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制片厂从格式大战失败方获意外收获!

制片厂从格式大战失败方获意外收获!

【摘要】:虽然以前很少谈到一个公司的核心密室,制片厂通过所谓的复制对外交易,由此好莱坞制片厂从日本和其他国家的生产商获得巨额来支持自己的格式。据推测,最后生产商通过把DVD再卖给制片厂的音像部门来挣回这部分预付款,以同样的方式出版社挣回给作者的预付款。虽然公众不了解,这样的意外收获能确保制片厂有一个真正的“好莱坞式的结局”:即使影片票房失利,也能获得最低收益。

制片厂是如何从日本格式大战的失败方获得意外收获的?

虽然以前很少谈到一个公司的核心密室,制片厂通过所谓的复制对外交易,由此好莱坞制片厂从日本和其他国家的生产商获得巨额来支持自己的格式。看一下派拉蒙和好莱坞梦工厂与东芝之间双赢的复制交易。在2007年8月份,为了防止逐渐衰败的高清DVD格式败给索尼蓝光格式,东芝孤注一掷做出了最后的努力:支付派拉蒙和梦工厂(派拉蒙发行它的作品)1.5亿美元使他们的高清电影版本作为唯一的高清DVD版本。在这样的交易中,DVD生产商预先用现金向制片厂购买DVD版权。据推测,最后生产商通过把DVD再卖给制片厂的音像部门来挣回这部分预付款,以同样的方式出版社挣回给作者的预付款。在这种情况,东芝支付派拉蒙和梦工厂相当高的1.5亿美元先期款,不过在2007年高清DVD的销售量并不大,以至东芝不可能挣回全部的预付款。这个交易的有利因素是派拉蒙和梦工厂同意不再让他们的对手索尼的蓝光格式发行影片。

对派拉蒙来讲,这是一个特别划算的交易,因为这笔款项降低了家庭录像部门的“产品成本”,这表明公司不必用这笔款项发行DVD,也不必与编剧、导演、明星、其他参与人员,甚至股东合伙人分享。接着,真正的意外收获来了:在2008年3月份,东芝放弃了高清DVD格式,所以制片厂留下了几乎全部的1.5亿美元,然后把所有的影片让与获胜的蓝光格式。(www.chuimin.cn)

复制输出的贸易可以追溯到录像时代。在1981年托马斯·麦格拉思这位在哥伦比亚公司工作的哈佛MBA最先开始这么做。复制输出的贸易很快成为好莱坞内无形的挣钱机器。例如,派拉蒙从下面三笔交易中就赚了2.5亿美元:同意东芝在圣诞节期间发行《泰坦尼克号》的DVD收益了5000万美元,同意松下从另一家生产商(汤普逊)接管音像复制收益了1.5亿美元,同意支持DIVX(视频编解码器)从齐弗林和布里滕纳姆法律公司,电路城商店获得5000万美元。由于DIVX从来没有投放市场,派拉蒙也就保留了这笔钱。

东芝给派拉蒙和梦工厂1.5亿美元要求不把发行权让给蓝光是有意义地延续这个做法。虽然公众不了解,这样的意外收获能确保制片厂有一个真正的“好莱坞式的结局”:即使影片票房失利,也能获得最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