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失业工人达3 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这次危机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也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以危机前的最高点和危机中的最低点相比,英国出口额下降了50%,美国下降了70%,德国下降了69.1%。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各国还先后爆发了货币信贷危机。......
2023-11-27
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①,奥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夫妇在检阅军事演习后被出生于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萨拉热窝谋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瓜分塞尔维亚,甚至全部吞并塞尔维亚,粉碎“大塞尔维亚主义”是奥匈帝国的既定国策,奥匈帝国决心利用这一事件把战争强加给塞尔维亚。奥匈得到了德国的支持。威廉二世7月5日即向奥匈大使说:“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不应再延迟了。”德国决心一战,它认为俄国这时尚未做好战争准备,再过几年后,俄国利用它巨大的人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变得异常强大,到那时作战对德 7月23日下午6时,奥匈政府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立即审判参与萨拉热窝阴谋的活动者,并由奥匈派出官员一同会审;取缔一切反奥宣传活动和组织,开除赞助反奥的学校教师,清洗反奥的官员,这些官员的名单由奥国提供;允许奥匈派遣人员协助塞尔维亚政府镇压反奥运动,塞尔维亚政府须在政府公报中发布宣言和对军队的文告,表示反对有碍奥匈领土完整的一切宣传与行动,违者无论任何官民或团体,一律重惩。最后限令48小时,即在25日下午6时前给予满意的答复。
奥匈政府的最后通牒把谋杀事件的责任加在塞尔维亚政府身上,是没有根据的。最后通牒更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难于接受的。塞尔维亚政府采取了克制的态度,25日下午6时前塞首相亲赴奥使馆面交复照。除了某些保留外,塞政府几乎接受了奥匈的全部要求,只有奥匈官员一同会审谋杀案一项被拒绝。但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对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俄国一向对巴尔干怀有扩张野心,自居为斯拉夫人东正教小国的保护者,它不能容忍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压迫,于7月30日开始总动员。俄国转过头来又希望得到法国的支持。法国担心有朝一日会单独同德国作战,并企图重新获得阿尔萨斯一洛林,决定支持俄国。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的当天,法国大使遵照其政府的指示向俄国外交大臣声明:“在必要的时候,法国完全准备履行它作为一个盟邦的义务。”与俄国宣布总动员的同一天,法国也开始了军事准备,但法国政府不愿承担首先发起进攻的责任,反而命令边防军向后撤10公里避免发生冲突,使德国无所借口。
德国决心一战。7月31日,它向俄法两国同时发出最后通牒。给俄国的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停止动员,限12小时内答复。遭俄国拒绝后,德国立即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给法国的最后通牒要求法国作出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承诺,法国的答复是:“法国将根据本国利益采取行动。”8月1日下午4时3刻,法国宣布实行总动员,5时正德国也实行总动员。德国人不具有对法国发动战争的充足理由,尚需捏造法国入侵德国领土的谣言,所以迟至8月3日下午6时1刻才向法国宣战。
英、德之间的谈判时间略长一些,也比法、俄参战晚一二天。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国希望英国保持中立,法、俄则力促英国进行干预。但直到7月底,英内阁对是否参战意见仍不一致。早在7月6日和9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即向德国大使表示要“尽一切可能来防止大国间的战争”,保证与俄、法没有任何同盟义务关系。7月26日,格雷还提议在伦敦举行英、法、德、意四国会议,讨论维护和平的办法。英国的这番举动,使德国误认为英国会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后,英政府态度发生了变化。格雷于29日邀见德国大使,说只要冲突仅限于俄奥之间,英国可以站在一旁。但如果德与法国也要牵涉进去,情势就会立刻改变,英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会迫不得已采取紧急决定。英国态度的变化使柏林大为震惊。8月2日,格雷向法国提出保证,英国将根据1912年英法海军协定保护法国北部海岸。同日下午7时,德国向比利时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准许德国过境假道攻法。比利时予以拒绝,并向英国求援。8月4日,德军入侵比利时的消息传来,格雷于下午向德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保证尊重比利时的中立,限于当夜11时答复。绝对不允许任何国家控制低地国家,一向是英国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更何况,德国与英国争霸已久,英国迫切希望遏制德国扩充海军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野心。在遭到德国拒绝后,英政府立即声明,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由于英国宣战,不列颠帝国所属各自治领(南非联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都加入了战争。
至1914年底宣布参战的国家除奥匈,德国、俄国、法国、英国、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比利时外,还有土耳其和日本。德国势力早已渗入土耳其,8月2日德土订立密约,10月29日土耳其军舰炮击俄国黑海港口,俄国于11月2日,英、法于同月5日向土耳其宣战。日本趁机在东亚扩张势力,甚至妄图吞并中国,借口“英日同盟”于8月23日也对德宣战,11月初即占领了中国的青岛和胶州湾。
①波斯尼亚于1908年被奥匈帝国吞并,居民大都是塞尔维亚人。国就十分不利了。
(www.chuimin.cn)
有关世界现代史的文章
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失业工人达3 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这次危机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也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以危机前的最高点和危机中的最低点相比,英国出口额下降了50%,美国下降了70%,德国下降了69.1%。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各国还先后爆发了货币信贷危机。......
2023-11-27
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得失将会影响整个战局,双方在此激烈争夺乃势所必然。8月23日,德军进行了侵苏以来第二次规模最大的空中攻击,一昼夜出动了2 000架次飞机狂轰滥炸,全市成为一片火海。11月下旬,高加索方面德军的攻势也因兵力不足而被阻止。德军损失惨重,战役由此转折。第三次夏季攻势也是它在苏德战场上最后一次攻势。库尔斯克战役标志苏德战场转折的完成。......
2023-11-27
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于1941年11月8日成立后,领导人民不屈不挠地展开山地游击战,抗击德意法西斯。为了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决定成立联合国。第四,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根据秘密缔结的雅尔塔协定,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的二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是四大盟国之一。但是这项协定却是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作出的,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023-11-27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也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9月26日,美国给以还击,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需要指出;为了保障苏联东部安全的这个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互相保证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其中包括苏联承认伪“满洲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双方关系行将破裂,已如箭在弦上。......
2023-11-27
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身亡,埃米尔及王室成员逃往沙特。8月8日,伊拉克宣布与科威特“合并”。国际社会普遍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联合国接二连三通过制裁伊拉克的决议。整个战争以空袭、反空袭的方式进行。27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伊拉克的决议。大部分中东国家卷入了这次战争。......
2023-11-27
美国提出强烈的抗议,德国决定让步,向美国道歉,并赔偿死难者损失。1917年1月31日,德国通知美国政府即将开始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遂即于2月3日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协约国和中立国方面的商船损失逐渐减少。1917年4月份损失吨位高达86万吨,1918年最后6个月平均每月损失减至14万吨,10月份仅为9万吨。......
2023-11-27
第二天凌晨两点,中国驻军将领怕将事情闹大,与日方协定,互派官员前往调查。日军在一天之内连续进攻三次,全部被中国守军击退。抗日战争终于全面爆发。中共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全国人民进行全面抗战。国民党军队承担的正面战场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
2023-0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以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这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发动战争时所绝对没有料到的。随着交战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人民的反战运动日益高涨。1917年5、6两月的法国兵变最有代表性。战争临近结束时,损失人数增至800万左右。工人、农民和士兵忍饥挨饿,流血牺牲,他们忍无可忍,只得起来斗争。......
2023-11-27
相关推荐