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千百年眼》揭示魏襄王竹简的惊人发现

《千百年眼》揭示魏襄王竹简的惊人发现

【摘要】:即世传三书,无论如《大易系辞》⑤,或烬于秦火,而出于冢中,则襄王竹简岂不与孔壁同功哉!魏襄王,又称梁襄王,魏国第四代国君。魏襄王即《孟子》形容为“不似人君”的梁襄王,襄王冢中只有竹简数十车,一两样古器,没听说有服饰器用供玩赏之物及珍贵奇异之物。就是世传三书,更不用说像《大易系辞》这样的书,可能毁于始皇焚书,而出于魏襄王冢,这样看来魏襄王竹简岂不与孔宅墙壁内发现的经书有同样的功绩啊!

春秋战国殉葬之风大行,至始皇穿冢骊山,珠玑宝玉,穷极人代。唐太宗独以《兰亭》高出千古矣。然孰与魏襄王之竹简也?襄王即《孟子》所谓“不似人君”者,而冢中独竹简数十车,古器一二,服玩珍怪无闻焉。即世传三书,无论如《大易系辞》,或烬于秦火,而出于冢中,则襄王竹简岂不与孔壁同功哉!当战国纷争,雅尚有如若人,诚未易者,乃世率置之弗道,惜哉!

注释

①魏襄王竹简:《晋书·武帝纪》:“汲郡人不准(fǒubiāo)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又《晋书·束晳传》:“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晋武帝下令整理这批竹书,后其中史书记录部分整理出来,命名为《竹书纪年》。魏襄王,又称梁襄王,魏国第四代国君。②孔壁:《汉书·鲁恭王馀传》:“恭王初好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即鲁恭王好建宫室,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论语》和《孝经》等数十篇。③不似人君:孟子形容梁襄王(即魏襄王)的话,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④服玩:服饰器用玩好之物。珍怪:珍贵奇异之物。⑤“世传三书”句:《晋书·束皙传》记载了魏襄王竹简包含的古书篇目,其中有《易经》两篇,但并无《系辞》。所说“世传三书”亦不知其所确指。这里仅据文义译出。(www.chuimin.cn)

译文

春秋战国殉葬之风大为流行,至秦始皇在骊山内建冢,珠玑宝玉,穷极人世。唐太宗独以《兰亭序》殉葬,千古以来无出其右者。但是谁能比得上魏襄王的竹简呢?魏襄王即《孟子》形容为“不似人君”的梁襄王,襄王冢中只有竹简数十车,一两样古器,没听说有服饰器用供玩赏之物及珍贵奇异之物。就是世传三书,更不用说像《大易系辞》这样的书,可能毁于始皇焚书,而出于魏襄王冢,这样看来魏襄王竹简岂不与孔宅墙壁内发现的经书有同样的功绩啊!处于战国纷争,还有如此风雅的人,实在不容易,但是世人皆置之不论,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