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号召各国要进行一次专门的国家水平的水资源评价活动。由于这一行动,使全球水资源评价活动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是美国进行的第一次国家级水资源评价报告。在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工作完成后,经过10年即在1978年又开始进行全美国的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活动。因此,在第二阶段提出了《中国水资源评价》和《中国水资源利用》两项成果。同时,地质矿产部提出了《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交通部提出了《中国水运资源评价》。...
2023-11-05 理论教育
并号召各国要进行一次专门的国家水平的水资源评价活动。由于这一行动,使全球水资源评价活动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是美国进行的第一次国家级水资源评价报告。在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工作完成后,经过10年即在1978年又开始进行全美国的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活动。因此,在第二阶段提出了《中国水资源评价》和《中国水资源利用》两项成果。同时,地质矿产部提出了《中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交通部提出了《中国水运资源评价》。...
2023-11-05 理论教育
198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起危机的主要问题”。人们有责任不断探求使人类摆脱水资源困境的科学途径,探索建立水资源有关的科学体系,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工作的水平。但人们有理由从现在起就着手研究一套办法,以使水资源的年开发量不要超出自然界每年所能给予更新补充的能力。...
2023-11-05 理论教育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或称水文遥测系统,一般由在水文测站上安装的传感器和控制设备、资料传递通道即通讯设备、接收站或接收中心的通讯和控制处理系统所组成。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及技术条件,但其经济效益却是非常显著的。...
2023-11-05 理论教育
在水资源管理中,也和在水资源规划中一样,许多重要的水资源目标中常伴随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和规划一样,水资源管理也是为了达到一种优化解,但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使这种寻优过程变得极为复杂,以致只能寻求一种满意解来代替优化解,且必须排除最劣解的发生。事实上尚无对所有含有不确定性问题的适宜解法。...
2023-11-05 理论教育
在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规划工作中,水的供需分析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对于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这一对矛盾,客观推动矛盾不断发展的主要方面是用水的不断增长,而供水则处于被动地位。在调查工业用水时应注意水的重复利用率的调查分析。在用水和供水情况调查中,应当对现有各类用水方式是否合理,有无节水潜力以及各类用水定额作出评价,以作为进行供需形势展望的基础。...
2023-11-05 理论教育
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污水对地表水或地下水体造成污染,严重的会使水源失去使用价值,为此要对水质进行管理,即通过调查污染源,实行水质监测,进行水质调查和评价,制定有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水质规划等。为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就要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并根据对水质的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对水质进行管理,加强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2023-11-05 理论教育
需水管理是在水的供需关系出现紧张后逐步形成的。在澳大利亚西部也对需水管理实行较早。在我国首先对需水进行管理的是山西省。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但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资源供需关系十分紧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山西省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并在省市级率先建立了实体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制定有关法规,积累了实行需水管理经验。供水管理是在供水过程中尽量采用各类措施以减少水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无效消耗。...
2023-11-05 理论教育
水资源作为地球自然资源的一种,是指地球所属范围内的、可作为资源的水,包括地球表面地层中和围绕地球的大气中的水分。各个国家对水资源的定义有所不同,一些国家是以河川年径流量作为水资源总量,有的国家除河川径流量外,还计算部分地下水量,有的则只计算年降水量。在我国则把河川年径流量和处于水分积极交换带的浅层地下水,并扣除其与河川径流量的重复计算部分称作水资源总量。...
2023-11-05 理论教育
另外水利建设等人类活动会导致河流状况、水文规律发生改变,使定位观测资料无论在数量上或分配规律上不能全面代表天然情况,必须通过调查,弄清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以便进行还原计算。文献调查只能了解洪水大小的范围及发生情况,而定量的任务要靠实地调查和计算。当上述调查经核对后,须进行测量工作。枯水调查与洪水调查相类似,即访问当地居民调查历史上的最枯水位。...
2023-11-05 理论教育
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不同,制定不同的水资源规划,通常划分为:水源规划、供水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节水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是以水资源保护为中心任务的规划。因此制定一个以能够保持水资源持续开发为目的的水资源保护规划是极其重要的。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目标,要求在水量方面要做到对地表水源不因过量引水引起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地下水源不会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和地面沉降。...
2023-11-05 理论教育
目标是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三部分的问题主要是开发利用水资源要和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好,努力发挥水资源在改善环境和生态系统方面的作用,尽量减少其负作用。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水资源与环境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效地减轻水污染和污水处理途径,环境变化中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策等。...
2023-11-05 理论教育
进行水资源保护的目标,在水量方面要做到对地表水源不因过量引水引起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地下水源不会引起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和地面沉降。这是搞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法制和组织保证。对于水环境质量可能恶化且风险较大的地区,应专门制定计划以保护水产品生态系统不受破坏。近期以来各国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常把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和淡水中的生物资源作为中心目标。...
2023-11-05 理论教育
水文循环中水量是一个通量,其统计值需要反映一个给定时段内的总量,通常以年为单位进行统计,从表3-2及表3-1可知,全球每年参加水文循环的水量不过是全球水储量中的0.04%,即参加水文循环中的总降水量57.7 万km3,而其中只有21%降在陆面上,成为有可能被利用的淡水补给源,而降在陆面上的降水又只有39%成为河川径流,通常只把这一部分看作是可利用水资源的潜力。...
2023-11-05 理论教育
热带风暴和台风因受大气环流的作用而移动,登陆时常带来狂风暴雨,一般雨量很大,并可延续多日,常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我们一般用“蒸发速度”来表示蒸发作用的强弱,并可以用单位时间蒸发出去的水深来表示。而一个流域某一时段内蒸发量就是水面、陆面蒸发量的总和。风速对蒸发速度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这是因为风能加强乱流作用,从而加强水面上水分子的扩散,并能直接带走蒸发面上的水分子,而使水面蒸发加强。...
2023-11-05 理论教育
直接流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河流称为干流。流域内互相连通的水域所组成的总体称为水系。由于流域的地貌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若地表水和地下水分水线在位置上不重合,这时候将发生相邻流域的水量交换,常称为非闭合流域。流域的几何特征是指:流域面积、流域长度、流域的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横断面是指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称为河流在该处的横断面。...
2023-11-05 理论教育
1977年联合国水会议通过的马德普拉塔行动计划中提到,人类必须实现对水资源井井有条的管理,才能保障人类高质量的生活并增进人类的庄严和幸福。为了改进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状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文件中,还相应提出了应当由国家组织实施的一些具体活动内容,如:制定目标明确的有关水资源的国家实施计划和投资方案,并应进行成本核算。...
2023-11-05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