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解码中医经典:揭秘猜谜识药与换药方

解码中医经典:揭秘猜谜识药与换药方

【摘要】:“猜谜识药”与“换药方”的故事〖猜谜识浮萍〗在一个雨水充沛的日子,李时珍采药避雨来到一只船上。李时珍一看,药方上开的是“四君子汤”,共有四味中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李时珍再给财主切脉,看舌苔,发现病人症状属气虚,那位中医让他服“四君子汤”是对的。十五天,果然病除,更加佩服李时珍的医术高明,于时登门道谢,称李时珍的药方好,医术高。

“猜谜识药”与“换药方”的故事

〖猜谜识浮萍〗

在一个雨水充沛的日子,李时珍采药避雨来到一只船上。老渔翁和他的两个孙子接待了他。老渔翁为李时珍端来食物,李时珍也随身取出酒,招呼老人一起喝酒。交谈了一会儿,老渔翁对李时珍的身份便清楚了,他告诉李时珍:“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草药,能治身痒、癣疮。”

李时珍问:“它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性?”

“这种草长在水上,离我们很近。”老渔翁微笑着说谜语:

“天生灵芝本无根,不在山间不在岸。

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根青青漂水面。”

在一旁的大孙子接着唱了一首童谣:

“有根不带沙,有叶不开花。

最爱随风飘,江河都是家。”

小孙子也唱了一段儿歌:

“有根不着地,有叶不开花。

整日随风飘,四海就是家。”

“这三个谜语同一个谜底,你们祖孙三人考我!”

名家评说

四君子汤 源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等组成。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加减: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功效: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李时珍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看到一种水草在风吹雨打后依然团聚不散,飘飘游游,便指着水草说“就是它——浮萍”。(www.chuimin.cn)

〖巧换药方〗

据说,当时蕲州镇上一位生病的财主听到李时珍大名,便拿出当地另一位中医开的药方给李时珍看,说吃了没一点效果,请李时珍另开一处方。李时珍一看,药方上开的是“四君子汤”,共有四味中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李时珍再给财主切脉,看舌苔,发现病人症状属气虚,那位中医让他服“四君子汤”是对的。但看财主的表情,似难说服,告诉他药开对了也不一定信,李时珍思考片刻,给财主另开了一张处方,依然是四味中药:鬼盖、杨桴、伏兔、国老,连服半月。财主一见处方上的四味药名不一样,以为是什么药到病除的好药,兴高采烈吩咐仆人买来煎服。十五天,果然病除,更加佩服李时珍的医术高明,于时登门道谢,称李时珍的药方好,医术高。李时珍笑道:“其实我开的药也是‘四君子汤’,人参的别称叫鬼盖,杨桴也就是白术,伏兔就是茯苓,国老和甘草本是同一味药啊!”

中医小辞典

浮萍

【释名】浮萍为浮萍科植物紫背浮萍或青萍的全草。别名浮萍草、青萍、紫背浮萍、绿背浮萍。

【性味】辛,寒。

【归经】入肺、肝、脾、小肠经。

【功能主治】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克(鲜品15~30克);捣汁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研末撤或调敷。

【用药忌宜】表气虚而自汗,血虚肤燥,气虚风痛者忌用。

中医常识

◎人参: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鬼盖:其草背阳向阴,故曰鬼盖。(见《本草纲目》第十二卷)

◎白术:亦名山蓟、杨桴、桴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见《本草纲目》第十二卷)

◎茯苓:又名伏灵、伏菟、松腴、不死面,抱根者名伏神。(见《本草纲目》第三十七卷)

◎甘草: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见《本草纲目》第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