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的国王张榜求贤准备选一个诚实的人,为他征款收税。聪明的谋士指着那个正在翩翩起舞的人说:“陛下,这就是您要找的诚实人。”因此,不敢跳舞的人就不是诚实的人。所以,建议父母在讲这类故事的时候,加上列宁、华盛顿受到惩罚的结尾,这样不但强化了孩子的诚信意识,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
2023-12-03
1903年,杰克·伦敦写下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野性的呼唤》。这部长篇冒险小说以一只名叫巴克的大型杂种狗为主角,讲述了它历经磨难的故事,这本书一度被誉为世界上读得最多的美国小说。小说里体现的主题——推崇战胜敌人后而存活所需的力量与勇气,一直是杰克·伦敦创作的核心思想。
同年,杰克·伦敦还出版了另一本书《深渊的居民》。他深入英国伦敦民间,对贫困和苦难进行调查,书中记录了这位现实主义作家在伦敦东区与穷人共同生活的80多天。显然,这本书并不及《野性的呼唤》那般闻名,但几年以后,杰克·伦敦却说这是他最爱的作品。“我写的所有书里,没有其他任何一本书所耗费的心力比得上《深渊的居民》。”
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记述,杰克·伦敦并不是记录伦敦穷人生活的第一人。此前,这个主题已经吸引了很多记者和改革者,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9世纪英国社会调查的先驱亨利·梅修,以及曾写下《双城记》的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然而,杰克·伦敦比他们走得更远。为了更好地体验穷人的生存环境,他甚至换了油乎乎的贫民着装。
这位作家同时拥有记者的身份,崇尚眼见为实。“比起那些未曾亲眼所见的人,或者那些虽然看到但却没有深入调查的人的描述,我更愿意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在《深渊的居民》一书引言里,杰克·伦敦写道。
《深渊的居民》出版一年以后,杰克·伦敦已经凭借几部作品成名,他在那一年获聘成为战地记者,到中国、朝鲜等战地采访日俄战争。1906年,地震对他的家乡旧金山造成巨大的破坏,他留下了新闻名篇《旧金山毁灭了》。
在40岁因服用麻醉药品过量而去世之前,杰克·伦敦一共写了50多本书。短暂的一生里,他是作家,是记者,也是冒险家:青少年时期,他十三四岁就曾辍学,在淘金热中爬上货运车去寻找财富;1904年,他在战事前线几乎是出生入死,自讨苦吃地进行战地采访;1907年,他乘坐一艘蹩脚的帆船“蛇鲨”号,开启了横跨南太平洋的航行。
以小说扬名,杰克·伦敦在现实当中身体力行。他的很多作品都投射着个人亲身经历的影子。从北极的阿拉斯加荒原,到南太平洋的广袤海域,从日俄战场的战争前线,到欧洲贫民区里的生活,都有他的身影。他的很多小说,如果细致查看背景,都是取材于杰克·伦敦人生的真实体验。
同很多知名作家一样,杰克·伦敦是一个海洋文学的推进者。他在海洋上证明自己的存在,他在捕鲸船上的表现赢得老手们的敬佩,他对大海有独到的感情。他甚至靠着自己的驾船本领驶进黄海,沿着海岸在严寒和风涛里航行数个日夜,前往朝鲜战场采访。在研究这位作家的学者看来,1907年驾驶“蛇鲨”号航行南太平洋的经历堪称他一生中最张扬的时刻。与这些经历相匹配的是,他也留下了《海狼》这样驰名世界的海洋文学作品。
但相比杰克·伦敦的记者、作家、水手身份,他的摄影师身份或许更不为人所熟悉。在最初的《深渊的居民》一书里,他其实已经小有展现。出版商收到的不仅是杰克·伦敦的手稿,还有照片。这些照片是由杰克·伦敦用他的柯达相机拍摄,他用文字,也用影像,给贫穷绘制了一幅幅真实的脸谱。事实上,有人统计,从1900年至1916年,他拍摄了超过1.2万张照片——在那个年代,这个数目令人难以置信。(曾鼎)
1906年,旧金山海湾,杰克·伦敦正在拍摄“蛇鲨”号船只骨架。后来,他正是乘坐着这艘船只,穿越了浩瀚的南太平洋。和很多知名作家一样,杰克·伦敦是一个冒险家,也是一个海洋文学的推进者。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很多人借此累积了迄今令人称羡的财富,作家们则在文化上承先启后,将海洋文学推向近现代的另一高峰,包括梅尔维尔的《白鲸记》、杰克·伦敦的《海狼》、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是驰名全球的海洋文学作品。
1902年,人们正在排队领取早餐券。身为一名记者,杰克·伦敦秉持调查精神,在1902年8月抵达伦敦后进行调查写作,9月底他就基本完成了《深渊的居民》一书。书里记载下了他在伦敦东区当地观察到的诸多实情,例如居民的住房问题;救济院、临时收容所、游民食堂等地方的真实状况;伦敦游民于夜里不能在街头睡觉的残酷法律规定;还有工人沦落血汗工厂、薪资微薄、天天挨饿、酗酒,最后走向自杀的社会问题等。杰克·伦敦一度化装成流落英国的美国穷水手,和伦敦的城市贫民共同生活。他用文字和相机记录下20世纪初大英帝国繁荣背后的阴暗一面。有后世学者评论,《深渊的居民》是一本关于百年前英国的“社会病理学全书”,对于了解现代社会的种种沉疴仍有极大帮助。(www.chuimin.cn)
1904年,满洲,安东市港口(今辽宁丹东市),杰克·伦敦在这里报道日俄战争。在战事的前线,杰克·伦敦发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报道和照片,声名大震。汇总各方的叙述可知,他曾接受美国赫斯特报系的聘请,去远东采访日俄战争,想搭上一艘从日本开往朝鲜的船去前线,却被日本警察当作俄国间谍抓了起来。被释放后,他搭一艘汽艇到了朝鲜,又费尽周折,最终靠着自己的驾船本领驶进黄海,在严寒和风涛里沿着海岸航行了数个日夜,前往战事前线采访。改在陆路行进时,他又连续几个星期马背急行军,到达了当时战地记者所能够到达的战事最北点。结果在朝鲜,他第二次被日本人投入了监狱。在如此跌宕起伏的采访和旅行当中,杰克·伦敦对严酷的生活势必有切身的体会。
1906年,美国旧金山Kearny街道,地震破坏后的场景。4月18日凌晨5时12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旧金山被一场大地震化为废墟,随后袭来的大火又将整座城市几乎化为灰烬。这场灾难摧毁了旧金山的无数街区和建筑,40万旧金山人口当中至少超过20万人无家可归。杰克·伦敦当时住在旧金山的远郊,他事后赶赴城里,写下了关于这场地震的报道名篇《旧金山毁灭了》:“它的工业区荡然无存,它的商业区荡然无存,它的居民区亦是荡然无存……在地震袭来的一个小时之后,旧金山升腾起一座浓烟和烈火筑成的高塔,即使在一百英里以外也能看得见它。三天三夜之后,这座高塔依然在天空中摇摆不定,它将太阳变成红色,将天空变成深灰色,将大地笼罩在昏暗之中。”
1902年,无家可归的妇女在英国Spitalfields花园里睡觉过夜。在外过夜的人们常常挤在同一条凳子上,一起取暖。杰克·伦敦因睡在街上的“老人、年轻人、各式各样的人和小孩儿”的数量而震惊。在著作《深渊的居民》里,杰克·伦敦在“夜景”一章里生动地写下他对于伦敦东区的观察:东区就像个动物园,我的确看到许多穿着衣服的两脚生物,三分像人,但是七分像动物,再加上一些身穿铜扣衣服的管理员(即警察),就是我看到的完整景象了——他们是来管理秩序的,唯恐那些动物叫嚣得太过凶猛。
1907年,杰克·伦敦拍摄的夏威夷摩洛卡伊(Molokai)岛,悬崖海畔,御马而行。从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上看,夏威夷群岛是地球上最远离其他陆地的一组岛屿,它的东岸距美国加州约三千八百多公里;北部距离日本约六千多公里;南部接近菲律宾群岛,但也有八千多公里远。很多作家都迷恋此地。马克·吐温1866年访问过夏威夷,他晚年写道:“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像夏威夷那样使我迷恋、终身难忘。”杰克·伦敦在1907年访问夏威夷,他也这样感叹:“爱美人,需谋其面;爱佳景,要身临其境;美人未必投怀,但夏威夷总是让人一见钟情。”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些昔日作家的话仍在验证,夏威夷仍是美国游客最频繁去的度假胜地之一。
1907年,法属波利尼西亚马克萨斯(Marquesas)群岛的重要岛屿努库希瓦(Nuku Hiva)岛上的土著。在研究杰克·伦敦的学者看来,1907年驾驶“蛇鲨号”航行南太平洋的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张扬的时刻。据称,最早勾起他对太平洋海岛憧憬之情的是梅尔维尔等人的航海小说。然而,伦敦亲眼所见的太平洋岛群,包括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的人文景观,很多跟他幻想中的大相径庭,他在文字中也流露出失望和惋惜之情。杰克·伦敦的作品也被后世评论者认为,其与自然主义挂上了关联,作家对遭到破坏的自然有着深切的关怀倾向。
1908年,瓜达尔卡纳尔岛,位于西南太平洋,这是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美国冒险家和电影导演马丁·约翰逊(Martin Johnson)和当地土著合影,他也是杰克·伦敦环球旅行所乘坐的“蛇鲨”号船员中的一员。1911年,杰克·伦敦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冒险》,以洋洋洒洒的笔触,描写了所罗门群岛上的一个椰子种植园。《冒险》的体裁虽是小说,但在背景上却被认为几乎没有任何虚构成分。杰克·伦敦的探险经历为这位作家提供了很多难得的写作素材。
□ 图片编辑 丁大伟
□ 文字编辑 孙杨
□ 美术编辑 虎妹
有关香港凤凰周刊2016年第31期:鲁迅密码的文章
某国的国王张榜求贤准备选一个诚实的人,为他征款收税。聪明的谋士指着那个正在翩翩起舞的人说:“陛下,这就是您要找的诚实人。”因此,不敢跳舞的人就不是诚实的人。所以,建议父母在讲这类故事的时候,加上列宁、华盛顿受到惩罚的结尾,这样不但强化了孩子的诚信意识,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
2023-12-03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从1900 年起连续发表和出版了许多小说,讲述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故事,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之罪恶。对数学颇有研究的杰克·伦敦在其小说里叙述了一道趣味数学题:某人乘坐5 条狗拉的雪橇从斯卡洛维伊赶回营地。故到达营地的时间迟了2 昼夜。小说未给出问题的答案,也许是故意留给读者思考。该问题条件较多,数量关系较为复杂,不少读者最初可能抓不住解题的关键。故只要求出全速行进速度,问题就解决了。......
2023-11-23
柯芬园摇身一变,成为当今伦敦最时髦的购物地点之一。说起柯芬园的历史,这处12世纪时的西敏寺果园,当时被称为“修道院和女修院的花园”,后来亨利八世在16世纪中叶将它授予贝德福伯爵。到了20世纪60年代壅塞的交通引发问题,于是昔日的市场迁到了西南方5公里远处的新市场,而原本的旧市场主要建筑则在1980年时以商场的方式重新对外开放,使得柯芬园摇身一变,成为当今伦敦最时髦的购物地点之一。......
2023-10-26
截至2011年,伦敦有817万常住居民,且人口数量呈逐年攀升趋势,每年的游客数量在2000人以上。伦敦拥有全英国大部分的文化艺术资源,即使英格兰艺术协会有意识地调整伦敦地区的资助比例,伦敦仍被认为是英国文化中心,以及驰名世界的文化中心。这些剧场因纯商业运作,自负盈亏,而被认作是伦敦典型的商业剧场。因此,在伦敦,历史可追溯到上百年前的剧场并不在少数。......
2023-10-20
在第一时间,我去掉了水印。摄影家本人都没有加上水印,我作为转载者加上自己的水印,岂不是很混蛋的事情?有,《女友》和《故事会》,也都销量惊人,横扫一切报刊亭。水印能保护传统媒体形态的公众号,保护它们的内容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持续获得用户。这种共同成长,共同存在的感觉,是和传统媒体以及传统网络媒体所完全不同的。我当然有我的水印,而且这个水印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
2024-01-23
第一节 光的基本特性光是摄影的基础,它不仅能满足摄影的照明和感光材料的曝光的需要,在摄影表现中,它还是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段。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4.光比光比是指被摄物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差别。光比的这种“刚”性和“柔”性取决于照明光束的方向、光源和被摄物体的相对大小及两者之间的距离、主光与辅光之间的强度之比等因素。辅助光,简称辅光,是除主光之外的一切照明光线。......
2023-07-21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很容易混淆,似乎两者兼而有之,有人说纪实摄影无非是把新闻拍成组照,而新闻摄影就是从纪实摄影里挑出的单幅,这种解释过于狭隘。新闻摄影是在纪实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闻摄影必须是纪实的,但纪实摄影不一定构成新闻的价值。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拍摄技法基本相同,但纪实摄影更倾向于抓拍。新闻摄影是报道社会上新近发生的所有事件,而纪实摄影则是表达摄影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真切感受。......
2023-09-01
第一节 认识摄影摄影既是一门高雅的空间艺术,又是历史瞬间的永恒记忆。方寸之间,记载着一幕幕自然景点和生活画面,让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自身。1.认识功能摄影记录了自然和社会现象,使人们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认识客观自然和人类社会。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图1-3《饥饿的苏丹》3.审美功能摄影如同绘画一样具有审美功能。......
2023-0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