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岩画叠压现象在贺兰山

岩画叠压现象在贺兰山

【摘要】:总之,贺兰山岩画中出现的多层叠压磨刻现象,是多次巫术施法的结果。

77.岩画中的叠压现象

贺兰口沟口北边一面高2.76米、宽4.06米的斜向山体上,磨刻有20多幅各种各样的人面像,在这些人面像下面,还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有其他岩画的痕迹(图250)。仔细观察,有的地方曾经被一层一层地磨刻过3次。贺兰口岩画分布密集,但在岩画相对集中的山石周围,有的是可以磨刻更多岩画的地方,为什么偏偏选择在沟口的这一片岩面上,反复多次地磨刻人面像呢?

img498

图250 贺兰山叠压磨刻的岩画

其实,在贺兰山其他岩画点上,这类所谓叠压磨刻岩画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是成片叠压磨刻;有的是在一个图形上叠压磨刻另一个图形;有的是整体叠压,用较深的刻线改变原来的形象;有的是局部叠压,对原有的形象进行补充或加工。不论是整体叠压还是局部叠压,叠压上去的刻痕和原有图像的刻痕,无论从刻磨的新旧程度,还是从刻磨的方法上,都能仔细辨认出来,它们是有明显差异的。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凡是被叠压磨刻的地方,有些原来的岩画形象已经因自然风化而模糊不清,重新叠压磨刻当在情理之中。但周围还有很多岩画,图像也多模糊难辨,为什么不在上面叠压磨刻出更加清晰的岩画呢?而有些岩画形象,由于刻槽较深,虽时代久远,图像依然可见,为什么还要在上面再叠压出另外一些刻槽更深的图像呢?

我们说,岩画是史前人类巫术活动的产物,对原始人来说,周围世界是神秘的,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太阳的升落、四季的循环、动物的繁衍灭失、人群的生老病死。于是,原始人发明了企图支配自然力的各种巫术,试图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去控制决定他们命运的各种可怕的力量,或者千方百计地与这种力量进行和解。这种独特的方式之一,就是磨刻岩画。

磨刻岩画的过程是巫术施法的过程。在原始人的意识中,通过模仿,可以产生巫术施行者所希望达到的任何效果。图像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实体的模仿,对原始人来讲,图像和它的原型一样是有生命的,图像就是实体。反复运用岩画的形式磨刻出很多狩猎的对象,如羊、牛、马等动物的图像,就会达到对这些动物在巫术意义上的占有。刻画一头牛,在它身体上画一支箭头,在现实狩猎活动中,一头牛就真的会被猎人射中。磨刻一个他想象中的神灵,这个神灵就会像在山体上的图像一样存在于世,或者因图像而影响这位神灵,保佑氏族生齿繁衍、狩猎成功、人体健康、消灾免祸等。(www.chuimin.cn)

在意大利罗马内林遗址上曾经发现过公元前8500年的一片骨雕马头残片。美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亚历山大·马沙克(Alexander Marshack)将这片骨雕马头残片置于显微镜下分析,发现这片马头骨雕曾经被人刻画过五六次,以致最初的马头形象变得似是而非。这类在动物身上多次重复刻画嘴、眼、鼻、耳、角、腿的形象,在欧洲史前洞穴岩画的动物形象中屡见不鲜。如在法国拉斯科洞穴中有一处岩画,前后被重叠了三次。在法国利米依尔遗址发现的动物形象,其轮廓线被重复叠压(图251)。

img499

图251 法国利米依尔遗址发现的轮廓线被重复叠压的动物形象

对这种动物形象中重复叠压或有多次刻画线条的现象,马沙克认为是象征性地表示它的多次“被杀”,是多次被用于某种祭礼仪式的符号,是确定祭礼日期或记录季节变化的一种标志。

又据推测,这类有重复叠压现象的岩画,可能是最早刻画的第一幅岩画,被认为已经发生了预期的模仿巫术效果,给狩猎者带来了好运气,于是这块岩壁就被认为是有求必应的地方而受到特别的重视。所以便一次又一次地在原来图形之上重复制作出相同的或叠压制作出不同的岩画图形来。

相同的道理,在贺兰口沟口北边的这面山壁上,之所以有三重叠压磨刻岩画的现象,想必是在原始人的心目中,这块地方是有灵气的。在这块岩壁上施法磨刻岩画图像,曾经发生过预期的“巫术效果”,因此便被多次磨刻,以期达到更多的灵验。出于这样一种目的,巫术施法者甚至不在乎原有的岩画形象是否模糊或者清晰,而是抱有一种新的企望、新的祈求、新的心愿去磨刻一幅与前一幅完全不同的图像,以期达到新的巫术效果。

总之,贺兰山岩画中出现的多层叠压磨刻现象,是多次巫术施法的结果。这些有多层叠压磨刻岩画的岩壁,是原始人认为有求必应、最灵验的地方。这些被人们多次叠压磨刻而成的人面像岩画,是原始人想象中最灵验的神灵。这些岩画的巫术意义在于:用多次叠压磨刻而成的岩画图像,去影响这些多次被模仿想象中的神灵,以便达到支配自然力、或者设法与这种力量和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