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的服装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第一:一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第二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虽然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地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几个有限的中国驰名商标,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目前,中国服装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点困惑。3.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
2025-09-29
服装行业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服装新功能纤维材料开发、各种服装材料的加工、织造、染整技术和服装过程自动化技术。
1.新功能纤维材料开发
新功能纤维材料开发即在传统服装纤维中使化学纤维改变截面形状、表面状态、形态结构、纺丝中添加功能性物质的微小粒子,对天然纤维进行化学改性或物理改性、表面处理等使纤维及其服装品具有新的功能。目前在服装用服装品和家用服装品中除了提出保形、抗皱、抗起球、悬垂、颜色鲜艳度、色牢度、光泽等之外,重点已转向导湿、透气功能;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功能;抗静电功能;阻燃功能、防熔滴功能;防紫外线透过功能(紫外线吸收功能);红外线吸收功能、红外线辐射功能;保暖功能;凉爽功能;恒温调节功能;电磁波屏蔽功能;抑菌功能、抗菌功能;消炎功能;有害气体吸附功能;显色功能;可控变色功能;导光性能;反光或闪光功能;生物相容性功能等。
2.服装CAD技术
CAD就是“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意思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那么服装CAD就是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一般包含创作设计(款式、色彩、服饰配件等)、出样、放码、排料等。服装CAD是在20世纪70年代起步发展的,服装CAD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如图1-7所示。
图1-7 服装CAD系统
纺织和服装行业的设计师们对计算机在图形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认识得比较晚,CAD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国外服装CAD系统技术较为成熟。
中国的服装CAD技术的应用虽然逐步扩大,但在中型以上企业还未达到20%,小型服装企业用的就更少。我国自己的服装CAD是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开发的,目前比较成熟的有ARISA、天衣、日升、爱科、樵夫、华怡等。现有的服装CAD系统主要包括试衣系统、款式设计系统、样板设计系统、推档和排料系统、自动铺布裁剪系统、产品资料和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等。
服装CAD技术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变得简单,节省人力,并节省了实际操作空间;简化了由设计图稿向实际面料的转化过程,并且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随时进行修改;能够简化存档方式,节省存档空间,重复使用存档方案,降低了服装加工成本;加快产品上市周期,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加速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预知生产数据及生产计划,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有效地与国际市场接轨,方便国际间数据传输;减少行政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数据管理及数据查询;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提高了效率和经济效益。
据统计资料显示,使用CAD技术企业获得的收益表现在以下方面:90%的用户提高了产品设计的精度;78%的用户减少了产品设计与加工过程中的差错;76%的用户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75%的用户提高了生产效率;70%的用户降低了生产成本。
3.计算机集成的服装生产系统
目前,Gerber公司的服装CAD系统通过高速以太网相互通信,通过网络将自动裁床、单元生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的CAD/CAM系统连接起来,形成计算机集成的生产系统CIMS。西班牙Inves(英维斯)公司服装系统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方面,还开发了成本管理、缝制、仓库存储管理综合系统,即服装CIMS;瑞士日内瓦大学和瑞士联邦技术学院服装设计系统具有三维服装设计能反映服装穿着效果,能模拟着装模特实际行走;日本重机工业公司服装设计系统采用电子计算机基本信息的分散处理形式,在不同地点实现系统化及信息网络化;美国ComPuterDeign lnc公司三维时装设计系统能模拟不同布料的三维悬垂效果,实时地生成服装穿着效果图,实现360°旋转,从各个不同侧面观察模特着装的效果,如图1-8所示。
图1-8 服装电脑三维立体设计系统
如图1-9所示,CIMS系统能将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等所有的运作环节进行集成,将来应该能够做到从信息收集整理、统计→款式设计→制板试样→修改定款→推板→裁剪制作→物流供货→销售管理→信息反馈到快速调整的一步设计。
图1-9 计算机集成的生产系统CIMS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服装CAD技术也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仍然是现代服装CAD技术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将极大地推进服装工业的发展,为提高服装行业的生产效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4.服装吊挂系统
目前,服装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而生产过程是流水式作业。从原料布料开始,到裁剪、打样、车缝、包烫等,每个岗位都需要很多工人来作业。尤其是车缝部门,每台缝纫机或其他设备都有一个工人来完成一道工序,比如前幅、后幅、袖子等。服装厂报酬形式一般采用计件工资。如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提高、控制生产质量,是每个服装厂家面临的问题。改变现在服装加工企业生产结构改变生产现状的服装吊挂系统应运而生。(https://www.chuimin.cn)
服装吊挂系统是在数控机械、机器人、自动化仓库、自动输送等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项目之上发展起来的生产单元或系统。该系统能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加工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半成品占地面积,保证产品质量,是适合高效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系统。按人机作业方式,服装吊挂系统由吊挂衣片传输装置与计算机控制缝制机械组成。它与机械加工系统的不同在于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连续程度不同。机械加工系统可以做到全自动,而服装由于各缝纫机位的人工化,在自动化流程上是断续的,所以服装自动流水线系统需人工参与。
服装吊挂系统的基本理念是将整件衣服的裁片挂在衣架上,根据事先输入好的工序工段,自动送到下一道工序操作员手里,如图1-10所示。吊挂系统大幅度地减少搬运、绑扎、折叠、剪票据及重复的非生产时间。当生产员工完成一个工序后,只需轻按控制钮,悬吊系统就自动地将衣架转送到下一个工序站。还可以及时提供薪资报表,成本差异分析,每站实际生产现况,每位员工详细薪资资料,潜力产能之条件与分析。有了这些宝贵的报告,可以满足现代服装市场多款式、短工期、高质量的要求。服装吊挂系统贯穿应用于整个生产流程,连接每一道工序,每条轨道接口设计成自动接通和分开,不会造成各道工序之间的堵塞。克服了传统人工搬运方式费时费力的缺点,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车间环境。在服装生产中,智能吊挂系统已成为服装企业的缝制工段实现柔性加工的基础,可满足多品种、小批量乃至单件的服装加工。
图1-10 服装吊挂系统
中国服装业的制造成本优势正面临着各种新型贸易保护和发达国家绿色标准门槛越来越高的挑战,加上中国的制造成本必将不断提高,这就使中国服装业继续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其发展活力不仅要受国内外市场供过于求的制约,也面临原料资源条件不足的制约。与此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周边国家,与我国竞争激烈。他们的劳动力成本比我国更低,产品结构又与我国大体相同,目前有一些粗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已经超过了我国。可以说,服装吊挂系统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它的出现可以说对中国服装行业是一次机遇,是一次变革,是全面展示企业整体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有力保证。
5.服装企业信息化技术
随着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社会已从工业化迈入了信息化,进而促使各行各业都走了上信息化管理的康庄大道,服装产业更是如此。
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实质就是实施动态化管理服装企业的各个流程,如订单、进仓、分配、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等,如图1-11所示。
图1-11 服装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实施信息化并不是单纯的软件应用,也不是单纯地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它涉及企业管理架构的重组,会触动企业的根本结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的是一个整体企业运作模块,它蕴含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敏捷的IT技术,将引导企业进入标准化的管理运作模式。
一般来说,服装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经历几个阶段,首先是总部实现信息化管理,依次将物流、货款、成本和面辅料等管起来,然后将信息网络扩展到外地分公司和办事处,通过分公司和办事处将下属各个销售网点的业务数据采集上来,然后再将信息网络进一步延伸到各主要直营店和加盟店,最后根据需要将所有店铺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整个分销网络的信息化管理。
20世纪中叶,服装产业经历了从产品产量、产品质量到生产成本的竞争。进入21世纪,服装行业的市场竞争已转变为服装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服装产品品牌以及服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进而促使信息化的开展是否能赶得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服装企业成败的重要支撑。
在西方发达国家,自动化的管理体系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发展及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一些服装行业的知名企业早就在ERP的基础上构建了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商业智能、全面预算管理等一系列更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不论是已经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大中型服装企业,还是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型服装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制造成本的降低几乎走到了极限,销售额的增加也难有大的突破,对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和细化成为企业的一个新出路。更重要的是,对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和细化,并不仅仅是一个与效率和成本相关的话题,对那些希望加快自己的市场反应速度,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的公司来说,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就等于选择一个全新的腾飞机遇。只有借助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把企业自身和它后端的供应商、前端的客户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服装企业才能冲出重围,再铸辉煌。
相关文章
谈到中国的服装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第一:一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第二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虽然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地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几个有限的中国驰名商标,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目前,中国服装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点困惑。3.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
2025-09-29
(二)电动机电动机是电梯运行的主要动力源,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曳引轮运转,通过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实现电梯的上下运行。乘客需要乘坐电梯时,根据要到达楼层的方向按压召唤箱的方向按钮,通过井道内的分支电缆向控制柜发出召唤信号。(八)井道传感器在电梯的控制过程中,需要对电梯轿厢到达停靠站后的换速位置以及在平层区内的精确平层位置进行确定,所......
2025-09-29
对于智能榴弹而言, 其发展趋势有如下几个方面: 大射程、高精度、强杀伤仍是弹药发展的主题。 网络化成为智能弹药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微器件的发展, 小型制导控制系统不断涌现, 目前已经出现适配于枪榴弹和12.7 mm 枪弹的小型制导控制系统, 使小型榴弹的制导控制成为可能。智能弹药采购价格昂贵, 制约了部队大量采购和装备的积极性。由此可知, 研制低成本智能弹药是各国陆军均需考虑的重要方向。......
2025-09-29
用于标准机械手的技术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差异化。图2.1清楚地显示了早期设计轻型抓手的困难程度。有限的控制技术能力也导致了明显的磨损迹象,机器人预计携带的有效载荷越多,设备的维护就越多。首先因为电动驱动器表现出与气动能源完全不同的行为;其次是因为它为抓取技术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驱动器将极大地影响抓取技术的未来。......
2025-09-29
回顾这一阶段的进程,自由成形技术的研究人员主要致力于提高成形件的精度,试图使其具有与减成法竞争的能力。通俗地说,目前商品化自由成形机制作的工件多数只能做到“形似”,而难以做到“神似”。这些自由成形机适用的原材料通常不能由用户自行选定,并且与用户所需的最终材料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2025-09-29
物体被搬运——工件或者产品一直都会被作为分析搬运技术的起始点。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关于在搬运技术中高效工序的科学研究就在德国的高校中进行了。单个光感或电机的故障会导致整个集装箱运输的停止。所有这些发展成果使那些和自动化搬运技术相关的高质量功能性组件在现今的市场上大量存在。这个视角带来了搬运技术领域中新的挑战和自动化功能性组件的研发可能性。图1.6展示了机械手与有关设备。......
2025-09-29
表3.3根据工件特性和工件行为编制了基本工件数据。因此,所使用的手指数量取决于抓取的具体要求或工件的形状。图3.8不同食品类别中的不同食品处理阶段相反,特征形状元素一般代表了必须关注当前特定工件的定位,比如当工件被装配时。目前,各种工件正在生产“清洁”条件下生产。如果在搬运过程中工件的重心发生变化,则某些倾斜运动可能导致工件滑动,从而滑出或扭曲出机械手手指。......
2025-09-29
我国人口众多,当前又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在上下班高峰时段,都是人流拥挤。以下介绍的是我国某城市地铁站两台自动扶梯的大客流情况。测试分析中,将达到自动扶梯最大输送能力90%以上的平均客流视为高峰客流。在一天的运行中,其高峰客流的总时间超过了6h。以上两台自动扶梯的客流强度远超过了EN115和GB 16899—2011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客流强度的描述,但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大客流公交状况。......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