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会计学基础:供应过程业务核算与管理

会计学基础:供应过程业务核算与管理

【摘要】:图5-6“应交税费”账户结构仍以盛昌公司2015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说明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为了加强对材料采购业务的管理,反映和监督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以及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债务结算关系,核算中应设置以下账户。

企业通过一定的渠道筹集到所需资金后,应立即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着手进行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要进行正常的产品生产,就必须购置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购买和储备一定品种与数量的原材料等存货。因此,固定资产购入业务和材料采购业务,就构成了供应过程核算的主要经济业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①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比如,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1.“固定资产”账户

企业应设置“固定资产”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持有的按原价反映的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原价,贷方登记企业减少的固定资产原价,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期末结存固定资产的原价。本账户应按固定资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固定资产”账户结构如图5-5所示。

图5-5 “固定资产”账户结构

2.“应交税费”账户

“应交税费”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应交和实交税费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为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借方登记实际交纳的各种税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交纳的各种税费;期末余额如在借方,表示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本账户按应交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其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应交和实交增值税情况的账户。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的计算采用抵扣的方式,即: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企业购买材料时向供应单位支付的增值税称为进项税额,记入该账户的借方;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增值税称为销项税额,记入该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如果在贷方,表示企业应交而未交的增值税;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则表示企业本期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应交税费”账户结构如图5-6所示。

图5-6 “应交税费”账户结构

仍以盛昌公司2015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说明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例5-5】12月6日,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机器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0元,税款34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20000元,应交税费中的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了34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23400元。因此,该项业务涉及“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和“银行存款”三个账户。固定资产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加是负债的减少,应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银行付款凭证,如表5-3所示。

表5-3 付款凭证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一方面是企业从供应单位购进各种材料物资,另一方面是企业要支付材料的买价、税金和各种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和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并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企业购进的材料,经过验收入库后即为可供生产领用的库存材料。材料的买价、运杂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其他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税金等,就构成了材料的采购成本。

为了加强对材料采购业务的管理,反映和监督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以及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债务结算关系,核算中应设置以下账户。

1.“在途物资”账户

“在途物资”账户,是用来反映外购在途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计算确定在途材料实际采购成本的账户。该账户为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应计入购入材料采购成本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贷方登记验收入库而转入“原材料”账户的材料实际采购成本。该账户若有余额,为借方余额,表示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本账户可按照供应单位和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在途物资”账户结构如图5-7所示。

图5-7 “在途物资”账户结构

2.“原材料”账户

“原材料”账户,是用来核算库存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的账户。该账户为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了具体反映每一种材料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应分别登记材料的品种规格等,设置“原材料”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既要提供价值指标,又要提供详细的实物数量。

“原材料”账户结构如图5-8所示。

图5-8 “原材料”账户结构

3.“应付账款”账户

“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因采购材料等而应付供应单位款项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该账户为负债类账户,其贷方登记应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借方登记已偿付供应单位的款项,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期末应付未付的款项;如为借方余额,表示企业预付的款项。该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应付账款”账户结构如图5-9所示。

图5-9 “应付账款”账户结构

4.“预付账款”账户

“预付账款”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货款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账户。该账户为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向供货单位预付的货款和补付的款项,贷方登记收到供货单位提供的材料及有关发票账单而冲销的预付账款,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已付款而尚未结算的预付款。该账户应按供货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预付账款”账户结构如图5-10所示。

图5-10 “预付账款”账户结构

【例5-6】12月2日,企业从明远公司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甲材料30吨,单价5000元,计15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0元;乙材料15吨,单价2000元,计3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元。上述款项共计210600元,企业以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尚未到达企业。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材料采购成本增加180000元(150000+30000),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30600元(25500+5100);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2106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银行存款”三个账户。材料采购成本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在途物资”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加是负债的减少,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银行付款凭证。

【例5-7】12月3日,用银行存款3600元,支付上述采购甲、乙两种材料的运杂费(运杂费按甲、乙材料重量比例分配)。

购入材料发生的采购费用,凡能分清是为采购某种材料所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该材料的采购成本;不能分清有关对象的,如同批购入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共同发生的采购费用,应按适当标准在该批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配,以便正确确定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重量、体积、材料的买价等,在实际工作中应视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材料采购费用分配率的计算公式为

某种材料应负担的采购费用=该种材料的分配标准×某项采购费用的分配率(www.chuimin.cn)

本例运杂费按甲、乙两种材料重量比例分配,具体计算如下:

材料运杂费分配率(元/吨)

甲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30×80=2400(元)

乙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15×80=1200(元)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甲材料的材料采购成本增加了2400元,乙材料的采购成本增加120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3600元。应分别记入“在途物资”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银行付款凭证。

【例5-8】12月5日,企业从永新公司购入乙材料30吨,单价2000元,计6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元,运杂费2400元。材料已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库存材料成本增加62400元(60000+2400),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10200元;另一方面使应付账款增加734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付账款”三个账户。材料成本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加是负债的减少,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应付账款的增加是负债的增加,应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转账凭证。

【例5-9】12月6日,企业按合同规定以银行存款15000元,向光明公司预付丙材料货款。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预付账款增加1500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15000元。因此,该项业务涉及“预付账款”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预付账款增加是企业资产的增加,应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减少是企业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银行付款凭证。

【例5-10】12月10日,以银行存款72600元,支付前欠永新公司的货款。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应付账款减少7260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72600元。该业务涉及“应付账款”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应付账款的减少是负债的减少,应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银行付款凭证。

【例5-11】12月15日,从明远公司购入的甲、乙两种材料,到达企业,如数验收入库,结转其实际采购成本。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库存材料成本增加183600元(152400+31200);另一方面使在途物资减少1836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原材料”和“在途物资”两个账户。原材料成本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在途物资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在途物资”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转账凭证。

【例5-12】12月15日,企业收到光明公司发来的丙材料5吨,单价3000元,计15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元,运杂费1000元,全部款项18550元,冲销原预付货款后,不足部分暂欠。材料已验收入库。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库存材料成本增加16000元(15000+1000),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2550元;另一方面使预付账款减少18550元。因此,该业务涉及“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预付账款”三个账户。库存材料成本的增加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加是负债的减少,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预付账款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转账凭证。

【例5-13】12月16日,企业以银行存款3550元,补付所欠光明公司的货款。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预付账款增加355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3550元。该业务涉及“预付账款”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预付账款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银行付款凭证。

【例5-14】12月21日,企业以银行存款23400元,支付前欠利丰公司的购货款。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应付账款减少2340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23400元。该业务涉及“应付账款”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应付账款的减少是负债的减少,应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银行付款凭证。

【例5-15】12月6日,采购员李明经批准,预借差旅费3000元,付给现金。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其他应收款增加3000元,另一方面使库存现金减少3000元。该业务涉及“其他应收款”和“库存现金”两个账户。其他应收款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库存现金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库存现金”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编制现金付款凭证。

【例5-16】12月16日,采购员李明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3200元,以现金补付差额200元。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管理费用增加3200元,另一方面使其他应收款减少3000元、库存现金减少200元。该业务涉及“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和“库存现金”三个账户。管理费用的增加是费用的增加,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其他应收款、库存现金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分别记入“其他应收款”和“库存现金”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分开编制转账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

【例5-17】12月22日,采购员王海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2500元,退回现金500元(原借款3000元)。

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管理费用增加2500元、库存现金增加500元,另一方面使其他应收款减少3000元。该业务涉及“管理费用”、“库存现金”和“其他应收款”三个账户。管理费用的增加是费用的增加,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库存现金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库存现金”账户的借方;其他应收款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注:此业务应分开编制转账凭证和现金收款凭证。

上述供应过程业务的总分类核算如图5-11所示。

图5-11 供应过程业务总分类核算图

根据材料采购过程例5-6至例5-13经济业务的入库单和有关结算支付凭证,计算本月已验收入库的材料采购成本如表5-4所示。

表5-4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