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重视第一次认知-开拓者教育的关键

重视第一次认知-开拓者教育的关键

【摘要】:重视第一次认知自主学习的第一环节是预习,预习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次认知。它像一个侦探,目的是发现问题,了解“敌情”,为攻打“敌人”做好准备。但容忍学生过多的错误,或隐藏学生暴露的问题,就是放纵学生的错误认知行为。错过的问题,是潜在的“敌人”,你消灭不了它,它还让你出错。错了再错,是由于第一次感知时,没把问题真正理解。教师们千万记住:在学生第一次获取新知识时,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重视第一次认知

自主学习的第一环节是预习,预习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次认知。它像一个侦探,目的是发现问题,了解“敌情”,为攻打“敌人”做好准备。

第一次认知,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其中,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阅读进行粗略的感知,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

第一次感知的重要任务是,对所学内容进行阅读,并尽力理解,心里始终要有一个目标,绝大部分知识均可由自己获得,让这个动机推动着自己大胆地向前感知。此环节不宜过细,过细会导致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可能浪费太多时间。因此,先把材料看完,能理解多少算多少,理解不了的先绕过去。

阅读以后,精彩的地方,重要的地方,疑难的地方,均留下清晰的标识,这正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个浏览,让你对系统有一个粗略的感知,让你发现了该解决的问题,让你全方位地看到了问题,也让你概括出了一个框架性的结构。

过于强调一点点地学,一点点地清,会让你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让你一直在“低谷”中徘徊。这样,你很难爬上山顶,找不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要知道,这种美好的体验,会成为你征服下一座大山的动机。对知识体系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很难站在系统的高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次认知,在于对手头材料有一个整体的梳理,让已知的问题得到巩固和强化,知道新问题是在哪些已知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了解新问题的延伸发展和应用,并把发现的自己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作为下一环节的重要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www.chuimin.cn)

但容忍学生过多的错误,或隐藏学生暴露的问题,就是放纵学生的错误认知行为。长期下去,他们不会把错误当回事,形成一种得过且过、敷衍应付的态度,认识问题总是似是而非,处理问题总是“差不多”就行,对问题的认识不深刻。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质量将会大大地降低。

作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在备课时,就应该明确:哪些学生在哪些问题上会遇到困难,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引导,及早准备化解策略,尽量多地在课堂上解决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这些问题正是需要我们精讲的内容。

错过的问题,是潜在的“敌人”,你消灭不了它,它还让你出错。在改错问题上,心一定要狠。我们的策略,绝不是改过来就算了,而是通过改正和补偿,把“病根”找出来,并将其彻底根治。错了再错,是由于第一次感知时,没把问题真正理解。

看来,对于基础性知识一定要反复感知,不断印证。只有彻底理解以后,转化成自己东西时,再开始建构,把基础夯实打牢,再认识、再拓展。洋思的“三清”就是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认识到先打好基础,才能更快地高效学习。看起来好像是浪费了一些时间,但算一下总账的话,正应验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是合算,在你的心里始终要装着个“整体效益”。

教师们千万记住:在学生第一次获取新知识时,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一旦让学生获取了错误的认识,以后的麻烦就会接连不断,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与其这样,倒不如把问题消灭在出现之前。第一次认知肩负着这种特殊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