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大曲白酒生产技术:发酵食品生产及管理

大曲白酒生产技术:发酵食品生产及管理

【摘要】:子任务三大曲白酒生产技术大曲酒是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经固态发酵和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酒,具有原料常压蒸煮;生产间歇、开放式;多菌种混合适温发酵;以糟调节淀粉浓度、酸度;采用传统蒸馏设备,手工操作,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图3.5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流程3.配料、拌料母糟是高粱粉用量的4.5~5倍,稻壳为25%~30%。

子任务三 大曲白酒生产技术

大曲酒是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经固态发酵和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酒,具有原料常压蒸煮;生产间歇、开放式;多菌种混合适温发酵;以糟调节淀粉浓度、酸度;采用传统蒸馏设备,手工操作,生产周期长等特点。

大曲酒生产分为清渣和续渣两种方式,清香型大曲酒多采用清渣法,浓香型大曲酒多为续渣法,生产中又根据原料蒸煮和酒醅蒸馏时的配料不同,分为清蒸清渣、清蒸续渣和混蒸续渣等工艺。

一、浓香型大曲酒

浓香型大曲酒是典型的混蒸续渣工艺酿造的,酒的香气主要来源于优质的窖泥和“万年糟”。其生产形式主要有老五甑法(以洋河大曲、古井贡为代表)和万年糟续渣法(以泸州老窖为代表)。万年糟续渣法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五粮液、剑南春为代表的浓香五粮型(由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酿制的),采用跑窖工艺,即将这一窖的酒醅经配料蒸粮后,装入另一窖,一窖撵一窖进行生产。二是以泸州老窖、全兴大曲为代表的浓香单粮型(主要用高粱),采用原窖法工艺,即发酵酒醅在循环酿制中,每一窖的糟醅经原配料、蒸馏取酒后又回到本窖池中。

泸州老窖特曲的工艺特点是:混蒸混烧,肥泥老窖,万年糟。发酵好的粮醅称为母糟,母糟配粮后称为粮糟,粮糟发酵后蒸得到的酒称为粮糟酒。母糟不配粮蒸酒称为红糟,红糟蒸得的酒为红糟酒,红糟蒸酒后,不加水只加曲作为面糟用,多次循环发酵的母糟称为万年糟。

(一)泸州老窖特曲制酒生产工艺流程(如图3.5所示)

(二)酿酒工艺

1.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1)选用颗粒饱满、无霉烂、无虫蛀、无杂质、无农药污染的优质高粱。

(2)原料经除尘、除杂、除石、除铁后,进行粉碎,每粒高粱破碎成4~6瓣即可,高粱粉碎度以通过20目筛孔的量占85%左右为宜;大曲粉碎度以通过20目筛孔的量占70%,余下的能通过0.5cm的筛孔为宜;稻壳清蒸30~40分钟,出甑晾干,使其含水量在13%以下,备用。

2.开窖

(1)取窖泥:用铁铲将窖面上的窖皮泥取下,将窖皮泥上黏附的糟子刷净后,撮到窖泥坑内。

(2)取酒醅:先取面糟,取出后堆成园堆,拍紧,并撒上一层稻壳,单独蒸酒后丢糟;接着取红糟,又另起一堆,取到出现黄水时,停止取母糟,把取出的母糟刮平,拍紧撒一层稻壳。

(3)滴窖:在窖中央或窖边挖一个坑,深至窖底,并随时将坑内的黄水舀出来。滴窖4~6小时,一般醅料水分在58%~59%时,滴窖结束。然后继续取母糟,取完后,拍紧撒一层稻壳。

img63

图3.5 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流程

3.配料、拌料

母糟是高粱粉用量的4.5~5倍,稻壳为25%~30%。配料时先将母糟刮平后,先倒入高粱粉,拌和一次后再倒入稻壳,并连续拌两次,要求拌散、和匀、无疙瘩,不可将稻壳和高粱粉同时倒入母糟中。拌料要低翻快拌,次数不可多,时间不可过长。拌好后堆置30~35分钟,此过程为“润料”。

4.装甑蒸酒、蒸粮

由于在发酵窖内同时又粮糟、面糟等,所以蒸酒、蒸粮的顺序为先蒸粮糟,再蒸红糟,最后蒸面糟。

(1)设备:装甑前先检查底锅水是否洁净,甑箅和底锅要有一定的距离,在铺好的甑箅上撒一层稻壳并打开蒸汽阀门

(2)装甑:要做到轻、松、匀,探气装甑,轻倒打散,不压汽、不跑汽,穿汽均匀,边高中低。装甑时间35-45分钟。装甑后盖上甑盖,接好过汽筒,准备好接酒桶。

(3)蒸酒:截取酒头0.25~0.5kg,用于回窖发酵,或作调香酒,再接取原酒,分级入库。断花时截取酒尾,用于下一甑复蒸。流酒温度35℃左右,流酒速度3~4kg/分钟,流酒时间40~50分钟。

(4)蒸粮:蒸酒完毕后,再继续蒸1小时,将新高粱蒸煮熟透,要求内无生心,外不粘连。每蒸完一甑,清洗一次甑底锅。

5.打量水

粮糟出增后,立即刮平,加75℃~80℃热水,要撒开泼匀,当量水泼到应加水量的60%~70%时,用扒梳挖翻一次再泼剩下的量水,泼完后略微挖松扯薄,具体加量水的多少,以控制入窖水分在55%左右为宜,窖底的一甑不加量水。

6.摊晾、下曲

将粮糟均匀摊平在晾糟机上,用鼓风机通风降温至下曲温度,冬天17℃~20℃,夏天低于室温2℃~3℃,窖底一甑可高3℃~5℃。加入规定量的大曲粉,冬天20%,夏天19%~20%。用绞笼搅拌均匀后入窖。

7.入窖发酵

入窖前,先在窖底撒上大曲粉1~1.5kg,入窖温度,春冬季品温17~20℃,夏秋季20℃~27℃或略低于室温2℃~3℃;入窖水分55%左右;入窖酸度pH1.8~2.5;入窖淀粉浓度15%~16%。入窖后适当踩紧刮平,盖上蔑席或撒稻壳,敷抹窖泥,再盖塑料布,四周敷上窖泥。发酵初期每天检查窖温及封泥状况,5~6天后至20天前可隔几天检查一次,发现窖泥干裂要及时补敷窖泥。发酵时间45~60天。

8.新酒入库贮存、勾兑

(1)新酒贮存:新酒入库后立即进行一次评定,分级、分类并做好记录,建立卡片。卡片上内容有:产酒日期、生产车间、班组、窖号、酒度、重量、质量品评评语等。贮存时间1年以上。

(2)勾兑:在贮存期,对香味特征、风格比较接近,入库时间接近的几坛或几池酒适当合并搅拌均匀,再贮存一段时间进行小样勾兑,小样勾兑前对各级、各类酒逐一品尝,做好记录,进行分组。然后按级、按类取样进行小样勾兑,形成酒体,初具风格。勾兑总量控制在500kg左右。小样勾兑好后摇匀,放置过夜后与成品质量标准酒样对照,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大样勾兑。大样勾兑就是按小样勾兑的比例及先后顺序放大操作。先勾好基础酒,再勾调味酒,搅拌均匀与标准酒对照品评,符合要求后再贮存一个月,即可包装。

(三)浓香型白酒的质量标准

1.感官要求(如表3.1所示)

表3.1 浓香型白酒感官指标

img64

2.理化指标(如表3.2所示)

表3.2 浓香型白酒理化指标

img65

3.卫生指标

按GB 2757—1981执行。(如表3.3所示)

表3.3 浓香型白酒卫生指标

img66

二、酱香型大曲酒

酱香型酒生产采用超高温制曲、凉堂、堆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石窖或泥窖发酵;原料高梁从投料酿酒发酵开始,需经8轮次,每轮次1个月分层取酒,分别贮存3年后,才能勾兑成型。酱香酒香味丰富且各种芳香物含量都较高,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

(一)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3.6所示)

(二)制酒操作工艺

1.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1)选择新鲜、颗粒饱满均匀,无霉烂、无虫蛀、无农药污染的糯高粱。

(2)高粱粉碎前先进行排杂、除石、除铁处理。

(3)粉碎机必须清扫干净,按工艺要求调整好。

(4)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对高粱和大曲进行粉碎,高粱的粉碎度为整粒与碎粒之比是8∶2。

2.下沙(第一次投料)

(1)润料、配料:在每年重阳节过后开始第一次投料,将粉碎后的高粱,先用90℃热水润料,边泼热水边拌料,加水量51%~52%,时间4~5小时。润料后加入5%~7%上一年最后一次发酵后未蒸酒的优质母糟拌匀。

img67

图3.6 酱香型大曲酒的工艺流程

(2)蒸煮:又称蒸生沙,先在甑箅上撒一层稻壳,然后将拌匀的配料上甑,见汽撒料、轻倒打散。装甑完毕,盖上甑盖,接好过汽筒,准备好接酒桶。上甑时间1小时以内,圆汽后蒸料2~3小时。此次蒸出的酒量少质差,不能入库,用于回甑底重蒸或者泼窖。

(3)出甑摊晾下曲:将甑放到摊晾的位置进行卸料出甑,并泼洒80℃的热水补充蒸发掉的水分。快速将醅料温度降低到32℃左右,并加入酒精浓度为30%(体积分数)的尾酒拌匀后,再加入大曲粉,下曲量为总用曲量的10%左右,注意低撒扬匀,拌合均匀。

(4)堆积发酵:将拌合均匀的醅料收堆,堆积高度视季节而定,冬季堆高、夏季堆矮。堆积时间4~5天,顶部堆积品温45℃~50℃。

(5)入窖发酵:将堆积发酵后的生沙酒醅加入尾酒2.6%左右拌匀后入窖。入窖前先在窖壁和窖底泼洒适量尾酒,然后再入醅料,入窖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厚度在4cm左右。封窖后,要经常检查封泥表面的情况,不应有裂缝,覆盖物不能生霉。

入窖水分42%~43%,入窖淀粉浓度32%~33%,入窖酸度0.9,入窖酒度1.6%~1.7%(体积分数),发酵时间30~33天。

(6)出窖(又称起窖):起窖时根据甑桶容积的大小,需要蒸多少就挖出多少,必须做到随时起窖随时蒸馏。当起到窖内只剩一甑配料时,及时准备好需要回窖发酵并已堆积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刚挖完,立即将堆积酒醅入窖,切勿使窖底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2.糙沙(第二次投料)

(1)粉碎、润料:高粱粉碎度是整粒与碎粒之比7∶3;润料操作与下沙相同。

(2)配料:将润料后的新料与刚起窖的发酵成熟的酒醅以1∶1的比例拌合均匀。

(3)蒸酒蒸粮:装甑前先检查底锅水是否洁净,甑箅和底锅水面要有一定的距离,然后将活底甑吊到正位上,在甑箅上撒一层稻壳并打开蒸汽阀门,开始装甑。装甑时要轻、松、匀,探汽装甑,轻倒打散,不压汽、不饱汽、穿汽均匀,边高中低。装满甑后盖好甑盖,接好过汽筒,准备好接酒桶。蒸得的酒称为生沙酒,不作原酒入库,而是全部泼回醅内加曲入窖发酵,也称“以酒养窖”。蒸酒结束后接着蒸粮。蒸酒蒸粮时间4~5小时。

(4)出甑、摊晾、下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以及出窖的操作与下沙相同,工艺条件是

①摊晾下曲:摊晾至32℃,下曲量为总用量的12%左右。

②堆积发酵:堆积时间4~5天,顶部堆积品温45℃~50℃。

③入窖发酵:入窖水分47%~48%,入窖淀粉浓度34%左右,入窖酸度1.5,入窖酒度6%(体积分数)左右,发酵时间30~33天。

3.熟糟操作(不再投新料)

(1)蒸糟沙酒(1次酒):出窖操作与下沙相同,蒸酒操作与糙沙相同。流酒温度35℃左右,加曲量为总用量的12%,最后一轮加8%~10%。(www.chuimin.cn)

(2)出甑、摊晾下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出窖蒸酒的操作与糙沙相同,第三轮次蒸出的酒叫做2次酒,依次称为3次……7次酒。

翻拌后堆积工艺要求:堆积时间4~5天,顶部品温45℃~50℃。

4.新酒贮存

新酒入库经品评分级、分型、建立卡片,将各轮次蒸出的酒、各个发酵窖池的酒醅蒸出的酒、各个发酵窖池的上、中、下层发酵酒醅蒸出的酒以及不同等级的酒分开贮存。贮存期间,随时检查酒质变化情况,做适当的合并,并且随时检查贮酒容器的密封情况,防止酒损增加。

新酒入库贮存:贮存时间3年以上。

5.勾兑、包装

先进行小样勾兑,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根据小样记录按比例放大,即大样勾兑。符合要求后再贮存一年,经理化检验和品评合格后进行包装。

(三)酱香型大曲白酒的质量标准(如表3.4所示)

表3.4 酱香型大曲白酒的质量标准

img68

续表

img69

三、清香型大曲酒

清香型白酒又称汾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以汾酒为代表。清香型大曲所用高梁和辅料都经过清蒸处理,将经蒸煮后的高梁拌曲放入陶瓷缸,缸埋土中,发酵28天,取出蒸馏。蒸馏后的醅不再配入新料,只加曲进行第二次发酵,仍发酵28天,糟不打回而直接丢糟。两次蒸馏得酒,经勾兑而成。清香型大曲酒风味和质量特点为清香纯正、余味爽净。主体香为醋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一)汾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3.7所示)

img70

图3.7 清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流程

(二)制酒工艺

1.原料的选取与处理

(1)选择颗粒饱满、无霉烂、无虫蛀、无杂质、无农药污染的优质糯高粱。

(2)粉碎前必须对高粱除尘、除杂、除石、除铁。

(3)粉碎机在使用前需清扫干净,检查是否正常,并调整开口度。

(4)高粱破碎成4~8瓣/粒。其中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占25%~35%,整粒高粱不超过0.3%。

(5)大曲有清茬、红心和后火三种中温大曲按比例混合使用,一般是清茬:红心:后火=30%:30%:40%。

大曲的粉碎度控制为:大渣曲粉,粉碎成大者如豌豆,小者如绿豆,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不超过55%;二渣曲粉,粉成大者如绿豆,小者如小米,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为70%~75%。

(6)稻壳清蒸除杂。

2.润糁

将粉碎后的高粱(红糁)加入原料量的55%~65%的热水,水温为夏季75℃~80℃,冬季80℃~90℃,多次翻拌后堆积20~24小时,堆积初期,可用苇席或麻袋等物覆盖料堆,每隔5~6小时翻拌一次,如果糁皮干燥,及时补加2%~3%的热水。

3.装甑蒸料(蒸糁)

上甑前,先煮沸底锅水,在甑箅上撒一层稻壳或谷壳。上甑时要见汽撒料,装匀上平。圆汽后,在料面上泼60℃的热水,称为“加闷头浆”,加量为原料量的1.5%~3%。蒸料时间以装甑算起80分钟,蒸料时,可将辅料装在红糁上面一起清蒸,清蒸的辅料当天用完。

4.出甑加水

蒸熟的红糁出甑并摊成长方形,泼入原料量的30%左右的冷水(18℃~20℃的井水最好),翻拌。

5.扬冷加大曲

通风晾渣。使醅料温度降到比入缸温度高2℃~3℃(冬季),其他季节散冷到与入缸温度相同,加曲量一般为原料量的9%~11%,可根据季节、发酵周期等加以调节。加曲温度一般控制为:春季20℃~22℃,夏季20℃~25℃,秋季23℃~25℃,冬季25℃~28℃。

6.大渣入缸发酵

入缸前将埋在地下的陶瓷缸先用清水洗净,再用浓度为0.4%的花椒水洗净。入缸温度10℃~16℃,夏季越低越好,入缸水分52%~53%,最高不超过54.5%,入缸淀粉浓度30%以上;入缸酸度0.2左右。入缸完后,缸顶用石板盖严,再用清蒸过的小米壳封口,在石板盖上铺满稻壳保温。发酵时间为21~28天。

7.出缸蒸馏

把发酵成熟的酒醅从缸中挖出,加入原料重量的22%~25%的辅料(稻壳:小米壳为3∶1),拌匀后装甑蒸馏,装甑需严格做到“轻、松、薄、匀、缓”,不压汽,不跑汽,上汽均匀。并遵循“蒸汽两小一大”、“材料两干一湿”,缓期蒸酒,大汽追尾的原则。蒸馏时,控制流酒速度为3~4kg/分钟,流酒温度在25℃~30℃。每甑截酒头约1kg,酒度在75%以上,回缸发酵。接着蒸出的是大渣酒,当流酒的酒度降到30%以下流出的酒称为尾酒,回甑底重新蒸馏。流酒结束,敞口大汽排酸10分钟左右。

8.二渣入缸发酵

大渣蒸酒结束,视醅子的干湿,趁热泼入大渣投料量的2%~4%的温水于醅子中,水温35℃~40℃,称为“蒙头水”。随后挖出醅子,扬冷到30℃~38℃,加大渣投料量的9%~10%的二渣曲粉,拌匀,待品温下降到22℃~28℃(春、秋、冬三季)或18℃~23℃(夏季)时,入缸进行二渣发酵。入缸淀粉浓度控制在14%~20%,酸度1.1~1.4不超过1.5。水分控制在60%~62%,发酵期21~28天。

9.出缸蒸酒

发酵成熟的二渣出缸后,加少量小米壳,即可按大渣酒醅一样的操作进行蒸馏,截去酒头和酒尾,中段酒位二渣汾酒。

(1)取酒头:不凝结气体排出后,就开始流酒。初馏部分的0.5~1kg为酒头,摘取后单独存放交库作为勾兑调香酒,或者回窖底以酒养窖。

(2)摘取入库新酒(中馏酒):酒头摘取过后接着摘取中馏酒。以看花来掌握蒸酒过程中酒精浓度的变化。在“小清花”过后的一瞬间酒花消失,称为过花。过花后停止摘取中馏酒。

(3)摘取酒尾:过花后摘取的酒叫酒尾。此时开大蒸汽量,将酒尾追尽后,蒸馏结束。

10.入库贮存、勾兑、包装

大渣汾酒和二渣汾酒由质检部门化验品尝,合格后入库贮存,灌装前,将各种汾酒勾兑小样,送质量检查部门核准后,再进行大样勾兑,品评合格后进行灌装出厂。

(三)清香型大曲酒的质量标准(如表3.5所示)

表3.5 清香型大曲白酒的质量标准

img71

四、大曲酒的蒸馏操作

(一)装甑前的准备

1.设备清洗

检查底锅水是否洁净,若用煤灶直接烧火加热,应及时更换底锅水,清除悬浮物,水位和甑箅保持50~60cm的距离,若用蒸汽加热,最好还是在甑锅底放一定量的水,使进入锅底的蒸汽将水汽化,即用二次蒸汽对醅料进行加热。

2.混合配料

铺好甑箅准备装甑,将出窖的发酵酒醅运送至甑的附近,根据不同酿酒工艺,分别进行混合配料,一般为加入原料重量的22%~25%的辅料(由稻壳:小米壳为3∶1组成)。拌料操作要求醅料混匀,随时用铁锨和扫帚清除疙瘩,混合醅料松散无结块现象。

(二)装甑

1.装甑用汽

要做到“两小一大”。开始装甑,先在底锅箅子上撒一薄层辅料,打开蒸汽阀门,缓缓调节,用汽量要小,避免跑酒;随着料层增厚,上汽阻力加大,防止压汽,用汽量要大;甑面收口,因上下连通,用汽量要小。

2.装甑操作

用簸箕、木锨或铁锨等装甑工具将上述混合醅料逐层铺撒入甑内,注意保持醅料在甑内边高中低,相差2~4cm。甑内醅料要干湿配合,做到“两干一湿”,即甑底和甑面醅料宜干,可多用辅料;中间的醅料宜湿,减少酒精的损失。见汽盖料,即待甑内醅料表面呈白色雾状酒气时,迅速而准确地盖撒上一薄层醅料,要撒得准、轻、松、薄、匀、平,使酒气上得齐、不压汽、不跑汽。

甑内醅料由下而上直至装平甑口,放好醅墙后,(即装围边)立即将甑盖盖好,接上过汽管,并连接冷凝器,打开冷却水,放置接酒容器。

3.装甑用时

续渣法大曲酒一般是35~45分钟;清渣法大曲酒为50~60分钟。装甑太快,醅料相对压得太紧,高沸点香味成分蒸馏出来的太少;装甑太慢,则低沸点香味成分损失增多。同时,装甑时间也影响出酒率。

(三)蒸酒

1.蒸酒要求

(1)原则上要做到缓汽蒸馏,大汽追尾。对同量的酒醅,缓汽蒸馏流酒时间长,酒中的己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比例为1∶1.25左右,蒸馏效率高;而大汽蒸馏,流酒时间缩短一半,且酒中的己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比例为1∶3.87左右,蒸馏效率低。大汽追尾,是指蒸尽酒醅的尾酒,促进糊化,同时排出部分杂质。

(2)流酒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酱香型酒流酒温度可为35℃以上。

2.接酒操作

(1)排出不凝结气体,刚开始蒸酒时有一股不凝结气体排出。

(2)取酒头:不凝结气体排出后,就开始流酒。初镏部分的0.5~1kg为酒头,摘取后单独存放交库作为勾兑调香酒,或者回窖底以酒养窖。

(3)摘取入库新酒(中馏酒):酒头摘取过后接着摘取中馏酒。以看花来掌握蒸酒过程中酒精浓度的变化。在“小清花”过后的一瞬间酒花消失,称为过花。过花后停止摘取中馏酒。

(4)摘取酒尾:过花后摘取的酒叫酒尾。此时开大蒸汽量,将酒尾追尽后,蒸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