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马来西亚:锡克人的传统习俗

马来西亚:锡克人的传统习俗

【摘要】:3.锡克人的习俗锡克人原本生活在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落脚生根,却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的习惯,有着很强的民族特色。每年的4月13日是锡克人的新年,称为“瓦沙奇”,是锡克教徒最隆重的节日。包头比赛是锡克人举办的包头技术比赛,目的是使族人不忘传统,使男子的包头更显出锡克人的风采。每到新年,很多锡克人聚集在瓦圭那中共同进餐,这是锡克人的传统习俗。

3.锡克人的习俗

锡克人原本生活在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落脚生根,却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的习惯,有着很强的民族特色。

锡克人

锡克族的男子头上都包着厚厚的包头,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双眼深邃,给人一种强悍的感觉。锡克族的教规规定每位教徒都必须披戴头巾。锡克人包头巾很讲究,男头巾大约有2米以上。长长的头巾包在头上不仅要包裹得结实,还要有型有款、美观大方。女性佩戴的头巾很宽大,可以遮盖头部和双肩。锡克人极为看重自己的胡须和头发,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宝贝,要精心保养,长得越长越好。所以男人都蓄胡须,女人也以留长发为美。

每年的4月13日是锡克人的新年,称为“瓦沙奇”,是锡克教徒最隆重的节日。锡克人为自己的节日举行很多庆典活动,从新年的前两天上午庆祝活动就开始了。教徒们聚集在锡克庙里顶礼膜拜,开始长达48小时的诵经活动,将厚厚的一本长达数百页的经书背诵完毕时,新年正式到来。

在众多的庆典活动中,胡须、长发及包头比赛是最吸引眼球的比赛项目。长须比赛是评审者用皮尺一一测量参赛的阿星(对锡克男子的称呼),从他们嘴唇下的胡须根部一直量到胡须的顶端,最长者为胜。长发比赛则是锡克族妇女和小女孩参加的比赛项目,评审员用皮尺从发根开始量到发梢,最长者为胜。包头比赛是锡克人举办的包头技术比赛,目的是使族人不忘传统,使男子的包头更显出锡克人的风采。

锡克人

除了以上比赛外,在锡克人的庙宇瓦圭那中,设有特别大的炒锅,用来煮大锅饭款待众人。新年中,锡克妇女围坐在烤炉旁,只做一种传统的遮巴迪饼,为免离火太近,她们使用一把柄很长的铲子翻烤面饼。每到新年,很多锡克人聚集在瓦圭那中共同进餐,这是锡克人的传统习俗。(www.chuimin.cn)

锡克人很擅长武术,他们在表演武术时,头缠黑包头,身穿白短袖和黑色裤子,腰系黄绸带,赤足搏击。一旁有鼓手击鼓助威。欢庆新年时,他们都会以精湛的武术表演来助兴。

吉隆坡的洗都新镇有一个马来西亚锡克人中心,是每年锡克人举行隆重新年庆典的主要地方。从4月11日开始,一连3天举办各种庆祝活动。

马来西亚的三大民族,都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随着历史的脚步,逐步迁移到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并与这个地区的环境相融合,在这里落地生根。而在马来半岛上还有一些其他的民族,如马来半岛的原住民和伊班族、卡达山族、毛律族、卡达园族、龙古斯族和比达亚族等。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生活更加富裕,并且注重发展教育。这些少数民族比三大民族更早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并且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由于经历了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西方殖民者长达400多年的殖民统治,马来西亚同样存在着西方的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各种教派都建有多个传教团体,如浸礼会、基督教安息日会、长老会、路德会、圣公会、卫理公会等。其中卫理公会是基督教新教的最大组织。

信奉基督教与天主教的人,除了一部分华人外,还有葡萄牙人、荷兰人及其后裔、欧亚混血人、印度人当中的一部分。另外,在东马的沙巴州和沙捞越州,也有一些少数民族是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的。

马来西亚把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定为全国公共假期。圣诞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放假一天举国庆祝。此外,在东马的沙巴州与沙捞越州也将每年的4月10日“耶稣受难日”定为州属公共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