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褒禅山也被称为华山。由于这个缘故,以后就把这座山称作褒禅山。现在称作慧空禅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生前居住的屋舍和死后埋葬的墓地。......
2023-11-29
小石城山记
[唐]柳宗元
【题解】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
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借景抒情,以佳胜之地被埋没不彰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瞆不明的强烈讥刺。
【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1]。其上为睥睨梁之形[2],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3],类智者所施设也。(www.chuimin.cn)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4],及是愈以为诚有。有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5],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象堡垒,有一个洞象门。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象是人工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上帝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上帝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凑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上帝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上帝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上帝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材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注释】
[1]垠(yín银):边界。[2]睥睨(pìnì避逆):城墙上的小墙,亦称女墙。(lì丽):栋。[3]数(cù醋):密。[4]造物者:指创造万物的上帝。[5]更(gēng耕):经历、经过。伎:同“技”;技艺、长处。
有关历代经典古文的文章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褒禅山也被称为华山。由于这个缘故,以后就把这座山称作褒禅山。现在称作慧空禅院的地方,就是慧褒和尚生前居住的屋舍和死后埋葬的墓地。......
2023-11-29
三戒(并序)[唐]柳宗元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有客谈麋、驴、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其人怒,怛之[10]。自是日抱就犬[11],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因跳踉大[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异甚。[3]干:触犯。[4]怒:激怒。[6]迨[dài代)及,遭到。[8]临江:唐县名,在今江西省清江县。[9]麑(ní泥):鹿仔。......
2023-11-29
季子礼,既倦于游,南极琼海,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之左肩,曰:“此真吾庐矣!”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平畴崇田,参错其下,目之所周,大约数十里,故视勺庭为胜焉。及其北游山东,方大饥,饥民十百为群,煮人肉而食。家人闻之,益忧恐,而季子竟至燕。便名为“吾庐”。吾庐筑成后,易堂的各位人士,从我大哥以下都写诗纪念,各地文士得知后,也都以诗篇来聚会,我就写了这篇《吾庐记》。......
2023-11-29
记叙文亦常多议论,如《宜黄县县学记》、《墨池记》都于记叙中纵谈古今。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③,曰王羲之之墨池者④,荀伯子《临川记》云也⑤。教授 王 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题目是为墨池作记,据说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涤笔砚之池,但实际上,传为王羲之墨池旧迹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
2023-11-29
捕蛇者说[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传诵不衰的著名篇章之一。文章通过对以捕蛇为业的蒋氏一家三代的悲惨遭遇,尖锐地揭露了从唐玄宗天宝后期至作者被贬官永州时约六十年间人民的苦难生活:苛重赋税的压榨,贪官悍吏的迫害,逼得劳动人民纷纷走上逃窜死亡的道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4]。招募能捕这种蛇的人,可以用蛇充抵他应交纳的租税。有一个姓蒋的,享有捕蛇免租的好处已经有三代了。......
2023-11-29
余舅光 禄任 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任 君在繁华纷闹中生长,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饰车马僮仆歌舞,凡是富贵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刚直不随意与人交往,凛然有高洁独立之气,这正是 任 君对于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
2023-11-29
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又其赘矣。于是起名叫“可楼”,意思就是我心满意足以为可以了。我将由此忘掉可以,也忘掉不可以,这样说来这座可楼也是多余的了。......
2023-11-29
憎王孙文[唐]柳宗元这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文章,由前半段的序文和后半段的骚体诗组成。王孙之德躁以嚣,勃诤号呶[3],唶唶彊彊[4],虽群不相善也。窃取人食,皆知自实其嗛[6]。以是猿群众则逐王孙,王孙群众亦齚猿[7]。湘水之浟浟兮[8],其上群山。善与恶不同乡兮,否泰既兆其盈虚[17]。我被贬到山区很久了,看到猢狲这样的行为,就写了这篇《憎王孙文》。[15]遂:得逞。......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