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籍设计中,文字是构成书籍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读者了解书籍内容的钥匙。不同的字体、标点、数字是书页中最小的构成要素。严肃、大气的书名可采用魏碑字体,表现文化内涵的书名可用楷体或粗宋体,而诗集等文艺类的书名多用与之气质相符的纤细秀丽的字体。除非设计上有特殊的排列要求,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是文字最常出现的排列方式。现代主义建构网格的方法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文字段落和图形摆放的精确位置。...
2023-06-26 理论教育
在书籍设计中,文字是构成书籍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读者了解书籍内容的钥匙。不同的字体、标点、数字是书页中最小的构成要素。严肃、大气的书名可采用魏碑字体,表现文化内涵的书名可用楷体或粗宋体,而诗集等文艺类的书名多用与之气质相符的纤细秀丽的字体。除非设计上有特殊的排列要求,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是文字最常出现的排列方式。现代主义建构网格的方法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文字段落和图形摆放的精确位置。...
2023-06-26 理论教育
质感既不指形态也不指色彩,它是需要特殊感觉的造型因素。物体表面的粗糙感或光滑感均属于质感,它必须通过视觉、触觉来感知。质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用手触摸到的触觉质感,另一类是可通过视觉感受的视觉质感。胶版纸、铜版纸及其他特种纸等表面存在着明显的触摸质感差异,因而其艺术表现力也是各不相同的。...
2023-06-26 理论教育
距今五六千年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原始陶器上的直接刻画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帛质地轻软,面积大,可卷可折,易于书写和携带,由此也产生了“卷轴装”的形式。帛贵简重,将它们作为书籍材料显然不合适。自此,书籍艺术的创造者施展智慧与技能,创造了中国独特的、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最值得一提的是“线装”形式,它是中国传统装订技术史上最为先进的形式,是“中国书”的象征。...
2023-06-26 理论教育
开本设计是进行书籍设计的第一步,是指书籍开数幅面形态的设计。简单地说,开本就是一本书幅面的大小,它是以整张纸裁开的张数表明书的幅面大小。一整张印刷用纸开切成幅面相等的若干张,这个张数为开本数。开本的绝对值越大,开本实际尺寸越小。如16 开本即为全张纸开切成16 张等大的开本,以此类推。不同开本书籍成品净尺寸见表3-1。书籍设计要根据书籍的不同性质、类型、篇幅容量、读者对象来选择适当的开本。...
2023-06-26 理论教育
人类对色彩的心理暗示是一种客观而又复杂的现象。由于色彩效果很直接地刺激着人们的视觉,这引起了人们心理上的影响。图2-6色彩的心理暗示2.色彩的联想与色彩心理暗示人们看到色彩会有共同的色彩联想,也会依据差异的色彩体验产生差异化的情感因素。所以,书籍设计师巧妙利用色彩可以对读者起到某种心理暗示的作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3-06-26 理论教育
将这样的材质运用到书籍设计中,会使书籍或多或少地带上情感倾向。运用材质进行书籍设计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创意,更好地塑造书籍的内容,突出书籍的气质特点。朦胧、梦幻是该书材质带来的美感材质的视觉设计是以光的存在为前提的。每一种材质的物理性质和光学效应是不同的。光线下,两种材质对比强烈,又和谐共生,整个封面优雅、低调、品位脱俗图2-18特殊材料在装帧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图2-19特殊纸材的书装效果...
2023-06-26 理论教育
1440 年德国的古腾堡发明了金属活字版印刷术,1454 年由古腾堡印制的四十二行本《圣经》是第一本因其每页的行数而得名的印刷书籍,堪称活版印刷的里程碑。此时,书籍明显呈现为王室特装书籍与实用书籍两种。实用书籍多为袖珍开本,被称为“蓝色丛书”。3.现代书籍设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兴起“现代美术运动”,书籍艺术随之进入现代化阶段。...
2023-06-26 理论教育
1.护封设计护封也称护页或外包封,主要功能是保护书籍封面,因而它的开型空间比封面要大一些。护封总的组织结构和封面结构相一致,主要是由封面、封底、书脊和前后勒口构成,多的勒口是包裹在硬封面上的。护封封底主要放条码与定价,其设计应与护封的整体创意相协调。一些艺术类书籍的护封会采用一些特殊效果,但要和封面的设计风格相协调。它的设计主要以封面的字体和画面构图不破坏护封主体效果为原则。...
2023-06-26 理论教育
1.泥版书作为图文的载体,书籍离不开文字。苏美尔人用一种三角形的小凿子在泥板上凿上文字,笔画开头粗大、尾部细小,很像蝌蚪的形状。待泥板干燥窑烧后,形成坚硬的字板,装入皮袋或箱中组合,就成了厚厚的一页页重合起来的“泥版书”。由于泥版书笨重而不便于携带,后来被羊皮书取代。2.纸莎草纸书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 年发明了象形文字,并用修剪过的芦苇笔在纸莎草纸上书写,呈卷轴形态。...
2023-06-26 理论教育
封面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以及体现书的内容、性质的图形、色彩等。完整的封面设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勒口的设计。精装书往往由封面(硬封)和护封两个方面组成,硬封只有封面、书脊和封底,没有勒口,而包裹在封面上的护封的设计内容包括封面、书脊、封底和前后勒口。...
2023-06-26 理论教育
1.常规材料的设计与表现目前现代书籍设计的主体材料——印纸原料主要以植物纤维制成。哑粉纸是以书纸或芦苇草作基底,在其表面或两面加上一层黏土或矿物性粉末,经滚筒加压而成,表面极其平滑且有光泽。2.特种材料的设计与表现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为现代书籍设计的选材提供了广阔的领域。除了纸以外,金属、竹、木、布、胶、塑料等都可成为书籍的材料,结合相应的技术,应用到书籍设计中,丰富书籍的表现形式。...
2023-06-26 理论教育
1.封底设计封底,又称底封。相对于封面的信息,封底上的内容显得次要一些,字号比封面小一些,但要与封面、书脊的设计风格相协调。封底通常放置系列丛书名、责任编辑姓名、装帧设计者姓名以及相关的图形。封底是书籍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封面与封底是一个整体,优秀的封底设计可以延伸美感。书脊分为方脊和圆脊。如果书脊的底色和封面、封底一致,差距不大的书脊厚度会掩盖这种计算上的不足。...
2023-06-26 理论教育
最初的计算机绘制运用是在工业制造行业中的飞机造型设计中。计算机技术和软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书籍艺术设计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运用计算机进行剪辑、排版提高了书籍艺术的普遍质量,必须接受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与高质量。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渗入,书籍设计活动的人员设置也和以前大不一样。因此,在今天的计算机屏幕面前,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06-26 理论教育
环衬的设计往往要求简约、轻巧、雅致,与封面相比,环衬的美以含蓄取胜。其设计往往采用以空带实、以静带动的形式,环衬与封面之间构成了“虚实相生”的对比关系。一般书籍前环衬和后环衬的设计是相同的,即画面上信息和色彩都是一样的。精装书一般在环衬页后加数张空白页,目的就是使读者逐步从封面的喧闹气氛中安静下来,从而进入阅读正文的心境,这是真正为读者着想的设计,也是作为书籍设计者和出版者应具有的素质。...
2023-06-26 理论教育
在中国,现代书籍艺术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西方铅印技术和印刷纸张技术促进了中国现代装帧艺术的发展。鲁迅先生是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倡导“洋为中用”,认为“天地要宽、插图要精、纸质要好”。1959 年4 月,文化部出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
2023-06-26 理论教育
书籍形态设计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书籍六面体的常见形态,赋予书籍新的形态和审美情趣。中国书籍从甲骨文、石鼓文、竹木的“简册”以及帛书、卷轴书到以纸张为载体的“线装书”“盒装书”,再到如今六面体的形态,可以说造型各异的形态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对书籍新形态的设计的尝试和探讨,既要从中国传统的书籍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融入其他商品包装设计的理念,在充分体现书籍内涵的前提下,追求独具个性特征的新形态。...
2023-06-26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