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有《陶渊明集》。“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4]!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
2023-11-29
【原文】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系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译文】(www.chuimin.cn)
江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并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这两位贤人,不曾互相往来,不曾互相交谈,也没有互相赠送过礼品。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注意考察他们的言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竟是多么少呀!应该说,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话。于是我知道被人们认为是贤人的人,他们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
子固写了一篇《怀友》赠给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帮助,以便达到中庸的标准才肯罢休。正之也经常这样说过。驾着车子稳步前进,辗过中庸的门庭而进入内室,除了这两位贤人还能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达到中庸的境地,但也愿意跟在他们左右奔走。在他们的帮助下前进,大概能够达到目的。
唉!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职守,由于个人私事的牵挂,我们之间不能经常相聚,作《同学一首别子固》,用来互相告诫,并且互相慰勉。
有关历代经典古文的文章
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有《陶渊明集》。“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4]!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
2023-11-29
赵氏是嬴姓的一个分支,从晋文侯时起成为晋国的一个大族,以其历代事晋侯有功勋,到赵衰、赵盾父子时,已成为专国政的重臣。据《史记·赵世家》说,赵盾之子赵朔于晋景公三年娶成公(景公父)姊为夫人。就在这一年,晋国司寇屠岸贾勾结诸将军构罪族灭赵氏, 赵朔的 夫人怀着身孕躲进公宫,后来生下赵武,就是本篇所记的文子,也就是有名的“赵氏孤儿”。晋献文子成室,晉大夫发焉。这是后人追记,所以称谥号。......
2023-11-29
行数百步,植于墓后为三重。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族子嘉敬举乡贡而来,予爱其质近于义,留居京师,与之考业论道,示之向方,俾从贤士大夫游,有所观法而磨砺,知新而聚博。予冀其复来,以成其学,且见之用也,作《移树说》以贻之。他先移其三分之一,环绕树根周围几尺,中留原土。我期望他能再来京师,成就学业,并且能够被录用,因此写这篇论说赠别。......
2023-11-29
余谓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如风撼树,但见树鸣,谓树不鸣不可也,谓树能鸣亦不可。此可以知手之有声矣。听者指谓琴声,是犹指树鸣也,不亦泥欤!......
2023-11-29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其所以如此,因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有一种刻本作“廉耻将”。......
2023-11-29
治安策(节选)〔西汉〕贾谊西汉初年,经过镇压韩信、英布、陈狶等诸侯的叛乱,沉重地打击了异姓诸侯王的割据势力。后来的吴楚七国之乱等事件,证实了贾谊的预见。贾谊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是合乎历史潮流的。但贾谊的主张没有被文帝全部采纳。《治安策》全文很长,还论述了抗击匈奴等重要问题,这里是节录。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2023-11-29
余舅光 禄任 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任 君在繁华纷闹中生长,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饰车马僮仆歌舞,凡是富贵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刚直不随意与人交往,凛然有高洁独立之气,这正是 任 君对于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
2023-11-29
杂说(四)[唐]韩愈本文原题四则,这是第四则。所谓杂说,是一种文艺性较强的议论文,近似于现代的杂感、随笔。它不拘一格,形式灵活,偶感于心,发而为文,发抒一点不必是系统的看法,因此称为“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2],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其真不知马也[7]![2]骈死:相比连而死。[5]见:通“现”,表现出来。......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