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探寻麦积山壁画艺术的巅峰时刻

探寻麦积山壁画艺术的巅峰时刻

【摘要】:西魏时期,壁画艺术达到了麦积山石窟的高潮,以127、135窟为代表,出现了专门以壁画为主体的大型窟龛,窟内预留出充足的空间,并创作出许多大幅的佛传、本生及经变画,其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构图严谨,技法纯熟,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北朝佛教故事画。

3.麦积山石窟的壁画

麦积山石窟以泥塑造像为主,现存壁画不多,总计约1000平方米。由于时代不同,壁画内容也发生着变化。北魏早期,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装饰性图案,作为窟内主尊造像的辅助部分,以衬托佛的庄严和神圣。北魏中期,窟龛一般较小,但形制更加规整,窟内顶部开始出现华丽藻井图案,四壁除彩绘尊像外,也开始出现反映佛教故事的经变画。北魏晚期,壁画内容进一步丰富,主要表现在窟龛顶部彩绘方面,窟内四壁则多绘弟子、僧侣、供养人及各种莲花,与影塑造像互相补充,很好地充实了壁面。西魏时期,壁画艺术达到了麦积山石窟的高潮,以127、135窟为代表,出现了专门以壁画为主体的大型窟龛,窟内预留出充足的空间,并创作出许多大幅的佛传、本生及经变画,其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构图严谨,技法纯熟,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北朝佛教故事画。同时,衬托窟龛造像的各种藻井图和装饰图案依然十分流行。北周时期,各种经变和本生故事画仍是窟内顶部的主要内容,四壁则彩绘大量千佛,在龛楣周围彩绘有许多精美的飞天、流云、火焰等装饰图案。另外,大量仿木构件上的彩绘纹饰也非常有特点。除传统壁画创作方式外,北周还发明了一种“薄肉塑”技法,它与壁画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使画面立体感更加强烈,颇具新意。隋唐时期,壁画不多,仅有少量经变画、佛说法图和供养菩萨像。宋元时期,除塑像得到较大规模修缮外,并无新的壁画创作之举。明清时期,东崖一带进行过较大修缮。因此,仅2、4、9、12等窟内保存有少量重绘壁画作品,明代价值较高的绘画艺术品则当属瑞应寺大雄宝殿东、西两壁保存的彩绘佛、菩萨、诸罗汉侍童图。(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