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佛家养生-人生胜境平常心

佛家养生-人生胜境平常心

【摘要】:◆人生胜境平常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禅诗名为《颂平常心是道》,是南宋大德无门慧开禅师所作,流传很广。度人解脱的佛理就是生活常理,佛心就是平常心。这则公案是对平常心的最好开示。人心如猿猴,四处攀缘,妄念纷飞;即使无衣食之忧,高官厚禄,却寝食不安,以至于心力交瘁,未老先衰,甚至疾病缠身,就是胸中放不下一颗普普通通的平常心。

◆人生胜境平常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禅诗名为《颂平常心是道》,是南宋大德无门慧开禅师所作,流传很广。禅诗中描绘的世间极乐境界,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神往。

无门慧开禅师(1183—1260),杭州钱塘人,俗姓梁,最初拜天龙肱和尚为受业师,披剃出家后,遍历天下名山道场,寻师访道。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契机开悟。有一天,他来到平江府(在今江苏省)万寿寺参礼月林禅师。月林禅师教慧开参“无”字话头。慧开每天对着“无”字苦苦参究,历经六年寒暑,就像蚊子咬铁牛,依然找不到揳入的缝隙之处。慧开就在佛前自誓道:“我如果参不透这‘无’字话头,绝不寤寐休息,我要是懈怠、睡眠,就烂却全身,无一完好之处!”从此,更加精进勇猛。有时,疲惫至极,就在大殿廊庑之下经行,甚至以头颅撞击露柱,以示限期取证的决心。有一天,慧开在法堂内经行,参“无”字话头,寂寥之中,从遥远的斋堂那头,传来一阵阵绵绵密密如排山倒海般的鼓击,慧开胸中久远以来的疑团顿然消失,豁然省悟。慧开禅师因为苦参“无”字话头而开悟,深得六祖慧能大师“无念、无相、无性”的思想要旨。因此,特别着重“无”字法门,后世称他无门和尚。他将历代禅宗重要的公案甄选汇编,纂集成为《无门关》一书。其中,收有“平常心是道”这则公案,作了《颂平常心是道》这首禅诗,以此表达他对“平常心是道”这句禅语的理解。我们不妨参读一下“平常心是道”这则公案。

金谷繁华眼底尘,淮阴事业锋头血;

陶潜篱畔菊花黄,范蠡湖边芦絮白;

临潼会上胆气雄,丹阳县里箫声绝;

时来顽铁有光辉,运退黄金无颜色;

万寿寺大雄宝殿

南泉禅师是唐代的一位高僧。一天,弟子赵州禅师向前发问:“什么是道?”南泉禅师答:“平常心是道。”赵州禅师不明白再问:“可以再描述一下吗?”南泉禅师答:“一描述,就违离真正的道了。”赵州禅师追问:“不描述怎么知道是道?”南泉禅师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蒙昧无知。如果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天空一样,辽远开阔,岂可硬是分别这是道,那不是道呢?”

南泉普愿画像(www.chuimin.cn)

逍遥且学圣贤心,到此方知滋味别;

粗衣淡饭足家常,养得浮生一世拙。

——邵康节《养心歌》

这则公案思辨色彩很浓,无门慧开禅师评论说,赵州禅师从南泉禅师那里得到开示后,花了三十年时间才参悟了平常心是道,在生活修行中,才达到知行合一,圆润自如。

无门慧开禅师的这首诗从反面告诉人们,为什么世人不能享受人生的美好时节?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闲事,太多的忧虑悬挂在心头:忧虑社会地位不够显赫,事业不够发达,待遇不够优厚,夫妻生活不够融洽,儿孙不够孝顺、成才,朋友待我不够真诚,所求不能满足心愿……肚里填满了功名利禄,心中充斥着财势情欲,再也无心去感觉春天原野百花、夏日江上凉风、秋天山间明月、冬日窗外白雪,一切良辰美景与我无缘。

度人解脱的佛理就是生活常理,佛心就是平常心。六祖慧能说:“佛在世间行,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作为众生的人,生来就是五蕴色身,与三毒烦恼并生,离开烦恼而寻求解脱烦恼,就如寻找长角的兔子一样,绝无可得之理。“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法就在世间,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只要你善于养护自己的本心,细细体察,就会事事有佛理,处处有禅机。正如高僧马祖道一禅师所说:“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平常心就是一颗去掉矫揉造作的清净心,正如唐代长沙景岑禅师所说的要眠即眠,要坐就坐,热时取凉,寒时向火,在生活中顺任自然的本性。平常自如,却暗喻着妙道。可是,听似如此简单的道理,被三毒缠绕的众生却不易觉悟。唐代有位不信禅、专门研究戒律的有源律师,一天,他遇到大珠慧海禅师,故意诘问道:“和尚修道,不知用不用功?”大珠慧海禅师回答:“用功。”有源律师追问:“如何用功?”师曰:“饿了就吃饭,困来就睡觉。”有源律师反问:“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在用功?”大珠慧海禅师平静地回答说:“不一样。”有源律师继续追问:“有什么不同?”大珠慧海禅师回答说:“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心中有百种索求;睡时不肯睡,心中千般计较。因而不同也。”有源律师顿时闭口。这则公案是对平常心的最好开示。人心如猿猴,四处攀缘,妄念纷飞;即使无衣食之忧,高官厚禄,却寝食不安,以至于心力交瘁,未老先衰,甚至疾病缠身,就是胸中放不下一颗普普通通的平常心。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断除烦恼,举止安详,心如止水,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你去挣脱妄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守内心的宁静与祥和。御心如牧牛,须时时看护,以免毁坏人家苗稼。

赵州和尚画像

在贪欲面前,知足就是平常心;在是是非非面前,平静就是平常心;在虚伪狡诈面前,善良、正直、纯洁就是平常心;在得失面前,拿得起放得下,随缘就是平常心;在诱惑面前,清醒坚定就是平常心;在奢华面前,简朴就是平常心;在弱小者面前,同情就是平常心,在颠簸流离失所面前,随遇而安就是平常心。有了这颗清净自然的平常心,人生就趋于胜境:晴天时,则喜晴;雨天时,则喜雨;饭菜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香气;有乐趣时,快乐,没乐趣时,也快乐。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人间都是好时节。

讲经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