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小规格断路器的热分析优化

小规格断路器的热分析优化

【摘要】:三相断路器有三个极,这里分析一个极的发热。图5-10是由仿真结果获得的断路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各部分散出的分配比例,由图可以看出总的热量是3.10W,其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热量由对流散出,而一半以上的热量是由连接导线散出,由此可见,对断路器的热分析,必须考虑连接导线的作用。图5-7 电动机断路器图5-8 样机的模型图5-9 计算结果的导电回路温度分布图5-10 由仿真结果获得的各部分热量散失的分配比例

瑞士Rockwell公司的Frei和Weicher对电动机断路器进行了热分析[4],图5-7为额定电流为25A的断路器单极结构图,它的导电回路包括进出线端、静触头和桥式动触头、热元件和冲击电磁铁线圈。三相断路器有三个极,这里分析一个极的发热。在建立仿真的模型时,对操作机构作了简化,因为它是由几个形状复杂的小零件组成,并且本身并不是热源,仿真时用一个简单的几何体来代替,考虑到这些零件是由金属、塑料所组成,并且包括不少容积的空气,因而其热导系数取三种材料的加权平均值,考虑到金属的热导系数为12~38Wm-1K-1,塑料为0.09~0.33Wm-1K-1,空气为0.025~0.035Wm-1K-1,取平均值为0.1Wm-1K-1

仿真模型的传热作用如图5-8所示,由于小规格的电动机断路器内部空间很小,忽略机壳内的辐射和对流,仅考虑各部分的传导,即金属导体部分(CD1),塑料部分(CD2)和空气部分(CD3),在外表面的散热则同时考虑对流(CV)和辐射(R)。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上述断路器的热分析,采用第三类边界条件,同时考虑表面的对流和辐射,若断路器是安装在开关柜上,多台并列,对散热表面仅需求上下面和前端面,若单独安装则还需计算三相开关的两个侧面,如5.5节所示,按国家标准规定的连接导体,也作为边界条件处理。计算中考虑了导热系数和电阻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计算获得的沿导电回路温度分布如图5-9所示,由图可看出,双金属片顶端是有最高温度,由于双金属片和冲击电磁铁两个热源作用,靠近这两个热源的进线端静触头温升较出线端静触头的温升高。图5-9中仿真曲线和实验曲线的对比,也说明仿真结果有相当的准确性,但图中简化的仿真结果是指仅考虑导电部分发热与散热,忽略外壳的散热作用得到的仿真结果,其温度分布曲线与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图5-9中a、b和c三点分别指进线端、触桥和出线端的温升。

图5-10是由仿真结果获得的断路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各部分散出的分配比例,由图可以看出总的热量是3.10W,其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热量由对流散出,而一半以上的热量是由连接导线散出,由此可见,对断路器的热分析,必须考虑连接导线的作用。

978-7-111-58417-9-Chapter05-37.jpg

图5-7 电动机断路器

978-7-111-58417-9-Chapter05-38.jpg

图5-8 样机的模型

978-7-111-58417-9-Chapter05-39.jpg

图5-9 计算结果的导电回路温度分布

978-7-111-58417-9-Chapter05-40.jpg

图5-10 由仿真结果获得的各部分热量散失的分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