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枫丹白露,留学伊始1920年2月,林风眠从法国枫丹白露开始了留学,打工,半工半读的生涯。枫丹白露是距巴黎60公里的一个小镇,却并非普通的小镇,怀抱壮观的宫殿,静谧的森林,还有那数不清的林林总总的故事。枫丹白露的法文原意是“蓝色的泉水”,是因这里有一汪清澈的泉水而得名。......
2024-03-29
附录五 刘哲昨与林风眠谈话——匿名信所攻击林者全已了解
《晨报》编者按:自九校改组问题发生后,外间对艺专颇多攻击匿名信投寄教长刘哲,刘对此事,最终因议论纷纭,迄未决定办法。昨日下午二时□,前艺专校长林风眠应刘哲之召,赴教部面为解释误会,适复旦社记者在座,记其双方叙谈情形如次。鉴于史料珍贵,现将刘林谈话相关部分内容转载如下,以供读者研究。
刘(哲,以下仿此)谓:前两天听美专筹备员陈问咸说,足下有要事须与鄙人协商,故特约驾到部面谈,尊意若何?
林(风眠,以下仿此)谓:半月以来,因外间对艺专谣言甚多,恐总长有疑惑,或不明白地方,情彼忱陈述。
刘谓:关于艺专事件,余虽不甚明白,但亦非全然不晓。第自九校改组令下,敝处所收攻击专信件不下百余封。有具名的,也有匿名的,察其内容,教职员方面似有两三派,彼此互哄,实属令人莫明真相。国立九校内部大半复杂,始末有艺专复杂之甚,余对此均一概置之不理,惟就事实下判断。绝无私意,存乎其间。至于攻击足下函牍虽多失实之处,然人言啧啧,亦非无因。余只好从缜密考查上做去。
林谓:从前刘总长嘱陈问咸先生交下,属名艺专全体学生匿名信一件,业已阅过。内容略分三种:(一)谓艺专藉艺术大会宣传赤化;(二)谓艺专实行公妻;(三)谓风眠卷款潜逃。关于第一项应以证据为主,艺专艺术大会之组织,编登报纸,实系以促进艺术进步为主(林当交出各报登艺术大会新闻稿册请刘查阅)。关于第二项,艺专虽属男女同学,但学生休息室及厕所,均绝对隔断。本校女生几占全校学生半数,家长多系政界及教育界中人,如果学生有越轨事实,何以家长平日都无提出质问或令其子女休学,现值九校改组,始对艺专攻击,其别有作用可知。余在法国年久,对于国内情形,不甚透辟,然维护礼教不落人后,又何致任学生在校实行公妻。关于第三项,账册俱在,不辩自明。希望总长秉公派员查办。
刘谓:若就此点说起,余不能不就所闻,向足下说明,自鄙人就任教长之日起,外间抨击足下者,除上述三项外,有谓足下系蔡元培、李石曾死党。然办学以人才为前提,足下既为艺术界人才,无论有无党派关系,只要能实心办学,与学生前途不生妨碍,余当然置之不理。惟就艺专过去现象而论,如前次艺术大会打倒字样,到处粘揭,此等字样用之于下等社会,促其易解,或可说得下去,若用之于学校之中,姑不论白话文应否废止,使青年脑筋中弥布此阵打倒不合作之刺激名词,必收不良之结果。盖某事可以打倒,其他无不可打倒也。余初闻此讯,即派刘司长(风竹)到校查勘,并令撕去。中国有中国之国性,其所以能维持四千年之历史而不堕者,亦惟有此国性,打倒若与改善改良同,当时为何不易用。
林谓:艺术之范围至广,所谓打倒者,系以铲除旧的,促进新的为主。当时因打倒二字易惹人注目,故袭用此语,绝无别的作用。
刘谓:平民学校之设立,系以灌输一般儿童智识为主。余日前到查视,见贴有学生执行委员会布告,用藤黄纸所写,闻关于纸色之采用,亦系会议所决定,余等北方人见此执行委员会名词,实属骇怕得很。至余此次改组九校之宗旨,因五四以后,各校学生绝未上课。今只以办到学生每日能上六点钟功课止境。据文科筹备员陈任中调查报告,北大共五十六班,内有七班每班一人,所费款项亦如四十一人一班者相同。其他有三四人即开一班无论矣。外间谓余摧残教育,其实余所受之责备更大。关于艺专问题,各方均因经费困难,主张缓办。余总想续办,以免学生失学。惟有两事不得不为足下说明,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听说艺专现有学生,男生占全校十分之四,女生占十分之六。寻常画裸体画,大都男露阳物女露阴户。此种办法,实足引起人类之性欲。在中国社会上,实不相宜。外间攻击艺专公妻,未必不由此而起。我年近五十,本一旧人,但时代潮流,不可不察。盖非保护私生子之国家,不能沿用此私生子之制度也。
林谓:阴阳露骨校中绝无此事,请总长调查。至于裸体画之采用,系始自美术专门,并非由我所发明。余到校后,对于学校画裸体画时,一律禁人窥伺,曾开革听差数名,绝不放任。且艺专以审美为主,譬如学医,非实行解剖某处,何以知某处病源。
刘谓:医学解剖,系悲观的,裸体露骨,系乐观的,不能相提并论。(www.chuimin.cn)
林谓:今天所述非为个人进退,实因中国艺术前途,急待光明。希望总长派一妥人续办艺专。
刘谓:余视艺专,并无成见。外间谓农大学生被捕,系因九校改组,由余主使。其实余平时注意者,惟法科艺专两校学生,以其平日好闹事也。至于农科学生,此次之被捕,究为何事,绝不知之。法科事前因反对交出校址,虽有四人送厅,旋即释出。最近各方散布传单,若反对伪教育总长,暗镣铁血团之类,余均罢之不理。余果有意停办艺专,何以提出阁议时,又有美专部列入。余对艺专,正在考虑,决无停办之意。如果将来举办,仍希望足下照旧帮忙。
林谓:余自今以后,拟切实研究学术,著书自活,并无想在艺专讨生活之心。
刘谓:听足下所言,实系老成人。如果续办艺专,必须借重,但希望对学风特别注意。
林谓:外传余借支薪水,实因法人克罗多住在舍下,学校无钱借给,若请克由学校支薪,又恐他人援例,故余不得已,以己之薪,转给伊用。此层请部长原谅,并调查真相。
刘谓:此项办法,本欠公允。据称既有不得已情形,自亦不便过于责难。足下为艺术界不可多得之人才,如有意见,请随时与鄙人谈论,决可尽量容纳。语至此,林乃与辞退。②
注释
①《刘哲昨与林风眠谈话——匿名信所攻击林者全已了解》,原载《晨报》1927年9月3日星期六第七版,影印合订本第四十二卷,澳大利亚国家大学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分别典藏。
②林风眠与刘哲对峙也是众说纷纭,为尊重史实,了解林风眠当时历史处境,故全文转载。
有关林风眠的文章
2.枫丹白露,留学伊始1920年2月,林风眠从法国枫丹白露开始了留学,打工,半工半读的生涯。枫丹白露是距巴黎60公里的一个小镇,却并非普通的小镇,怀抱壮观的宫殿,静谧的森林,还有那数不清的林林总总的故事。枫丹白露的法文原意是“蓝色的泉水”,是因这里有一汪清澈的泉水而得名。......
2024-03-29
6.直陈教育总长刘哲,一辞校长职1927年5—6月的“北京艺术大会”虽然使林风眠在中国画坛上声名鹊起,然而却使他的政治处境走向险恶。仅教育总长刘哲①那里就收到控告林风眠投诉信件一百多封。时任教育总长兼京师大学堂校长的刘哲,虽毕业于北京大学,并曾留学日本,但信守孔儒,推崇中华古代风范。林风眠对这三种指责逐一申辩。当林风眠对于财政方面的谣言予以澄清时,刘哲说出表示理解的话。......
2024-03-29
1930年齐藤佳之建议学校教授旅行,因此暑假期间,用杭州艺术教育考察团的名义,以我为团长,潘天寿、李朴园、王子云、袁慰辰等人到东京去旅行,并在东京开学校绘画展览会。......
2024-03-29
7.申城探索——不被理解的艺术自1951年最终辞去杭州艺专的教授职务到1977年移居香港,林风眠在上海生活了二十七个春秋。在这二十七年里,除了失去自由的四年六个月之外,林风眠将精力再次集中在艺术实践的探索上。林风眠的探索,仍突出地表现在对视觉表达之综合形式的创建上。而在西方的古典绘画中,线条并不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要件。⑨林风眠的线条是对中国画传统笔墨气韵的高度精练。......
2024-03-29
4.再别杭州——三辞教授职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了,林风眠丢掉了所有的行李,以飞机最大磅限,只带了七年间画的没有托裱的画离开了重庆,同艺专师生一道回到了阔别七年的杭州。1946年10月10日艺专正式开学,林风眠仍然受聘为西画系教授。有两次弃官辞职经历的林风眠,此时愉快地接受了一个普通教授的职务。①1951年春天林风眠第三次辞去教授之职。50年代初期,杭州艺专的师资队伍是由三方面的教师组成的。......
2024-03-29
1.“梅江边的一个山村里”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出生在广东梅县西阳堡(白宫镇)阁公岭村。林风眠“少小离家”,却因种种无奈没能“老大归”,他生前没有回过梅州,再也没有回过那“梅江边的小山村里”。②林风眠一生多次写回忆文章怀念他的故乡,多次回忆说我出生在“梅江边的一个山村里”,思乡之情没有改变,而且乡音益发浓烈,乡情益发炽热,这是因为,童年的生活着实影响他的一生。......
2024-03-29
1.“画画机器出来就好啦”——堂弟的微笑78岁的林风眠于1977年10月离开了奋斗、挣扎了七十八年的内地。10月26日在广州白云机场,由学生、朋友、故旧送行,当天下午抵达香港。年近八旬的“老画画机器”被“寄以厚望”,这是何等的黑色幽默。林风眠稍稍休息几天就开始在这样的环境下在香港九龙弥敦道油麻地中侨国货公司顶楼寓所里勤奋画画了,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画画机器”。......
2024-03-29
6.开启一扇窗梅州中学为林凤鸣开启了一扇窗子,他又有幸遇到清末著名美术教育家梁伯聪先生。凤鸣被《文选》中那绚丽多彩的诗文所吸引,含英咀华,启心益智。梁先生坚定地信仰他的伦理学,努力向凤鸣及其他学生灌输一种公正的、道德的、正义的、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念。林先生也住在西门内,上学时一定经过李画师的门口,他每逢林先生经过时就不绘画,并关窗掩户,不肯给林先生寓目。......
2024-03-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