的错误认识所为民事行为的效果,应当结合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所作意思表示的客观内容及意思表示产生的实际后果进行认定。
案情
2006年7月1日,谢代义与重庆红宇汽车配件厂(以下简称红宇配件厂)建立劳动关系,其后谢代义(乙方)与红宇配件厂(甲方)签订《研究生安置协议》,对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进行了约定,同时约定如甲方违反协议,赔偿乙方及配偶违约金20万元人民币。2006年10月,红宇配件厂与案外公司合资成立重庆红宇摩擦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宇摩擦公司)。2006年10月9日,谢代义与红宇摩擦公司及红宇配件厂签订《备忘录协议》,约定谢代义转入红宇摩擦公司工作,红宇摩擦公司将继续履行谢代义与红宇配件厂签订的《研究生安置协议》。2007年11月27日,谢代义与红宇摩擦公司签订《岗位合同》,其中明确谢代义系劳务输入在红宇摩擦公司工作的员工。2008年度的《岗位合同》期满后,谢代义不愿与红宇摩擦公司继续签订《岗位合同》。红宇摩擦公司综合管理部于2009年2月16日向谢代义发出《通知》,认为谢代义不符合重庆宇虹劳务有限公司劳务输入红宇摩擦公司员工的要求,因此不再为谢代义提供工作岗位,并停发工资,停止福利待遇。此后,谢代义未再到红宇摩擦公司处上班。2009年3月5日,红宇摩擦公司、红宇配件厂联合向谢代义发出《通知》,要求谢代义在收到通知后到红宇摩擦公司报到。2009年3月9日,谢代义向璧山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璧山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其仲裁申请。
仲裁后,谢代义起诉至重庆市璧山县人民法院,以红宇摩擦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及用工行为中存在违法行为为由,提出包括要求红宇摩擦公司支付违约金20万元在内等诉讼请求。
裁判
重庆市璧山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谢代义要求红宇摩擦公司支付20万元违约金等诉讼请求均是基于红宇摩擦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而提出,而红宇摩擦公司2009年2月16日向谢代义发出的《通知》并无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且之后红宇摩擦公司及红宇配件厂也书面通知了谢代义继续回红宇摩擦公司处上班,并且红宇摩擦公司此后仍在为谢代义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因此,谢代义认为红宇摩擦公司已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主张,不予采信。法院判决:一、确认重庆红宇摩擦公司与谢代义签订的竞业限制条款中对竞业限制期限超过2年的约定无效。二、驳回谢代义的其他诉讼请求。(www.chuimin.cn)
谢代义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谢代义与红宇摩擦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后,红宇摩擦公司于2009年2月16日向谢代义发出《通知》,以谢代义不符合重庆宇虹劳务有限公司劳务输入红宇摩擦公司员工的要求为由,明确表示即日起红宇摩擦公司不再为谢代义提供工作岗位,停发工资,停止福利待遇。该通知内容具有明确的解除红宇摩擦公司与谢代义双方之间关系的意思表示,且在红宇摩擦公司发出该通知后谢代义也实际未再到红宇摩擦公司上班,故红宇摩擦公司对双方关系的错误认识,并不影响该通知具有解除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效果。由此,应当认定自红宇摩擦公司向谢代义发出该通知后,双方劳动关系已实际解除。
2012年6月19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第二项;红宇摩擦公司支付谢代义包括违约金在内的款项共计245 313元;驳回谢代义的其他上诉请求。
评析
行为主体基于对法律关系的错误认识,作出的意思表示效果之认定,应当结合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及行为人由此作出的客观意思表示进行考察。一般而言,主观认识与客观的意思表示相一致,则会产生相应的意思表示后果。在主观认识与客观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情况下,主观认识错误可以区分为对客观事实的错误认识和对法律关系的错误认识。其中对客观事实的认识错误如果并非出自行为人本身的原因,在行为结果对其产生严重的不利益的情况下,则可以构成民法上的重大误解。与此相对应的是,一般而言,对法律关系的错误认识则不会构成民法上的重大误解,因为不管行为人对法律关系的性质作何理解,其作出行为的意思表示总是指向同一法律关系,而且意思表示的效力总是及于该实际存在的法律关系。此外,如果对法律关系的错误认识系因行为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也即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法律关系的性质,当行为后果对行为人不利时,行为人更不能以其对法律关系认识错误为由作为不承担相应行为责任的正当抗辩理由。
本案中红宇摩擦公司在和红宇配件厂及谢代义所签的《备忘录协议》中已经明确红宇摩擦公司继承了红宇配件厂与谢代义的劳动关系,并将履行红宇配件厂与谢代义所签的《研究生安置协议》,故其是知道或至少应当知道公司与谢代义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在此情况下,红宇摩擦公司向谢代义发出解除双方劳务关系的《通知》,该《通知》虽明确表示系解除劳务关系,但其中亦有公司不再为谢代义提供工作岗位、停发工资及福利待遇等内容。由此来看,红宇摩擦公司对解除与谢代义之间唯一存在的关系的意思表示是非常清晰的。故在双方只存在劳动关系,而不存在劳务关系的情况下,该通知只能达到解除双方劳动关系的效果。此外,从该《通知》发出后的实际后果来看,谢代义亦未再到红宇摩擦公司上班。可见,该《通知》不仅在客观上能够达到解除双方劳动关系的效果,而且实际上也解除了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
关于红宇摩擦公司后来又向谢代义发出《通知》,要求谢代义回红宇摩擦公司上班的问题,如上所述,由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在被红宇摩擦公司解除后已经成为一个既成事实,故红宇摩擦公司该《通知》不能达到否认前一《通知》实际已解除双方劳动关系的效果。因为基于劳动关系的合意性特征,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已实际解除的情况下,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不能因其中一方的单方行为而自动恢复。
【注释】
[1]本案案号: [2009] 璧法民初字第03162号; [2012] 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0595号。
[2]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一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机关报,人民法院报初次尝试策划的第一篇编辑部文章发表于2009年2月18日。2010年的最后一天,人民法院报又策划刊发编辑部文章《感受风云际会把握时代脉搏》,对一年来全国法院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累累硕果进行全面盘点和解析。无论立足于阐释澄清还是盘点梳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人民法院报组织刊发任何一篇编辑部文章时都经过了一番周密筹划。......
2024-01-22
个人专栏评论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发端于18世纪初英国早期报纸出现之际。大约在19世纪初,一部分英国文学界人士开始在报刊上定期撰写随笔、小品文等,一般认为,这是个人专栏评论的发轫。......
2024-01-22
美国曾有学者将报纸编辑的工作比喻为“多元化角色”。其实,除了主持日常的编辑室内部的运行和管理之外,美国报纸的总编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对外搞好“外交”。三在这里,特别值得一说的是编辑们对报纸读者的“外交”。在美国,报纸的编辑们在自己的报上向读者致公开信是极为平常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报纸运作中的“惯例”。结果,报纸的总编辑又出面与包括城市市长在内的相关人员会谈。......
2024-01-22
网络媒体应运而生,并日渐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那些起初并不在意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媒体很快吃惊地发现,曾经牢不可破的强势地位正在受到网络媒体的强烈冲击:读者移情别恋,开始习惯于从网络媒体获取新闻;广告商转移阵地,把大量的广告投向网络媒体。“是的,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美国很多传统媒体都在裁员,《纽约时报》裁减了100名员工。”......
2024-01-23
我提出,今年的两会专刊要在往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首先应为专刊想一个名字,要明白响亮、庄重大气。李飞建议专刊的名字就叫“大会堂”,并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拉上闫勤,策划、设计了报头、刊头和栏花,对两会专刊进行了新的创意包装。......
2024-01-22
大丰法院敢于为人之先,主动拓宽司法服务职能,走出了一条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这一做法有助于基层组织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提高预警防范能力,堪称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着好棋。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决不是人民法院的份外事。大丰法院的“平安月报”,找准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和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值得肯定和推广。......
2024-01-19
人物出场,当亮相精彩,给人以深刻印象。如何让人物刚一亮相,就能够“亮”起来?其短处在于,只是体现人物事迹或性格中的某一点,比较“片面”。因人而异,综合运用“评”法,如透视镜,透过人物事迹,把作者对人物精神的看法和报道意图直接表达出来,旨在达意;“述”法,如广角镜,梳理出人物事迹全景,概要简述,旨在状貌;“画”法,则如显微镜,抓住人物事迹中的某一场景,或工笔,或简笔,传达人物神韵,旨在传神。......
2024-0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