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揭示下属心理,掌握管人博弈密码

揭示下属心理,掌握管人博弈密码

【摘要】:你站在下属的角度,为下属排忧解难,下属就能替领导排忧解难,帮你提高业绩。关心下属,你要站在下属的角度去关心他,这种关心还不能破坏公司的基本规则。如果情况特殊或者有变,或自己判断失误无法兑现,最好向下属道歉并说明原因,得到他们的体谅。第三个误区是 认为关心下属就是关心他们的工作。为了表示抗议,他采取了绝食行动。

3.站在下属角度,你会更懂他们

古人教导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作为领导,在处理许多问题时,都要换位思考。你站在下属的角度,为下属排忧解难,下属就能替领导排忧解难,帮你提高业绩。

有一段时间盛行一个口号,理解万岁,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比较艰难的一件事,尤其是上司和下属之间,站的角度不一样,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利益取向不一样,自然对某一件事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了。就像一个领导人所说的“屁股决定大脑”,立场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就有说不同。而上司们很少去设身处地的站在下属角度来想一想这些问题,而是主观的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和判断问题,这自然容易导致领导与下属之间的理解不对称,续而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如果你站在下属的角度,为下属排忧解难,下属就能替领导排忧解难,帮你提高业绩。

就拿一个普通的时间来说吧,当作为领导的你劝说下属去干一件事情失败时候,在许多情况之下往往并不是因为你没把道理讲清楚,而是由于领导者不替对方着想。关键在于你谈的是否对方所需要的。如果换个位置,领导者放下架子,站在被劝说人的位置上瞻前顾后,同时,又把被劝者放在领导的位子上陈说苦衷,抓住了被劝说人的关注点,这样沟通就容易成功。你站在下属的角度,为下属排忧解难,下属就能替领导排忧解难,帮你提高业绩。

现在的管理已经进入第五代的“求快乐”管理,期望企业达求“企业人格化,人格魅力化”,很多的老板都知道在自我的管理中要关心下属,但是现在的很多的老板在运用“关心”这个办法时有些走样,甚至觉得往往是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

关心下属,你要站在下属的角度去关心他,这种关心还不能破坏公司的基本规则。让下属尊重你,而不是喜欢你。首先是求得尊重,其次才是喜欢。企业不是个慈善机构,关心的目的还是为了给企业创造价值。领导是通过别人来工作的,只有真正关心下属,下属才会为你效劳,这个道理几乎人人都懂,但往往在具体操作时走了样,在具体的企业管理中往往存在这样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不少领导者把把关心理解为对下属施以小恩小惠。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所谓关心下属就是小恩小惠,例如,下属昨天加班太累了,第二天上班可以晚来一些,或逢年过节给下属送点小东西之类的。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建立起你的影响力。关心下属一定要体现出是你关心他,而不是组织在关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个误区是开空头支票。激励下属好好干,有时候必须做出承诺。然而言必信,行必果,作为领导更应该一言九鼎。如果情况特殊或者有变,或自己判断失误无法兑现,最好向下属道歉并说明原因,得到他们的体谅。(www.chuimin.cn)

第三个误区是 认为关心下属就是关心他们的工作。 这种做法会令下属非常反感,他们会认为你只关心业绩,甚至会认为你在怀疑他的工作能力。

第四个误区是,认为关心下属就是对下属有求必应,认为关心下属就是不批评下属。作为经理,你只能尽量满足下属那些与组织目标一致的需求,对不合理的需求必须予以回绝,甚至还要批评。批评也是关心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促使下属反思自己的作为。但批评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注意下属的自尊心。

在余华的一本小说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某个犯人被单独监禁偏远地方的一个监狱。监狱领导为了他们防止他自杀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动,拿走了他的所有的物品,包括鞋带和腰带。这个犯人用左手提着裤子,在单人牢房里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为了表示抗议,他采取了绝食行动。但是就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他嗅到了一种万宝路香烟的香味,正是他喜欢那种牌子。

透过门上一个很小的窗口,犯人看到门廊里那个孤独的卫兵深深地吸一口烟,然后美滋滋地吐出来。这个囚犯很想要一支香烟,因此,他用他的右手指关节客气地敲了敲门。只见卫兵慢慢地走过来,傲慢地说道:“想要什么?”囚犯回答说:“对不起,请给我一支烟,就是你抽的那种。”但是卫兵并没有理他,只是嘲讽的看了他一眼就转身走开了。

但是囚犯却不认为自己有权利吸一口烟。于是他又用右手指关节敲了敲门。这一次,他的态度是威严的。那个卫兵吐出一口烟雾,恼怒地扭过头,问道:“你又想要什么?”囚犯回答道:“对不起,请你立即给我给我一支烟。否则,我就用头撞这混凝土墙,如果监狱当局把我从地板上弄起来,让我醒过来,我就发誓说这是你干的。当然,他们决不会相信我。但是,想一想你必须出席每一次听证会,你必须向每一个听证委员会证明你自己是无辜的;想一想你必须填写一式三份的报告;想一想你将卷入的事件吧。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你拒绝给我一支劣质的万宝路,只要你给我一支烟就可以避免着所有的不利情况。”

卫兵在权衡了得失利弊之后,从小窗里给他一支烟吗。可以说正是这个囚犯看穿了士兵的立场和禁忌,才达到了自己吸一支香烟愿望。这个例子对于我们的管理者来说,确实一个很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